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1
激进与保守
中国的小孩上课不喜欢踊跃举手发言,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都一样。他怕一举手发言就说错话,怕开口提问出丑丢脸,问了一个蠢问题。但是,或然率至少另一半是他的观点其实很独特,他的问题,即使不那么在行,可能也刺激了班上同学其他方面的思考,但他不会冒这个险,他只怕出错,像下注一样,他还没有开口,先买了自己必输。这种发言提问的“怕输”心理,如果应用在赌博上还不错,如果这样,这个民族就不会嗜赌了。
然而多么奇怪,中国人在上课开会,举手发言之前,总先假设自己会输,畏缩而沉默;但在赌场上,下注的时候,却又总假设自己一定会赢,无畏而一掷千金。这是一种倒错心理。总的来说,中国人豪赌,进赌场下注的时候非常激进;但开会要发表见解时,却又温吞而沉默。如果中国人把豪赌那种激进的勇气,千百年来用在表达意见、反抗强权的斗争之上,今天就会是不一样的命运了。上课或演讲,留一些Q&A(Question and Answer,问答)时间,请学生举手,总先是一片沉默。有时,主持大会的那位校长先生,觉得有点尴尬,为了打破冷场,他会自己带头:“或者我先问一个问题……”遇到这种形势,我会打断他:“不要你带头,让台下的观众小朋友举手。”主持人有点窘,他想为讲者解围,一片好心,他以为台下的沉默,会令讲者觉得难堪。
“我不会尴尬的,沉默就沉默好了。”我低声告诉他,任由一片死寂的僵局维持下去,终于,台下有第一位观众,有点胆怯地举起手来。为什么?因为那么一直死寂下去,轮到台下的观众觉得难堪了。他们的脸皮薄,忍受不了这种沉静的对抗,他们以为我没有面子。台上的讲者觉得没有面子,就会生气,他一生大家的气,我们就得罪了他。于是总会有那么胆小的一个,忍受不了这一连串连锁的阴谋推论,没有观点,也要硬想出一句话来举手发言。第一个举了手,其他许多人就会踊跃举手的。这是一种民族心理:头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第一个打了冲锋,他还活着,后面的觉得安全了,就会跟着上。这种作风,叫作“稳健”,其实是集体的怯懦。
没有人敢跨出第一步,一旦出现了一个,居然没有摔死,旁观的人放心了,才一哄而上。投资、创作、拍戏,全是这个样子。中国人的大多数,是斑马和羚羊,少数是豺狼和狐狸,这个国家是一座森林,几千年的基因,太过精明了,一群驯服的动物,低头喝着水,都听着四周的风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她
- 诗意的生活
- 面对挫折
- 别人都说很累
- 坦然面对
- 童年趣事
- 发言稿
- 正在飞快变化的滨海新区
- 浓浓~友
- 建国60周年
- 梦
- 面对挫折
- 灯亮,天未亮的校园
- “画鼻子”
- 情人节这一天
-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对物流业的影响
- 在学科与科学之间:中国古代文论学科史前考古
- 知识工程初探
- 车轮材料对轮轨滚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基于加权聚类分析的我国城市物流发展定位研究
- 干部晋升的“天花板”困局及消解对策
- 浅议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外医疗费用的赔付问题
- 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模型
- 企业动态能力的微观机理研究
-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展望
- 沧桑独克宗
- 女校长们 2014年3期
- 渣滓洞刑讯室考
- 谐剧:洋溢着创造智慧的地方艺术
- 《沁园春·雪》的解读之争
- 《激动人心的时刻》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之一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学建议
- 《纳米新星》教案之二
-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案之一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学建议
-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案之二
- 《神奇的玻璃家族》教学建议
- 《神奇的玻璃家族》探究感悟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课外拓展
- 《神奇的玻璃家族》课外拓展
- 《纳米新星》教案之一
- 《激动人心的时刻》探究感悟
- 《激动人心的时刻》课外拓展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