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8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通过公益诉讼而催生的政策和机构加速了社会变革的进程。通过对一个公益案件的判决,例如支持一个妇女,促使国家关注妇女的问题,从而制定保护妇女的政策。

九十年代初,在一个公益案件中,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成立了全国妇女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审议与妇女有关的法律,干预和调查具体的案件,并采取适当的救济措施。

通过这些行动,使根深蒂固于印度社会的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现象得以缓减。法院在公益诉讼中发出的法律宣告为未来的变革提供了合法性。

它催生的政策和机构,它赋予的合法性,它所带来的观念上的革新以及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都对社会变革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巨大的,是不可低估的。这种影响力将最终导致社会的变革。

因此,需要用长远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的变革。通过公益诉讼来促进社会的变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步骤,我们不能把公益诉讼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直接的关系或者是线性的关系。

借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Albert O. Hirschman 的话来说:“一件事情的改变必将引起另一件事情的变革(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印度的公益诉讼制度,如同印度国旗上的法轮,其象征着前进—“平和变革的推动力”。

最近,在读夏勇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国民权哲学》,记得其序言中有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他在断断续续琢磨西方权利哲学时,始终是以文化和语言的异己者的身份和姿态进去的,每进去一点就耐不住朝外走,试图解释中国的问题,融会中国的文化。印度和中国,是两个不该疏远实际上却有些疏远的近邻。

冒冒失失地闯进这个戴着面纱的神秘国度,短暂的考察中始终离不开和中国的比较。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对侵害公共利益,特别是大型集团性侵害的事件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

印度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勃兴和发展与其国家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等社会背景因素密切相关,有其特殊性。考察印度的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革新我们的司法理念,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创造适宜的土壤和空间。

Dhavan, Whose Law? Whose Interest?, in Public Interest Law, Cooper & Dhavan eds., 1986. Canningham,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n India Supreme Court: A Study in Light of American Experience, 29 J. of the India L. Inst.495(19

8

7). S.P. Gupta v. Union of India, 1981 (Supp) SCC 87. 陈业宏,唐鸣,中外司法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参见案例People’s Union for Democratic Rights v. Union of India, AIR 1982 S.C. 1473. Hussainara Khatoon v. State of Bihar, AIR 1979 SC 1360. Bandhua Mukti Morcha v. Union of India, AIR 1984

(4) SCC 161. Sheela Barse v. Union of India, AIR 1986 SC 1773. P.U.D.R. V. Commissioner of Police, Delhi, 1989

(1) SCALE 114. Delhi Domestic Working Women’s Forum v. Union of India, (19

9

5) 1 SCC 14. Vishaka v. State of Rajasthan, (19

9

7) 6 SCC 241.> [12] 印度宪法第21条规定: “除非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任何人不能被剥夺生命和人身自由。”印度最高法院用两种方式来扩大这一消极权利(negative right)。

首先,任何影响人身自由的法律都应该是合理的、公平的和公正的(参见ManekaGandhi.v. Union of India,1978 SC 597, 623-624; Francis Coraie Mullin v. The Administrator Union Territory of Delhi, AIR 1981 SC 746, 749-750); 其次,最高法院承认了第21条暗含的、没有具体列明的自由。最高法院正是用第二种方法解释了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权应该包含享有洁净环境的权利。

[13] Peoples Union for Civil Liberties v. Union of India, AIR 2003 SC 2385. [14] 关于公益法这一概念,参见徐卉,公益法与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创刊号,法学研究杂志社出版。 [15] BALCO Employees Union (Regd) v. Union of India, AIR 2002 SC 378. [16] BALCO Employees Union (Regd) v. Union of India, AIR 2002 SC 382. [17] 参见,Parmanand Singh,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nual Survey of Indian Law 2003,The Indian Law Institute, New Delhi, India.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与表哥
真相的背后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春天来了
我为奥运加油
一个芒果皮
野 炊
说声对不起,好难好难
蚂蚁使我受到的启发
一次意外成功
梅花
做不倒翁
抓鱼
心愿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
旅游商品开发大赛策划方案
店庆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
集体婚礼活动策划方案
国际集体婚礼活动方案
教师节文艺演出比赛策划方案
2011年电子监察建设策划方案
商品展销会策划方案
主题婚礼庆典策划方案
粮食生产一抗三保策划方案
旅游产业园开工典礼策划方案
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石材开工庆典策划方案
绿洲开工庆典方案
休闲会所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2013年的法理学研究与动向(17)法学理论论文
2013年的法理学研究与动向(2)法学理论论文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2013年的法理学研究与动向(10)法学理论论文
2013年的法理学研究与动向(16)法学理论论文
公用企业滥用优势地位行为的法律管制(2)法学理论论文(1)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民法、民诉法与知识产权研究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2013年的法理学研究与动向(15)法学理论论文
民法、民诉法与知识产权研究
《桃花心木》教案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白杨》教案四
《桃花心木》综合资料 预习解析1
《月光曲》教学设计
《白杨》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白杨》教学实录及评析
《桃花心木》综合资料 预习解析2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2)
《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月光曲》教学实录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