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第五章汴京沦陷

第五章汴京沦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7

第五章汴京沦陷

金人来了

耿南仲派出去没几天,斡离不的军队就来到了京城脚下,屯在刘家寺。

才多少天的功夫金人就来了,老百姓更加恐慌了,而此时在京城的这些禁卫军不过是上次伐辽的时候溃散的一些兵马,虽然人数还有几万,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没有战斗力的士兵,守城不行,捣乱却还是行的。

他们将攻击的目标对准了辛永宗,辛永宗是一名禁军统制官,一向对士兵很严厉,所以不怎么招士兵的喜欢。在斡离不的军队已经驻扎在城下的情况下,辛永宗又不许士兵乱放箭,辛永宗的考虑是,金人围城,城中的战具有限,箭矢也应该节约,现在要是这样乱放的话,根本就射不到金兵,资源浪费。

可是士兵不高兴了,到这种时刻,就算是将军又能怎么样?不满的士兵开始散布谣言了,说辛永宗是童贯的亲信,童贯不是好东西,因此辛永宗也不是什么好鸟,现在辛永宗又不许人放箭,恐怕是想引金兵上城,辛永宗是金人安排在城中的奸细。

听到这样的话,老百姓哪还忍得住,老百姓都蜂拥登上城,将辛永宗给杀了。杀就杀了,现在朝廷也不可能花大力气还整理这些老百姓,只能安抚、安抚,同志们都是好同志,好好听话,我们正在受别人的欺负,还搞内乱干嘛?大家都消消气,把金人搞走再说。

钦宗皇帝开始在城内部署防务了,将京城的几万人分成五军,前军屯在顺天门,左军中军屯五岳观,右军屯上清观,后军屯封邱门。

虽然钦宗皇帝部署了所有防卫措施,但是仍然寄希望于能与金人议和,毕竟大宋王朝物产丰富,金银不缺,你们这群野蛮子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别整天嚷嚷着打打杀杀,大家都来做文明人。斡离不这个时候也还在勾引钦宗,给粘罕大军的到来赢得时间。如若粘罕大军不到来,那么与第一次的围城没有二样。

虽然斡离不还在勾引着钦宗皇帝,但是却没有让手下的兵马闲着,从闰十一月开始,斡离不大军开始不间断地围攻大宋的京城。

粘罕军因为早在九月份就攻下了太原城,因此,在河北这一条防线之上根本就没有可以抵挡住金人兵马的城池,粘罕军也就在斡离不军到京城后的两日内到达,屯住在京城的青城。

两路大军在京城会合之后,就开始对开封城进行猛攻。闰十一月三日,金人攻通津门攻得厉害,姚仲友带领军将副部队将子弟效用一千余人,往通津门救护,军兵下城接战,杀伤甚众。

说来也奇怪,这一年的天气恐怕叫所有人都心寒,开封城的地理位置照理来说并不是太靠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雪天,就算是有也不应该持续得太长。但是在靖康元年的那个冬天,开封的天气变得异常的恶劣起来,温度下降到不可想象的程度,或许在开封的历史上也属罕见。

从进入闰十一月以来,京师基本上每天都是雨雪交加的天气,在开封遇到这种天气,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去御寒。要知道这样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所有的人都没有防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解决城上所有防御士兵的冬衣问题便是摆在宋钦宗面前的一个大的难题。

闰十一月三日,钦宗皇帝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亲自带领后宫女子前来城上慰问这些守城的将士。钦宗皇帝首先命宫廷做好御膳,然后带着这些御膳来到城上分给所有守城的将士吃,而自己却是丝毫不尝。

后宫的这些女子跟着钦宗皇帝来到城上,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酒和御膳,希望这样可以暂时抵挡严寒。的确,钦宗皇帝能这样做很了不起,也俘获了所有人的心。但是,冬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毕竟感动也不能解决最后的问题。

但是钦宗皇帝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开封城一时间根本就制造不出这些将士们穿的冬衣来,现在开封城内基本上是一无所有。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钦宗皇帝只有增多巡幸城墙的次数,希望这样可以多给这些将士们一些安慰。闰十一月五日,钦宗皇帝又去巡幸城上了,这一次钦宗皇帝的车队是往宣化门出发的。

只见到雨雪交加的时候,许多辆马车行在那泥泞的路上,旁边行走着的是无数的宫女,每个宫女手中提着一个篮子,看这些宫女的着装,也是单薄的很,这样严寒的突如其来,不仅军队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就是皇宫之中,也只能听天由命。

只见那泥泞的路上,和着雨水的泥土在车轮的挤压之下,慢慢地散开,车轮过处,留下两条深深地车印。后面的马车再跟上,出现在这泥泞的路上的车印又不止两条,开始混乱起来。

这些宫女就这样跟着马车行在泥泞之中,那光滑的脚上早已经被泥泞布满,那白色的丝绸衣服早已经有泥土溅满了身,只见那些宫女早已经冻得脸色铁青,但是她们也没有办法,她们要跟着皇帝和皇后去城上慰问守城的士兵。

由于下了太久的雨雪,虽然是京城,路面已开始造反不干了,因为每条路都有自己的承受限度,现在开封城的路面已经达到了承受的极限,这样的雨雪下下来,经人行走,势必会有泥泞,雪水化开,那么这条路基本上就废了。

现在开封城的路面之上不知道积了泥泞多深多厚,因此,皇帝和皇后的车子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就算是前面的太监多么放肆地鞭打马匹,这些马就算是使尽所有的力道,最后看到这些马在寒风之中气喘吁吁,却依然拉不起马车,因为马车已经深陷了下去,车轮的前面是那高出几寸的泥泞,马力根本就拉不起马车,就算是不小心拉动了,但马上又陷进了另一个泥泞坑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个队伍只有停下来,等着,等待着坐在车中的皇帝做出决定。

