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诗词鉴赏讲点“范儿”

诗词鉴赏讲点“范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0

诗词鉴赏讲点“范儿”

今年高考湖北卷的诗词赏析题是――

读欧阳修的《劳停驿》,回答问题: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两题考查写景和炼字,前者选择从写景的构思技巧角度(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进行考查,有点“出新”。后者分析炼字“妙处”,算是“守旧”。在题目的编排上,命题人先由“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进入腾挪多姿的诗歌意境,让我们体会诗人炼字的艺术奥妙和魅力,符合做题的认知规律。我看这就是命题的“范儿”。

依据考卷答案的抽查,错答主要表现为审题不严,要点不全,再就是答题失范。

★审题不严

这一问题主要出在(1)题。本题要求十分明确:阅读区间是“前两联”诗,关照的对象是“景物描写”,分析的重点是“时”“空”“变化”。因为审题不严,许多答案有漏洞。请看失分答案:

①从弯弯曲曲河流、高山到豁然开朗的平川,从树杪帆初落的黄昏到峰头月正圆的傍晚。

②首联写小船在大山曲折的水路上行驶,可以看见平坦广阔的平原;颔联写刚收下船帆,山峰上已出现了月圆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时间变化,也描绘了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景物变化。

③景物描写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先写眼前“孤舟”与“帆”,再分别写到远处的平川、峰头月亮,诗歌意境更加开阔。

初看,答案似乎不错,可稍一分析就发现问题太多:

示例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要点不全

阅卷讲究采点评分,如果内容要点没读到位,或者审题要点没审到位,或者答题要点没答到位,包括答题需要的知识点不会等失误,都会直接造成采分点的遗漏,扣分就是必然的了。看下面两个失误的例子:

④“荒”“瘦”生动地描绘出几缕孤烟飘荡,孤寂田野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居于孤寂山村、内心愁苦的心情。

⑤“荒”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炊烟稀少的景象,“瘦”字则描绘了农田稀少的画面,体现出了峡州地区人烟稀少、荒凉的特点,从而表现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凄凉、孤寂之感。

示例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答题失范

这里所说的“范”指的就是答题的范式,或者说就是答题模式。不少同学就是因为不讲模式,随意为之,导致答题思路混乱,要点不全,详略不当,从而出现无谓失分。此处不再重复举例。

必须指出的是,做诗词鉴赏题,与写一段赏析文字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更强调思路明晰,要点明确,表达简洁。其基本答题范式是:明――析――说。其中,就答题内容而言,“明”就是“明概念、特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属总说;“析”就是“析运用、表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属分说;“说”就是“说效果、妙处”,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属补说。一般来说,前两个部分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有的已经在题目中明确交代了概念、特点的,“明”可省),“说”的部分可因题而定。就答题形式而言,“明”“说”的部分一般用一句话点到即止,“析”的部分则要到点到位,一般需要两到三句话。

当然,导致诗词鉴赏题失分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读不懂诗词作品,答题喜欢只贴标签,一味堆砌名词术语等,只要下狠心去改进,诗词鉴赏乃至文学作品赏析题得满分就完全不再是梦。

亲爱的读者,请研究命题的“范儿”,并按照我所说的“范儿”,完成下面的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示例

(1)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行”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行”之“早”。

(2)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与心情的愁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思爱,想爱
My Diary
向未来进发!
话说自立
我是一条小泥鳅
别了,童年
我从失败中感受到希望
小鹿的自述
Apple Trees During Eash Season
向大家介绍我
多一点点
花开的天空
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收藏幸福
有时我也想出塞
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谁最该吃药?
老年人受骗之殇
美国人的生态平衡观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年人
被无限推迟的梦想
“老龄化的社会”会成为骗子天堂?
老年人如何防骗
总理报告将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还在读古龙小说的那些年
测量胡夫金字塔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看好您的养老钱
“当世柳敬亭”袁阔成陨落
可怕的恶性竞争
查理五世骑马肖像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初中全六册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训练:第六单元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