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巴西利亚|用50年长大成「城」

巴西利亚|用50年长大成「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8

巴西利亚|用50年长大成「城」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年头是上天的恩赐,但也有一点残酷。具体到巴西利亚,时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50年的变迁让它不再是一个“愣头青”,不再仅仅是一个坐落在偏远热带地区的联邦政府驻地。现在,巴西利亚的角色是,一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国际投资的中心,特别是在IT业及相关的知识经济领域,此外,它的一些较次要的角色包括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著名旅游城市。

自从诞生了建设巴西利亚的想法,这座城市就一直属于未来。1891年,有人提议在巴西的陆地中点――中部高原(altiplano)开辟一片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作为联邦特区,如此一来,就可以带动内陆经济的发展,并将这个跟美国差不多大的国家在政治和地理上更好地统一起来,但该提议被巴西的第一部联邦共和国宪法否决。此后,这个梦想被尘封了半个世纪,直到1956年,雷厉风行的新总统库比契克(JuscelinoKubitschek)上台执政,梦想终于开始变成现实,旧都里约热内卢西北900公里,新首都从灌木丛林里拔地而起。1960年,巴西利亚正式开启,尽管它尚未完工,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片泥浆中的现代主义。

巴西利亚为世界所知,多半归功于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众多未来主义建筑。尼迈耶善于用混凝土构筑曲线俯冲而下,逐渐变形为雅致的立柱,这些建筑常常临水而立,颇具戏剧效果。这些建筑的现代主义形式美感冠绝20世纪,比如伊塔马拉提宫(Itamaraty Palace,巴西外交部所在地)倒映在水池里的弧线,或者王冠状的大教堂(MetropolitanCathedral),特别是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不过,还有一个人在巴西利亚的成长史中起过根本性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种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很难断定,此人就是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他以革命性的理念设计了巴西利亚。在科斯塔的理想中,巴西利亚将是一个容纳50万人的城市,各个阶层平等地生活在一起,环绕在人们周围的,是巨大的绿地公园,每一片绿地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规划好的。城市主干道的规划着眼于大局,汽车在其中畅行无阻,连红绿灯都省了,这样就不会出现堵车的情况。

巴西利亚的确在部分按照设计师的预期运行,不过跟科斯塔梦想的理想状态相去甚远。在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巴西利亚是个无阶级差异的社会,因为住在这里的都是富人,或者至少是在经济上相对宽裕的人。穷人住在郊区的众多卫星城里,离市中心至少20公里,那是一些永远不会被印到明信片上的、令人绝望的贫民窟,很多年来,生活其中的人为巴西中产阶级的繁荣生活贡献了他们的力量(部分原因是巴西的劳动力过剩),自己却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此外,这片设计容纳50万人的联邦特区涌入了250万人,如果算上Goiás州边界附近的Contorno城,这个数字将是350万。

这种人口爆炸无可避免,虽然这么说起来有点“事后诸葛亮”。50年前,数万农民来到巴西利亚参与它庞大的建设工程,他们中的很多人很自然地想要留下来。50年后,巴西利亚依然在吸引着巴西的穷人,特别是来自东北部的、饱受干旱困扰的农民。对于一个佃农来说,只要能进入公共部门工作,哪怕是最底层的工作,也会获得一生的保障和难以想象(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来说)的各种收益。当然,很多移民从未得到过这种“涅重生”的机会,只有少数幸运儿(或是其后代)才有机会上大学,进入上层社会。

有趣的是,所有这些移民把首都变成了各种文化和种族的民主大熔炉,这正是巴西的众多特质之一。在这里,政客及其幕僚来自全国各州,知识分子则大多出生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东北部移民及其后代在这两个阶层中的人数却占据优势。在这一点上,巴西利亚比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更能反映“真正的”巴西。

在一项基本指标上,巴西利亚不同于任何一座巴西城市――它很富有。联邦政府和联邦特区政府超强的购买力,加上高工资、高津贴的政府雇员,为本地服务业(从加油站、餐厅到律师事务所和IT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方面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整个联邦特区(算上巴西利亚周围那些破破烂烂的卫星城)的人均国民收入是巴西最富有的州(圣保罗)的差不多2倍,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还多。相比任何一个州,巴西利亚有更多的电脑、宽带连接和手机,有全国最高的高等教育质量、识字率和平均寿命。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显示,巴西利亚的指数与德国相当,巴西各地更是被远远甩在身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灯下
锄草事件
种在心田上的蒲公英
狂侃世界杯
天依然是天,地依然是地
宿命的伤感
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它让我明白了“家”
天冷了……
当消息传来时
感受亲情
梦的边境线
我的生活我做主
天堂
走近清玄
浅析建国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科幻文学依然色彩斑斓
农家 农事 农趣(组诗)
汉代石刻造型艺术特征浅析
办学理念在校园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传播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一点感想
论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互补
浅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
网络文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美国高校科研机制探究及启示
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自媒体视阈下网络谣言传播特征及消解路径探析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2010年中考议论复习:中考作文思路指导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广告
初中课件,教案和试题汇总(更新中)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试题分类详解汇总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默写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2010年中考古诗词默写训练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哲理散文篇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集锦(10)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集锦(12)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怎样阅读童话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
2010年中考一轮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结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