钦宗皇帝也可以选择不去城上,现在掉头还来得及,的确他有这个权利。但是,这似乎不是钦宗皇帝的风格,因为为了大宋江山,他必须做。

钦宗皇帝从车中走了出来,旁边的太监还要求过来背他。被钦宗皇帝拒绝了,要是让人把自己背到城上去,那样也就太没有诚意了。所以,钦宗皇帝在这泥泞的路上走下了自己的第一步,钦宗的朱皇后自然跟在他的身边。

当皇帝当成自己这样,想钦宗皇帝也是郁闷非常,没有办法,自己的老爹给自己留下的江山就是这样,自己即位没有几天金人的兵马就打到了城下,不想想办法,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前世造了什么孽,今生竟做了赵佶的儿子,还要被推到皇帝的位置之上,钦宗皇帝仰天长叹,苍天无泪,有雪。 闰十一月五日了,金人来到城下也有那么些天了,可是天下勤王之师,除了张叔夜的一路兵马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兵马前来。更可悲的是,当初张叔夜带兵前来的时候,虽然自己犒赏了一番,可是碍于正在醉心于和金人议和,所以遣走了张叔夜的大部分兵马。

斡离不的军队虽然早在十一月二十五日就来到了城下,但却丝毫没有提及赵构那小子前去议和的事,想必是赵构这小子放了自己的鸽子。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不管也就不说了,可是在开封城内还有他老爹老妈老婆和孩子,他就这么不管吗?还是这小子也和聂昌一样,被人给干掉了?一时间在钦宗的头脑之中涌起了许多疑问,只希望这些疑问的答案都会是好的。

毕竟,不管是自己还是这些宫女们都是第一次走在这泥泞的道路之上,肯定会有很多的不便,首先的就是解决怎样将脚穿着鞋子一起从泥泞之中拉上来。钦宗皇帝从小生长在宫中,自然也就没有这份力道,很自然地,只看到所有的人都在泥泞之中踉踉跄跄地行着,脚用力往上拉,脚算是拉出来了,可是脚上早已经没有了鞋子。

最后一些宫女索性就不要这鞋子了,就这样光着脚丫子在泥泞之中行走,这样严寒的天气,穿着鞋子尚觉得冷,何况光着脚丫子。但是,也实在没办法啊!能穿着谁愿意脱掉啊!

可就是这样一幅画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两旁的老百姓哪曾见到过这样的画面,行在这泥泞的路上的可是当今的皇上和皇后啊!他们就算是在书本之上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皇上啊!一旁的老百姓看到这样的画面有的早已经抑制不住地哭了起来,两旁的老百姓早已经跪成了一片。

低沉的抽泣之声,在雪花中放肆地延伸、飘荡,可是这样的抽泣之声,除了给这个不寻常的冬日增加几分不同寻常的响亮之外,根本就带不来其他的东西。

看着两旁那泣不成声的百姓,钦宗皇帝几次也都想匍匐而哭,但是他不能,他什么都可以做,唯独没有这个权利,他不能哭,尤其是在自己的百姓面前。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钦宗皇帝和自己的人马终于走到了宣化门城墙之上,宫女们手中提着的篮子却依然还干净如故。看到当今皇上这样一幅画面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哪有士兵不感到惊讶,能遇到这样的皇上,又有哪个士兵不会去以死卫城。

当接过宫女们递过来的御膳的时候,所有的士兵都哭了,泪水在脸上凝固,因为天实在太冷了,除了这无用的哭声之外,他们只能感叹,为什么苍天对这样一个皇上如此的残忍。

对啊!为什么!若是徽宗皇帝,就算是他做出了这样的举动,想必所有人也不会感动得流泪,况且徽宗皇帝也不会这么做。因为就徽宗皇帝来说,他已经享尽了人间所有的欢乐,但是罪呢?他没有受过。而站在自己眼前的这位皇上却是刚好相反,城上立时又响起了一片抽泣之声。

看着城外那连绵不绝的金帐,钦宗知道,亡国已经不远了。

闰十一月五日钦宗皇帝刚刚巡幸宣化门,九日的那天金人就开始大力攻宣化门,还好,如今朝廷之中还有一个善于作战的将领――姚友仲。金人第一次攻到京城的时候,京城就筑起了拐子城,待危险第二次来临的时候,姚友仲早已经加紧步伐,在京城筑起了更多的拐子城。拐子城可以说是从原有的城墙延伸出去的一个小城,不过在拐子城中,最好不要有太多的人,这样才能以少胜多,从拐子城中,可以放肆地发射箭矢攻击前来攻城的敌人。这一次姚友仲又对拐子城进行改良,又在拐子城之上另置两个圆门,用砖砌成,相当是在拐子城上再建一个小的拐子城。只要拐子城的前面失守,那么就可以放下那道圆门,就可以形成一个更小的拐子城,再来抵挡敌人的进攻,两道防御,这样下来,金人要想硬攻也不容易。

金人攻宣化门又是无功而返,进入闰十一月份以来,金人跟发了疯似的,每天都不停地对京城猛攻。金人处于攻势,应该说想攻哪边都是一种不确定,但是宋军这边,京城四壁都不能疏忽防御,一旦有一个漏洞,那么金人就可能趁着那个漏洞,攻到城里来。

