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长者之风 2013年1期

长者之风 2013年1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1

长者之风 2013年1期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衰20年的中国学术开始复苏,经历三十年的曲折发展,逐渐走上正常的道路,同时积累下一批优秀的成果,为海内外学界所重视。在这三十年的学术史中,傅璇琮先生的贡献是极为卓著的,不仅以丰富而精深的著述奠定了他在新时期学术史上的地位,更以繁多的学术活动、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给近三十年的古典文学研究以极大的推动。关于傅先生的学术研究及成就,已有不少学者著文作了总结。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张仲谋《20世纪古典文学研究的沉思――傅璇琮先生学术思想论略》一文,将傅先生历来发表的短论文、序言和会议致词作了详细的搜集和梳理,清晰地呈现了傅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其中不少内容我都是第一次看到,从而惊讶地发现,我们对古典文学研究的很多想法,其实傅先生早就考虑到并提出来了。他对学术问题和学术趋势的敏锐感觉,后来都一一贯穿于自己的研究中,也体现于多方面的学术规划和组织工作中。相比之下,傅先生在学术规划、组织、领导方面付出的努力及其相应的成就,谈的人还较少。实则傅先生在这方面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决不亚于他自己的学术研究。其内容涉及面之广和丰富,也决非三言两语轻易可述。我因在台湾任教,限于条件,一时难以搜集和整理这方面的材料,只能就自己多年追随傅先生,领受言传身教的体会,略谈一点感想。

从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主任到总编辑,从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到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秘书长,傅先生近三十年的日常工作都与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组织、规划工作密不可分,他也尽可能地借助于所担任的学术职务和个人声望,在新时期的学术活动中发挥了最大的影响。就我所知,他主持的重要学术工程就有《唐才子传校笺》、《唐人选唐诗新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全宋诗》、《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中国古籍总目》等。通过这些大规模的集体合作项目,他不仅实现了自己从编《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时就形成的有计划地整理古典文学研究基本资料,以提高研究效率、推动学术快速发展的雄心,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得力的研究队伍。回顾新时期以来的学术历程,后一辈两辈的年轻学人,恐怕鲜有未参与过傅先生规划、主持的大型合作课题的。

我个人参与这些课题得到的收获一言难尽,所得傅先生的薰沐更是难以言喻。很多东西当时并不能体会,多年后经历相似的情境,方意识到傅先生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入人之深。他对学术的虔敬和执著,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对同辈的谦逊,对后学的虚怀若谷,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年来,唐代文学学会能葆有国内学术组织最好的风气,在海内外学界赢得一致的好评,无疑是与傅先生及其他多位前辈的表率作用分不开的。

1988年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在一个下午快下班前,到中华书局拜见傅先生。当时他已任副总编辑,在办公室亲切地接待我,询问我一些学习、研究的情况,甚至还征求我对唐诗研究前景的看法,完全是用平等的姿态谈论学术,让我非常感动。顺便说到,这也是傅先生长久以来始终不变的学者本色。即便是多年后,他的学术地位和声望愈隆,面对年轻学人,也还是像当年延接我一样,平易而亲切。自毕业以后,我从前辈学者那里受到教益最多的就是傅先生。不仅学术上多蒙关心、提携,就是日常交往中也常能感受到他的厚爱。有一次闲谈中偶然提到我集邮,不久他就寄给我一些信封上剪下的邮票,后来还送给我非常珍贵的前辈学者手写的实寄封,令我感铭不已。

这么多年追随傅先生,我深知他为培养年轻学人、提携后辈付出了多少心血。不知道有多少位年轻学者的著作蒙傅先生赐序。在那个年轻人出书很不容易的年代,可以想见他的序言对后学会是多么有力的提携。1990年夏,傅先生在《唐诗论学丛稿》后记中写道:“近些年来,一些朋友在出版他们的著作之际,承蒙他们不弃,要我为他们的书写序。本来,我是服膺于‘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这两句话的,但在目前我们这样的文化环境里,为友朋的成就稍作一些鼓吹,我觉得不但是义不容辞,而且也实在是一种相濡以沫。”后来傅先生将多年来写作的序言汇为一编,名之曰《濡沫集》,正寄寓了这层深心。

