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破解化学计算类选择题

破解化学计算类选择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5

破解化学计算类选择题

在近几年各地高考的化学试卷中,计算型选择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如果同学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虽然计算型选择题的题型有别,但很多是“形变神不变”。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地求解,自然成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 整体观察,化零为整]

A. 5∶3 B. 5∶4

C. 1∶1 D. 3∶5

解析 本题若先配平再找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不仅难以入手,求解过程也非常繁杂,且容易出错。若对硝酸铵整体观察,N有以下三个化合价:-3、0、+5,根据价态归中规律,-3到0上升了3;+5到0下降了5。再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的原则,就是5∶3。

答案 A

点拨 在练习或考试中一定要克服先动手后动脑的不良习惯。此法一般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 活用极限,变难为易]

例2 若1 mol某种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时需要3 mol氧气,则( )

A. x=3,y=2

B. x=2,y=4

C. x=3,y=6

D. x=3,y=8

解析 本题可用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求解,也可用极限法求解。观察各个选项可知,若x=3,则3 mol氧气完全变成3 mol CO2,则烃中的氢原子无法与氧原子结合成水。因此,x只能等于2,生成2 mol CO2,则消耗了2 mol氧气,余下的1 mol氧分子恰好跟4 mol氢原子结合成水,所以y=4。

答案 B

点拨 对于每一道题,既要熟悉一般解法,又要有自己的独创性。此法一般用于求解化学平衡计算题。

[ 巧设数据,化繁为简]

例3 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Fe3+与Fe2+浓度相等,则参加反应的Fe3+与未参加反应的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3 B. 3∶2

解析 根据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设未参加反应的Fe3+为3 mol,于是从离子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2Fe3+生成3Fe2+。因此参加反应的Fe3+与未参加反应的Fe3+之比为2∶3。

答案 A

点拨 对于表面上无任何数据的题目,可根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巧设数据,化繁为简。此种方法非常适宜于求解隐藏数据计算题。

[ 克服定势,灵活变通]

C. 35.5∶108 D. 108∶35.5

答案 A

点拨 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灵活地运用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不要墨守成规,更不要急于求成。善于克服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性。

[ 巧用估算,快速求解]

例5 X、Y、Z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放入到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

C.[2(a+b)5×100%] D. [a+b5a×100%]

解析 本题的常规解法是找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然后列式计算,计算很繁琐,易出错。若跳出常规、巧用估算,则会收到神奇的效果。转化率=(某物质的转化量/某物质的起始量)×100%,由于Y的起始量为b mol,所以Y的转化量在分母上必然有b,再对这几个选项进行观察,进行估算,则很容易确定选项B正确。

答案 B

点拨 在解题过程中,千万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法一般用于几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在局部有微小不同的问题,还需根据“双基”进行估算。

[ 寻找差量,求同存异]

例6 10 mL某气态烃在50 mL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 mL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

A. 甲烷 B. 乙烷

C. 丙烷 D. 丙烯

解析 设某气态烃的化学式为CxHy,

[CxHy(g)+(x+y4)O2(g)→xCO2(g)+y2H2O](l) [Δ]V 1 [x+y4] [x] [1+y4]

答案 BD

点拨 差量法是解题的常用方法,求解此类问题常用的思维方法为聚敛思维,要会求同存异,找出规律,多题一解,才可跳出茫茫的题海。此法一般适用于气体体积在反应之后发生变化或固体质量发生变化的一类计算题。

[ 排除干扰,去伪存真]

A. 1.5 mol・L-l

B. 2 mol・L-1

C. 2.5 mol・L-1

D. 3 mol・L-1

解析 由于本题提供的数据很多,涉及的反应也很复杂,若采用常规解法,解题过程将不胜其烦。为了简化解题过程,我们不妨这样考虑: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Na+和SO42-,且根据电荷守恒有n(Na+)=2n(SO42-),故c(H2SO4)=2 mol・L-1。故应选B。

答案 B

点拨 当题中有干扰条件出现时,一些同学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陷入思维误区,导致错解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要重视剖析质的变化,理清量的关系,及时排除干扰条件去伪存真,善于从繁杂的数据和反应中找出关键性的数据和最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解题。

[ 逆向思维,出奇制胜]

例8 a g铜与含b g硝酸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a]∶[b]=4∶10,则反应中被还原硝酸的质量为( )

A. b g B. [b2g]

C. [3b4g] D. [b4g]

解析 习惯正向思维的同学会这样思考:由硝酸的还原产物NO2和NO来推算被还原硝酸的质量,但题干不知道硝酸的浓度等必要条件,结果陷入困境。此时不妨进行逆向思维,先求出未被还原硝酸的质量,即显酸性的硝酸,便可迅速得出答案。

被还原硝酸的质量=b-显酸性硝酸的质量[=b-][a64×2×63=b4]。

答案 D

点拨 对于同一问题,当运用正向思维方法受阻时,不妨尝试逆向思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变换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拓展思维空间,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 转换信息,避实就虚]

例9 物质的量相等的戊烷、苯、苯酚完全燃烧需要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 mol,则X、Y、Z的关系是( )

A. X>Y>Z

B. Y>Z>X

C. Z>Y>X

D. Y>X>Z

答案 A

点拨 本题若按照烃、烃的衍生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求解,则过程繁琐冗长。通过把信息进行合理的转换,避实就虚,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无需计算,便可获解。此法适用于一些看起来比较复杂的计算,如氮族元素中的NO、NO2、O2跟水相互间的有关计算,应该首先考虑是否可以进行信息转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向未来进发!
思爱,想爱
我从失败中感受到希望
Apple Trees During Eash Season
收藏幸福
多一点点
向大家介绍我
有时我也想出塞
花开的天空
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我是一条小泥鳅
话说自立
My Diary
别了,童年
小鹿的自述
老年人如何防骗
总理报告将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测量胡夫金字塔的方法
“老龄化的社会”会成为骗子天堂?
老年人受骗之殇
查理五世骑马肖像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年人
还在读古龙小说的那些年
被无限推迟的梦想
可怕的恶性竞争
“当世柳敬亭”袁阔成陨落
看好您的养老钱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谁最该吃药?
美国人的生态平衡观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训练:第六单元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初中全六册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汇总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