闰十一月十日这天金人刚刚攻完京城南壁,两天后又开始攻这边,上一次与金人应该说是杀伤相当,两边都没有赚到什么便宜。可是十二日这天,对于双方来说似乎都有一点不寻常。

进入闰十一月份以来,钦宗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根本在宫中呆不住,他每天处理完那万分火急的政事之后,【其实这个时候那还有什么政事,真正的国家大事就是先保住江山。】基本上都在城内到处跑,今天去看看城这边的防御,明天再去看另一处的防卫,争取做到让金人无懈可击。

十二日这天,钦宗皇帝正好巡幸到金人要攻的南壁之上,钦宗皇帝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指挥防御,首先派几百名敢死战士缒城而下,对金人的前锋部队进行一番砍杀之后,然后再缒城而上。有皇帝亲自坐镇,所有的士兵自然战斗热情也高,以一当十先不说,首要的是大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了这份豪情,金人在进攻之中哪能捞到一点好处。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那么几个贪功的将领,认为金人经过这般的打击,也可以趁机欺负一下,也好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这个时候张叔夜也陪同钦宗皇帝在南壁,自然也不想放过这个趁势而击的好机会,与主张进攻的范琼一拍即合。马上就分兵前去攻击金营,可是大军才刚刚行到离金营不远之处,金人的骑兵就奔了出来。两军还没有交锋,宋军这边首先就溃散了,派出来的人马竟然自相践踏而死。

在无比绝望之中,钦宗皇帝又颁发了一条勤王令,希望天下诸路兵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京城来。但是,钦宗皇帝不知道,现在,在京城外,大宋的天下又是另一番景象,自己的弟弟和自己最信任的老师给自己摆了一道。

不能信弟弟,他的祖宗曾经给他上过这堂课,可是钦宗赵桓并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他没有把祖宗教给自己的东西学会。

之前,钦宗皇帝派遣老师耿南仲和聂昌前去金营议和,可是聂昌还没有到粘罕的军中,在途中劝两河人民投降时就被人给做掉了。耿南仲的日子也不好过,要不是人机灵,恐怕结果也和聂昌一样。为了保命,耿南仲也顾不得远在京城的那个皇帝学生了,跑了,该往哪里跑,当然是自己的儿子耿延僖那边。儿子现在和康王赵构在一起,耿南仲看准方向也就奔到康王那边去了。 可是总不能这样空着手去吧!再怎么说,人家是康王,总得带份见面礼。耿南仲倒也不小气,这份见面礼,可谓是重啊!

耿南仲竟然矫传圣旨,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交给了赵构。反正天下也不是他家的,给了就给了,他也不心疼。慷他人之慨,耿南仲还真会做人。也难怪,不然怎么个就成了国家的公务员了呢?而且还做了皇帝的老师。

只可惜远在京城的皇帝还蒙在鼓里,一心等着自己的老师和自己的弟弟能解决问题。赵构也不客气,况且现在在他身边什么人都有,文武俱全。文,有黄潜善、汪伯彦他们;武,有宗泽在这里撑着,况且现在已经有许多勤王部队都向他这边靠了过来。

赵构和属下人马虽然名义之上时刻在盘算着怎样前来救援京师,但是迟迟都没有军事行动。京城这边,已经陷入到绝境之中,本来留在京师的兵马就没有多少,几次救援太原,西北军损失惨重,为了阻挡金人第二次南下,在黄河一线,禁卫军几乎全军覆没。

现在在京城的禁卫军充其量也不过几万人,若是在平时几万人守卫京城一年半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不是平时,开封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天气。好多战士因为没有厚衣服御寒,手连兵器都拿捏不住了。更有许多人早已经冻死,就算是再有报国之心,怎奈条件不许啊!

有条件要报国,没条件制造条件也要报国,可是现在条件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只见到开封城的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冻死的战士。

这样下来,本来就只有几万的军马,此刻真正还能够作战的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而城外的金人呢?金人本来就生长在东北地区,再寒冷的天气都见过,这次下来就是特意选择在冬天攻城,他们身上早已经穿上了貂皮大衣,别提有多舒服,在这一点上他们就处于绝对的优势。

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城里的老百姓不干了,不知有谁开始对曾经不可一世的六贼动手了,将蔡京等的房子都烧了,然后开始对准太上皇。太上皇徽宗皇帝曾经花费多少的民力建造艮岳,现在老百姓索性过去把艮岳砸了,开始在里面砍柴烧,保命要紧。

钦宗皇帝也没有出面阻止,尽管太上皇万般地不忍,眼里就是再怎么冒怒火,也是没有办法,现在他只是一个在宫中养老的过期皇帝而已。钦宗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怎样能够稳住民心,让开封城坚持得更加久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等来天下的勤王之师,只有到那个时候才不至于做亡国之君。

事情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差,越是钦宗皇帝想要保住开封城的时候,事情就更加让他失望,因为,现在守城士兵没有战斗力了。只要金人攻城,宋军这边总要损失点什么。金人在这个时候,又开始耍宋钦宗了,他们又要议和了,派遣人过来向钦宗皇帝说要宋廷这边派个亲王出去谈谈。

谈什么谈,钦宗皇帝自然也知道金人这是在耍自己,耍又怎样,怪只怪自己现在没有什么本事。所有人都知道,要是勤王之师在半个月之内不能到达京城的话,那么京城势必会撑不下去。

关键是,现在在外面,勤王之师似乎都不怎么想往京城这边跑。如今在外面唯一有点威望的就是自己的弟弟康王赵构了。

该怎么办?

