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

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

〔摘要〕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蕴涵了多种科学方法,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用以获取知识、技能,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教材 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

1 教材编写时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渗透

1.1 以专门的主题介绍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第一章第7页“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以“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为载体,通过安排“提示”、“资料卡片”栏目,介绍了在物质的提纯实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到试剂的选择、试剂的用量、加入试剂的顺序等。在第二章,深入介绍了有关物质的分类、分散系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的分类等内容和分类的科学方法。

1.3 结合实验等活动训练科学方法。教材安排了“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活动性栏目,通过设置实验、实验探究、调查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训练学生科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 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特点

2.1 教材中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探究活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都是以不同栏目呈现的,在各个栏目中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与表格,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来填写现象、结论、体会等,与单纯的文字叙述与说明相比,更加强化了教科书的指导功能与对话功能。

2.2 教材中探究活动重视提出问题的这一环节。教材中设置了9个“学与问”栏目,通过这个栏目,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2.3 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创设了大量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第二章第一节,展示了图书馆里物品陈列的图片(经验情景),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导出分类的相关内容并迁移到化学中,然后设置“思考与交流”栏目(问题情景),通过2个问题的思考、讨论和交流,认识分类的普遍存在与意义。接着展示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方法的图片(事实情景),然后再进行“实践活动”(问题情景)。

3 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分类

3.3 从探究主体的参与程度来分。①以指导为特征的探究活动。②以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活动。③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活动。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探究活动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进行选择。

4 对开展探究活动教学的建议

4.1 教师应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具备指导探究活动的能力。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努力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超标”,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探究活动教学。

4.2 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一探究活动的主阵地。探究活动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章节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课堂永远是主阵地,我们应该立足教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

4.3 教师要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任务的性质和活动进程安排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支持和控制。

4.4 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实施探究教学。在教材中,科学探究不只是某种具体活动形式,而是渗透在整个教材所设计的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世界我做主
这并不叫结束
中国不再弱小
我们又要玩游戏了
我会画画
这节课真难忘
战争与和平
母爱无疆
妈妈的爱
一张旧照片
我的未来
我在爱中长大
一张旧照片
我会弹古筝
我会做饭
国务院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小积分圆大梦想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完善措施研究
后李娜时代中国女子网球发展策略研究
垃圾处理中的邻避现象:信息不对称、形成机理与治理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民政为民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疆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路及对策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对购房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
互联网+教育:世界名校课程在家就能上
解析“中国大妈”的形象建构
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并购界巨头Cinven收购德国医药实验室运营商Synlab
关于日本企业加班的意义
《春联》课堂教学实录
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课堂实录
《天安门广场》教学实录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三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二
《开天辟地》案例分析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五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三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