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漫谈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漫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4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漫谈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 古诗 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呢?

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1.1 审美教育作用。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融合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文字的诗可以简单解说为美的有韵律的创造。”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佳句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思想情操的美化。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词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点,因为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感情,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词中,正所谓“诗以明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1.3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4 汲取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古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代思想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明事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古诗词教学不论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它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充分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2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2.1 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2.1.1 析诗题与知诗人:分析诗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

2.1.3 入诗境与诵诗情: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2.2 重视背诵和吟唱,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一是背诵古诗词。这是教学古诗词必须完成的一环。通过之前的朗读,对于这个环节完成就轻而易举了。背诵古诗词,都是要求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益的。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日积月累,对以后古诗词的学习起着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以后更深层次地学习古诗词有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对古诗词的掌握也从中会受到一定的启发。由于古诗词押韵合辙,有容易易背诵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二是吟唱古诗词。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文的意思.主要是积累古诗词,而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运用唱歌的形式记忆古诗词、展现古诗词,学生就感到更有兴趣了。用唱的方式既合符古诗词本身的特性,也融合了课堂气氛。古诗词本身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枯燥无味的古诗词加上快乐活泼的儿童乐曲,就显得与学生距离接近了,很容易让学生接受。

2.3 加强对古诗词的拓展延伸。古诗词的创作年代距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了,学生要想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延伸,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对作者以及作者的经历、生活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解,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学生只有对作者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切实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课前了解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一些疑问,可以先将这些疑问记录下来,在课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送老师一份乐,体老师一片情
丰收的季节
我等了很久,还是没有飞雪
小雪花
1度的温暖
原来这也是一种美
秋天音乐会
澳门回归
一生中遇到的四个人
雨中漫步
无奈成长
朋友
秋天的落叶
不要太爱一个人
可爱的四季
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思考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声像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探析
数字时代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定位及方向
浅谈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探讨博物馆内部安全管理
探析地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究
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高中图书室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实施
提高图书馆情报咨询功能的有效途径分析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创新
“示范区”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少儿活动模式创新研究
探讨复合图书馆对馆员的素质要求
《父亲、树林和鸟》探究感悟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教材简析
《三峡情》教案之一
《三峡情》评课材料
《父亲、树林和鸟》教材简析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案之二
《三峡情》教案之二
《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教材简析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教案之一
《三峡情》教学建议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之一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之二
《花是种给别人看的》探究感悟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建议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