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想法让赵构带兵前来救援京城,可要是赵构这小子铁了心不来怎办?那现在就只能打亲情牌了。钦宗皇帝首先颁了一道密旨,将赵构封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毕竟赵桓还是不舍得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交给赵构,万一赵构这小子趁机坐大了怎么办?),希望这样可以笼络一下赵构。然后让老爹徽宗皇帝和赵构的老妈老婆等都写点什么,最好是越感人越好,希望赵构能够带兵前来。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钦宗皇帝就在禁卫军之中选择几个有武力又忠心之人前去为自己办成此事,务必将密旨和信件交给赵构。

禁卫军之中的秦仔四人接受了这份差事,当晚就缒城而下,往相州奔去。

但是闰十一月二十三日这天,恐怕将守城士兵的士气跌到了最低点,因为在这天,宋军这边又遇到了一个大的麻烦。

这天金人又和往常一样攻宣化门,但是虽然宋军受冻挨饿,但是却还是拼着那股忠心在保卫京城,所以金人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金人稍微后退,范琼又发兵千人出宣化门与金人短兵相接。在宋朝这边挨饿受冻这么久了,还能出战,显然都是禁卫军之中相当勇猛之人。这千余人出城作战都是相当勇敢,金人不仅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损失相当惨重,金人开始疯狂地后退了。

宋兵这也是背水一战,勇猛也都是被逼出来的,金人自然没有料到。金人在宋军的打击下后退了,这可算是一件相当鼓舞人心的大事。范琼在这个时候开始不满足了,要想出人头地现在就是一个好机会,只要将宣化门这边的金人完全击溃,那么他在宋廷的地位自然马上就能显现出来了。金人一后退,范琼就命令这千人前去追击。

但是,变化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开封城受了一个月的大雪天气,温度低到不可想象的地步,所以开封城四周的护城河也都结起了很厚的冰。金人就全都是踏过这些坚固的冰层过来攻城的。

但是,二十三日这天,金人逃跑的时候冰层还没有什么事,但当宋兵大部分人踏上冰层之后,冰层却破裂开来。一时间宋军这边有一半人马都掉了进去全都说拜拜了。本是会是一件大功,反倒损失了半数精锐。

六甲神兵

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人越是做出不可思议的决定,一切也有可能变得没有章法,现在整个开封城似乎都陷入到这种状况之中。

我们都知道徽宗是一个怎样的人,宠信道教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因此,从徽宗时代过来的人,在心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道教情节,特别是那些当官的人。现在开封城已经到了破亡的前夕,有朝廷官员将目标转移到了道教上面。希望可以用道教的神灵助自己守卫京城,这就如同南唐亡国的时候,李煜的举动一样,当时李煜见宋军在金陵城外马上就要破城而入,而李煜却聚集大批的和尚高僧们坐在宫中,齐颂佛经,场面实在壮观,但是念佛经也没用,最后城还是破了。

现在呢?现在朝廷之中的宰相竟然首先想到了起用道教这招来救自己,这自然得到了徽宗皇帝的认可,钦宗皇帝虽然根本就不信这套,但是现在事态发展成这样,他也没有别的选择,死马当活马医。 这样,在京城之中一个人就印入到了当时宰相何栗的眼中,这个人就是郭京。当时朝廷上下官员整天担心着城外的金兵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攻入到城里面来,脑子整天这样想,自然希望能够出现一点转机。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郭京让这些官员看到了转机。郭京倒还有点法术,更切确的说是障眼法。当宰相何栗想要看郭京有何能耐的时候,郭京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在地上画了一个太极,然后标出生门和死门。

待一切就绪之后,郭京就放了一只老鼠在里面,不给老鼠指出活路,任由这只老鼠在里面横冲直撞。最后这只老鼠走进死门,死翘翘了。然后郭京再放另一只老鼠进去,指出活门,老鼠竟然安全地出来了。

这么高深的道术,无疑是黑暗之中的一盏明灯,给当时早已经被金人吓得精神失常的朝廷大臣们照亮了前程,带来了生机。

不用说,何栗开始在钦宗皇帝面前放肆地保郭京,郭京只要做法就能制造出生门和死门,只要让金人走向死门,那一切就OK了,何栗是这么想的,朝廷之中很多大臣也是这么想的。再加上徽宗老皇帝也时不时地在钦宗面前灌输这种思想,钦宗皇帝也就将信将疑了。

一时间朝廷得到神人相助传遍开封城内的大小角落,郭京俨然成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当钦宗皇帝问郭京怎样才能守城的时候,郭京信心十足地道:“只要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六甲神兵就可以扫荡金人二帅了。”

既然有郭京这句话作为保证,钦宗皇帝在现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之下,只得将最后一线希望交给了郭京,一个无赖道长。

既然还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那么郭京现在就开始招募了。郭京开始在城内摆出几张桌子,往桌子后面一坐,摆个太极盘什么的,开始招募自己的神兵。

可是这次招募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只要是符合郭京所指定的六甲之人,不管之前是何身份,都可以进入到神兵之列。

一时间,京师无赖之人全都跑过来应募了,郭京倒也慷慨,照单全收。而对于一些有武勇之人,郭京竟然拒绝,有一名低级将军,想要加入到郭京的六甲神兵之列,可是郭京却一本正经地说,你可能在什么时候就会死去,你要是进入到神兵之列,可能会影响到六甲神兵的威力。此时,京城已经乱得不行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个无赖还是很容易就凑齐的。

神兵!待遇什么的,自然现在这个时候要比禁卫军好得多,朝廷就将赌注全都押在了这些神兵的身上。

郭京摆摆形式,还对这些神兵进行训练,一人拿着一柄所谓的太极剑,准备斩妖除魔。估计这些所谓的神兵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神在什么地方,进入神兵之列这么久,也没看到自己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并没有学会传说中的什么障眼法,降魔术之类的法术,连最基本的飞翔都不可以,自己怎么个就是神兵了呢?