经历“新时期”的学人都不会忘记,学术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因为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曾有过一段人心涣散、学术冷落的时期。学人对社会环境和自身境遇都异常悲观,能坚守学术理想的人越来越少。值此之际,傅先生以他高瞻远瞩的学术眼光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为年轻学者的著作撰序,无疑是对学术景气的一大激励。那一批年轻学者后来都成了学界的中坚,回首往事,无不感念傅先生无私的提携和鼓励。 我自己因熟知傅先生事务繁冗,不忍再给他增添压力,没有请他作序,但多年来承蒙傅先生的关爱和提携不可更仆数。最让我感铭的是编纂《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一事。

早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承担了一项《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文学类的编纂工作,我负责唐代卷。该书的体例接近学科手册,涉及内容广,要求知识具有总结性和前沿性,以个人的力量很难胜任,因此我约请唐代文学界多位资深专家分题撰写,完成一部既有总结意义、又带有一定前瞻性的代表国内唐代文学研究水平的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作为便于初学的学科手册颇为合适。孰料书稿甫完成,项目却搁浅了。徐俊兄建议我将书稿送呈傅先生,请傅先生推荐出版。傅先生阅后,认为内容和体例都有特点,可以做成一个系列,于是嘱我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写作规划,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特邀研究员的身份,由我协助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作为2003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各分卷主持人分别由谭家健、赵敏俐(先秦两汉)、刘跃进(魏晋南北朝)、蒋寅(隋唐五代)、刘扬忠(宋)、张晶(辽金元)、郭英德(明)、蒋寅(清)担任。本来我是负责唐代卷的,清代卷一时物色不到合适的主持人,傅先生嘱我承担。当时我做清代诗学研究时间尚短,对清代文学及其研究者不太熟悉,决不敢应承。经傅先生再三鼓励,我实在无法推辞,只得勉为其难。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工作,《通论》全稿杀青。在与辽宁人民出版社商谈出版时,傅先生提出让我也署主编名,我感到很惶恐。虽然在项目申请和进行过程中,我做了一些统筹工作,但那都是照傅先生的指示,承担秘书的义务;况且我在所有分卷主持人中年纪最轻,怎么能与傅先生并列,僭署主编之名?我坚辞不可,出版社也认为总主编宜傅先生独署。但傅先生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社方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让我署副主编名,各位分卷主持人也予认可,这才议定。然而,几个月后书印出来,封面上我的名字竟然与傅先生并列为主编!这不用说是傅先生坚持的结果。

傅先生对后辈,就是这样的宽厚和奖掖,不遗余力地给予提携,同时对他们的工作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公正的对待。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学者的美德和学术领导者的博大胸怀。清代批评家叶燮曾说:“古人之诗,必有古人之品量。其诗百代者,品量亦百代。”他历数杜甫、韩愈、欧阳修、苏轼爱才乐善、推奖后进的事迹,不禁感叹:“自有天地以来,文章之能事,萃于此数人,决无更有胜之而出其上者,及观其乐善爱才之心,竟若然不自足。此其中怀阔大,天下之才皆其才,而何嫉忌忮之有?”(《原诗》)我觉得,傅先生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境界,除了取决于他的才华与勤奋之外,也是与他过人的品量分不开的。在学术方面,我们同样也可以说:其学百代者,其品量亦百代。

从学生时代拜读傅先生的著作,步踵他的足迹做大历诗歌研究,到参与他主持的项目,在他指导下完成合作研究课题,多年来追随傅先生,对他的长者之风我感受至深,也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包括如何对待学术,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前辈、同侪与后学,如何应对学术环境的异化。多年来,我对傅先生的敬仰和感激一直洋溢在心,没有机会表达出来。今值傅先生八秩华诞将临,聊以小文遥献南山之祝,并寄仰止之情。祝先生健康长寿,永葆学术青春,让我们有更长久的追随,获得更多的启迪和教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谁伴闲人闲处闲?梅花枝上月团团。陶潜自爱吾庐好,李白休歌蜀道难。 林壑静,水云宽。十年无梦到长安。五更门外霜风恶,千尺青松傲岁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Apple Trees During Eash Season
花开的天空
小鹿的自述
我从失败中感受到希望
别了,童年
收藏幸福
多一点点
向未来进发!
话说自立
有时我也想出塞
我是一条小泥鳅
My Diary
思爱,想爱
向大家介绍我
测量胡夫金字塔的方法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谁最该吃药?
“老龄化的社会”会成为骗子天堂?
老年人如何防骗
可怕的恶性竞争
还在读古龙小说的那些年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看好您的养老钱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年人
“当世柳敬亭”袁阔成陨落
总理报告将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美国人的生态平衡观
查理五世骑马肖像
老年人受骗之殇
被无限推迟的梦想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训练:第六单元
初中全六册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汇总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