反正有吃有喝,而且都还是好的,也管不了许多,六甲神兵在京城可是出尽了风头,多么威武的一支军队啊!改日就由这支军队来降伏城外的这一群孽障。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朝廷将决战的时间选在了闰十一月二十五日,这一天说来也奇怪,天空中的阴霾较往日更盛,冷风吹着让人觉得发抖,飞雪一片一片,飘落在身上,溶化。可是,这样寒冷的天气,并没能阻止京城百姓来观看六甲神兵的表演,他们这一辈子哪里见过什么神兵啊!现在就有神兵在自己的眼前,帮助自己守城,保护自己的性命,能看到神兵的表演,简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京城的百姓估计在这个时候为自己有这命而幸运、而自豪。

城外的金军自然不是吃素的,郭京的六甲神兵在京城内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他们就在城外不可能不知道。可是,在金国境内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道教,金国才刚刚兴起没多久,中原的这种先进东西都还没有传过去,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之中并没有为道教留出一块空闲的空间。他们相信武力至上原则,只要能够攻破京城,一切都好解决,这一天金军两大元帅也开始猛攻了。

这一天郭京自然将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都带了过来,金兵猛攻,宋军节节败退,宰相何栗多次要求郭京出战,郭京只是说,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六甲神兵不能出。

可是什么时候才算是万不得已呢?眼看着金人马上就攻进来了,郭京眼见实在拖不下去了。只得要求何栗,说六甲神兵一出,势力非同小可,而且自己做法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打扰,要把城上所有的士兵都撤下去,最终只留下张叔夜和郭京两人在城上。

张叔夜是何等人?在金人第二次没南下的时候,为了保证京城的安全,钦宗皇帝根据臣下的建议,将大宋分为四部分,东、南、西、北四路,每一路都置一个统帅,叫做都总管。而张叔夜就是南道都总管。

金人南下的时候,北道都总管赵野跑到赵构的身边去了,那里人多敌人少,安全;东道都总管胡直孺被金人俘虏了;西道都总管王襄带着属下兵马逃奔了,在路途中遇见前去救援京城的张叔夜,王襄死劝活劝,劝张叔夜现在不要去京城,因为现在金人所有的兵马都已经集中到了京城周围,这样去救援京城简直就是送死。

可是,张叔夜还是没有听王襄的劝告,领着自己的儿子,带领一万三千人一路向京城狂奔而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冲啊!为了皇上,为了受苦受难的皇上!最终也如张叔夜所愿,这一万三千人的队伍最终经过突围与反突围的反复较量,还是到得了京城。这下可把钦宗皇帝高兴坏了,京城都受围一个月了,还没有一路军马前来勤王,前线的军队不是跑了就是消失了,总之没有一个人挂记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皇帝。

张叔夜来到京城之后,钦宗皇帝对他放肆地加封,一天封一官,一天加一级,想以此方式来激励天下的勤王之师。他想以此告诉天下人:“同志们,都快带兵进京救驾吧!官位随便挑,只要你来,我就敢封。”

郭京终于要施法了,何栗又怎么会不听郭京的吩咐呢?将城上所有的守城士兵都遣散下去。郭京让人打开大门,然后将自己的几千名六甲神兵全都派出去,郭京也堂而皇之开始在城上作法。

所有的士兵、所有的朝廷官员,甚至是所有的京城百姓都在屏气等待着胜利的消息。“神兵要出击了,这下子可以为咱老百姓出口气了,等会就可以看到被打得屁滚尿流的金人了!”他们想。 神兵没有让他们失望,马上就传来了“胜利”的消息,郭京旁边的护法一次次地传来惊人的好消息,“神兵的前军已经夺取了金人的大寨,那宋朝的国旗都插在了金营那里。”“金人已经开始全面撤退了,神兵已经缴获了马几千匹。”

全城欢呼,胜利啊!大胜利。可是势头突然有点不对了,郭京奔下城来,说是前军遇到了一点麻烦,自己要亲自前去解决。城门大开,郭京从城门那里奔了出去。

可是,外面的喊杀之声还是那么大,应该说越来越大,有士兵奔上城去看时,才知道,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骗局,原来道长郭京是几千年来最大的骗子。

外面哪有什么郭京说的那种情况,外面到处都是六甲神兵的尸体,而金人的队伍已经攻了过来。

城破,金人蜂拥而进,一时间天翻地覆。

该怎么办?

“金人来了!”听城上的士兵这么说,城里面乱了,若说之前的乱还不是很乱的话,那么这一次是真的乱套了。毕竟郭京作法的门只有一门,所以,虽然金人破城,其实也只破了其中的一城,只要当时的官军齐心合力,说不定还有将金人驱赶下城的可能。

可是,当时的官军都没有这份胆气,其他三面城墙的守军闻说金人已经破城,都已经没了守城的信心,再加上在这几面城墙的外面,金人也还时不时地攻几下,这些守城的官兵索性就不干了,三五成伙,四五成群,都离城而去。嘴里还嚷嚷着,百姓们,你们上城守城去吧!现在形势危急,我们要去保护皇上,先走了。一溃皆溃,这就是当时的情况,当时守城官兵的唯一一点点责任心都已经散失了。其实,也难怪,这些官兵已经是溃兵之后的溃兵了,守城用这些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可是这些溃兵不仅仅逃跑这么简单,这些人开始作乱了,屠杀老百姓,抢劫金银财宝。京城内只要是稍微有一点产业的家庭基本上都遭到了这些溃兵的抢劫。

金人虽然攻了进来,但是他们还只是留在城上,现在还不敢冒然下城,因为一下城就遭到了宋军游击队的攻击,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金人根本就不熟悉开封城内的情况,大部队最烦的就是小股游击队了。

而现在在开封城内能够组织起来的就只有那小股的游击队了,根本就不可能组织大的反攻,因为全城都乱了。

所有的人,只要自己稍微有一点点恶意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就开始杀人放火了,焚毁朝廷大员和地主的宅邸,抢夺金银。反正又没有人管,不抢白不抢。

抢完了说是金人下城所为,且不是很好。城上的几万守城士兵全都溃散起来,军队一旦溃散,那么就形成一幅很可怕的画面,一时间开封城内火光耀天。

士兵溃散开来,姚友仲还想继续组织起来,但是这个时候还有谁听他的话,NND,都什么时候了还摆官架子,杀了,有愤怒的士兵就这样将姚友仲击杀。

姚友仲在这次的京师保卫战之中的地位就如同第一次保卫战之中李纲的地位一般,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一个好结果,因为两次敌人虽然相同,但是结果却是完全不同。

朝廷的一些大臣听说城破,也都希望突围而出,因为他们知道留在京城只有死路一条。刘光世的父亲刘延庆就在突围中被杀。

城中的许多妇女为了免遭金人的暴行,忍痛划破自己的脸,更有甚者,投井而死。何栗这个时候自然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组织起来小部分士兵进行游击战。

金人虽然一次次地从城上下来,但是根本就攻不到里城来,现在金人攻破的只不过是外城而已,还有里城和宫城可以作为防御。

有许多卫士都冲到宫里面,要保护钦宗皇帝离开,但是现在外城都已经破了,又有哪条路能够离开,况且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京城,钦宗离开也没有了意义,坚决拒绝了卫士的要求。

现在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僵持局面,因为金人占据着外城,宋廷这边根本就不可能出去。而宋军虽然溃散,但是还有数股游击队势力在城里面窜动,金人一时间还无法////下城。金人的把戏又来了,议和!反正不能打的时候,咱们就和,好打好和,这一贯都是金人的立场。

可是派谁去呢?金人点名要求宰相何栗去,城破的那天钦宗皇帝派谢克家前去议和,金人根本不带搭理。“我靠,看不起我还是咋的?”粘罕大怒。可是何栗虽然在城中带着人搞过一阵子游击战,但是现在要他前去金营议和,他又不干了。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去谈判,宋廷这边根本就没有了谈判的资本,所谓的过去议和,其实只不过是给人装孙子而已,留在城内自己还是个亡国宰相,何必跑到哪里给人装孙子呢?

但是,你何栗有自己的想法,难道你就不替全城的百姓考虑一下,装下孙子咋了,金人点名要你过去,李若水开始对何栗不满了,骂了起来。钦宗皇帝也不怎么高兴了,当初是你执意要用郭京的,现在城破了,你何栗罪大着呢?难道连去金营议和都不肯吗?

在万般无奈之下,何栗也只得前去金营议和。但是,金人的算盘又岂是这些人能够猜得透的。最后何栗带回来信,说是金帅要太上皇亲自出去议和。

要太上皇出去?钦宗皇帝也不无顾虑,要是金人不守信,将太上皇给怎么着了,那么自己岂不是间接的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如今自己都已经是亡国之君了,不能再在自己的头上加一条罪名。钦宗皇帝怎么都不答应让父亲出去议和,说是我老爸因为惊忧过度,生病了,要是金帅真的要我父亲出去的话,不如我自己亲自前去。

宋朝的皇帝自己要前来,那自然更好。闰十一月三十日钦宗皇帝就被请去了金营。这一去,自然得不到金人的什么好脸面,胜者王、败者寇。粘罕是金军中的强硬派,钦宗是宋朝的皇帝,既然来到了金营,那就得先将他晾一晾,打击打击一下。

当天,金军二位元帅都托词有什么事,不能见这位亡国的皇帝。钦宗皇帝明知道是金人在玩自己,也只能等着。

不到这个时候,不知道民族是多么的重要。毕竟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将金人视作唯一的敌人,两个不同的民族,讲着两种不同的语言,现在在所有宋朝人看来,不仅要亡国,甚至要亡种。 三十日这天,就在钦宗皇帝去金营的时候,基本上沿路所有的老百姓都跪在了街道两旁,泣不成声。这天晚上到得很晚,所有的人都不愿离开,等待着钦宗皇帝回来,但是到得晚间所有的人都失望了,因为钦宗皇帝被金人留在了金营那里。

第一天等不到,第二天继续等,现在老百姓能够做的就是等待,怎么说现在也还算是两国议和时期。所有的百姓偕老扶幼,甚至还在道路两旁摆上香盒,焚香祷告,祈求钦宗皇帝早些从金营回来。

但是十二月一日这天,钦宗皇帝还是没有回来,又被金人留在青城。

第三天,也就是十二月二日,百姓依然等在道旁,正当所有人都在用心祷告的时候,忽然从前面传来厚重的马蹄之声,马上只见得一骑飞来,马上之人,高呼:“圣驾回来了!”这一呼可不得了,整个开封城都轰动了。“皇上回来了,终于回来了!”所有的人都奔走相告,脸上早已经洒满了泪水,肫不已。

马上就见得钦宗皇帝骑在马上,在孙傅、何栗等大臣的陪同下回来。轰动更大,所有的人都哭着拦在了道路中央,要仔细看一下他们的皇帝现在是否依然安好。

钦宗皇帝就这样被将士、老百姓簇拥着,从外城往里城走。走到州桥的时候,钦宗皇帝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泪,做皇帝做到他现在这样,他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悲哀。民心,他得到了民心,但是他还是成了亡国之君,历史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是在钦宗皇帝身上,却成了另一番景象。

钦宗皇帝既然能够从青城安然回来,那么自然是满足了金人提出的条件。事实证明正是如此,第二天金人就来城开始索金银了。

金人的天下!

钦宗皇帝从青城回来的那天起,整个京城实际上就已经是金人的天下了,因为现在宋廷已经完全听命于金人了。钦宗皇帝答应前去金营议和,就表明,他已经屈服了。实际上,虽然在开封城内还可以有游击队存活的机会和条件,但只要金人不惜代价地来攻里城的话,那么在开封城迟迟没有援军来到的情况之下,金人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攻下开封城了。到那个时候,或许整个开封城都要遭殃了。钦宗皇帝选择前去金营,不能不说是为了京城百姓的考虑。

接下来的这些天就只见宋廷的大小官员在到处奔波,为金人奔波,金人无论要什么,他们都要想法去满足他们。金人派兵来攻城,现在宋廷还必须出钱来进行犒赏。而且金人还下令将开封城中藏的所有军器都上缴,这样的话,就算是宋人想要进行游击战争,也没有武器作为保证。同时征调开封城内所有的军马,让宋廷的官员开始在开封城内大肆地搜刮金银。

但是金人的胃口实在太大了,第一次南下,就开出了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这样一张账单,现在自然更不必说。

金人才不管你能不能弄到这些,他只是就自己的意愿开出的一张账单而已,可是宋廷就算是耗尽所有的人力、无力,最后也无法形成这样的财力。

从钦宗皇帝回来伊始,金人就尽显自己搜刮之能事。而钦宗皇帝呢?只能无奈地坐在宫中,时不时地等待着金人的诏令而已,现在他已经不用上早朝了,因为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家大事等着自己去处理了,有的只是金人的命令,催促金银的命令而已。

而居住在龙德宫的徽宗皇帝这个时候日子也不好受,因为大宋王朝有今天,也都是他的“功劳”,虽然儿子没有说出来,但是他能感觉得到。

新年这天,皇帝儿子还是带着媳妇一起来向自己请安他显然已经瘦得不成样子。皇宫之中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气氛,有的只是那无限的惊恐。

两位皇帝在惊恐之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其实这不过是他们难忘新年的一个开始而已。新年过完之后,京城的情况还是没有一点改变,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因为开封府的官员虽然没有能力去抵挡金人的进攻,但是在催促金银之上,还是尽心尽意,忙得团团转。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金人后来也多次再请钦宗皇帝过去谈谈,可是上次去一次就吃尽了苦头,现在谁还想去呢?可是属下的大臣,何栗、李若水等人都劝他前去,认为,只是过去谈谈而已,相信金人也不敢怎样,至少现在他们还需要宋廷来为他们催促金银。

钦宗皇帝就在正月十日的这天带着自己的一批亡国之臣又去青城了。临行前钦宗皇帝还是做了一番准备,让自己的儿子监国,监国?其实现在钦宗皇帝的儿子不过才几岁而已,才刚刚懂得说话而已,钦宗皇帝自己才多少岁?钦宗皇帝这样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举动,万一真个金人狠心把自己给做了,那么朝廷这边没个主,想要翻本都难了。

钦宗皇帝到金营之后,粘罕还是没有怎么接待他,只是将钦宗皇帝带来的一批大臣们分了一下类,只许其中的何栗、冯省⒉芨ā⒛俦、李若水等十一人留在钦宗皇帝身边,其他一同过来的大臣只能留在青城寨外面等候。

第二天,钦宗皇帝再次请求要见粘罕和斡离不,但是二人就是不见。放出一个口风,说是宋廷交上来的金银才这么一丁点,你倒还有脸来请求相见,等金银要足的时候,咱们再来谈见面商量的问题。

很显然,现在金人这算是绑架了,只不过这算是名正言顺的绑架,不涉及到法律问题。既然是绑架,那就得要赎金,赎金谁来给,给多少?你们宋廷的官员自己看着办,我可是绑的你们的皇帝,值多少钱你们自己算吧!既然是绑架,那么绑架的人就可能会撕票,现在宋廷的这些官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万不可让金人撕票。

所以,他们必须十分卖力地来筹集赎金,怎么筹?宋廷的这些宰相们开始管事了,在开封城内又重新增加一些职位,专门为搜刮金银而设立的一些职位。

现在,只要你生活在开封城内,不管是什么职业,你都得给我凑一份子,不管你是寺庙、是道观,是青楼女子还是低保户,都得交,没什么例外。要知道现在的绑匪不是一般的人,凶煞得很,而且被绑架的人也不一般,怎么个也得想办法将人从绑匪手中赎出来。 开封城内的老百姓对钦宗皇帝的印象本来就不错,况且组织上说让交钱,那当然将手中能交出的钱全都交出去。

可是,不够啊!开封城才有多少人,以百万人口来计算,虽然开封城在北宋的时候人口一直都超过这个数字,但是现在是战乱时代,人死了不知多少,在开封城内还有户口之人,有百万口已经是最高数字了。按照每个人缴纳十两的话,也不过一千万两而已。十两?那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啊!可是就算是这样,离金人的要求,还是差得远,既然这样,金人自然不可能将钦宗皇帝放回来。

不放回来,还是有撕票的危险,所以为了保证钦宗皇帝的安全,在开封城内出现了很不和谐的一幕。开封府的官员对于那些缴纳不力的百姓开始动粗了,可是怎么动粗都没有用啊!老百姓根本就再也缴纳不出来了。

京城出现了四个很诺墓僭保也是上次宋廷新设的二十四名催促金银的官员之一,他们想想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因为开封府内的老百姓身上已经没有钱了,再怎么打也打不出来。所以这四名官员【户部尚书梅执礼、侍郎陈知质、刑部侍郎陈振、给事中安扶】上书金人,说是开封城内实在搞不到金银了,就这样把人放了。

跟绑匪讲条件,自然是行不通,你搞不到金银,还说算了,金人一怒,当场就将这四人杀了。杀鸡给猴看,以后看谁敢不卖力。

开封城的老百姓和官员的生活不好过,钦宗这个人质的生活自然更不好过,钦宗皇帝现在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前去要求见两位金帅一面,坐在一起谈谈条件。可是金人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一个,这样下来,钦宗皇帝只能呆在金人给自己安排的一个房子里面,除了这所房子,他哪里都不能去,金人行行好,或许还有一会放风的时间,【绑匪所绑定的人质,本来就和坐牢无别】让宋廷的官员进来见上钦宗一面。

虽然宋廷也跟来许多官员,都自愿成为金人的人质,但是人质有钦宗皇帝一个就够了,所以金人将这些亡国大臣都安排在青城寨外,自此与钦宗皇帝分开。

到正月十五那天,可怜的钦宗皇帝被作为人质留在青城寨跟在粘罕的屁股后面一起来刘家寺观灯。青城寨是粘罕军的驻地,刘家寺是斡离不的驻地,宋廷的一些大臣也有幸跟着钦宗皇帝一起无可奈何地陪同两位元帅一起在刘家寺观灯。

现在整个开封城内还有心情观灯的或许就只有金人了,所有的宋朝人现在都想着怎样地去活命。看着一排排闪亮的灯花,钦宗皇帝和自己的一批大臣或许只能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国的皇帝只能唯唯诺诺地跟在两位元帅的身边,钦宗皇帝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和两位元帅说话,所以将琢磨好久的话都想此时说出来。可是,钦宗皇帝几次上去和两位元帅搭话,二人根本就不理,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钦宗。

正月十六日这天,宋人终于让金人看到了一股豪气,因为在这一天有两个人自愿牺牲。一个是当朝的太学生徐揆,一个是当朝的将领刘k。

钦宗皇帝在青城寨呆了这么久,太学生这边开始闹了,国家不能这么发展下去啊!太学本来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现在国家有难,皇帝有难,这些太学生自然不能无动于衷。徐揆开始上书金人,要金人放了钦宗皇帝。金人自然不许,你好好的一个学生,好好读书就够了,管这些事干嘛?杀了。

而刘k呢?在靖康元年,他一直活跃在军坛,守卫真定府,救援太原其实他都有份。金人第二次南下,攻下开封城,刘k被任命为河东割地使。准备在金人北撤的时候,一起去河东劝人民投降割地。因此,这个时候刘k留在金营。

对于刘k这样一个人物,金人自然希望笼络过来,因此派遣人过来游说,游说人向刘k道:“国相【粘罕】很欣赏你,想要用你。”

刘k冷淡一笑:“要我苟且偷生来为金人服务,我做不到。”

来人道:“何必这么顽固呢?有荣华富贵在眼前都不知道去珍惜。”

刘k不作回答,待来人走后,刘k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此予所以不敢偷生也!”然后沐浴更衣,喝了一杯毒酒后,南向而死。

忠臣勇夫,南朝还有这样的人,金人也见识到了,因此,还曾经一度停止过搜刮金银,让彼此都缓缓气。

可是,停止毕竟是短暂的。然后金人开始更大规模的搜刮,将开封城内还能搜刮的东西都弄出去,像童贯、梁师成这些人在京城的宅邸,现在金人都过来抄了,想必这些宅邸里面也还有不少的东西。

能给的都给了,绑匪就是不放人,这个时候,京城的官员和老百姓都坐不住了,叫上几千万把号人,奔到南熏门处接驾,希望这样绑匪可以行行好,将钦宗皇帝还回来。

可是绑匪毕竟是绑匪,不可能这样轻易放人。不过这样整天把钦宗皇帝关在房子里面,万一钦宗皇帝想不通,来个上吊、自杀什么的,一切就难办了。金人也懂得要适时的给钦宗皇帝带来一点娱乐。

二月五日这天,金人的两位元帅过来请钦宗皇帝打球了,闲来无事多锻炼锻炼身体。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可是绑匪和人质一起打球,人质会好吗?

说起打球估计钦宗皇帝不在行,因为年轻的时候整天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没什么心事去打球呢?可徽宗皇帝就不同了,要是当时举行一个辽朝、西夏、吐蕃、大理、宋朝一起参加的世界杯,徽宗皇帝作为国家队队员代表宋朝首发的话,那么徽宗皇帝一定是球场之上最耀眼的明星。

这天两位金军元帅――粘罕和斡离不请钦宗皇帝踢完球之后,还例外的款待了钦宗皇帝一次。可是款待毕竟是不怀好意,因为两位元帅打算废了钦宗皇帝。

听到这个消息,宋臣们哪里受得了,马上就上书两位元帅,这样做可要不得,你们要我们这边做的事都做了,现在还要废掉我们的皇帝,也做得太绝了吧!

在金军之中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因为赵氏宗室还有一个人漏网了,那个人就是康王赵构。凭赵构之前在金营之中的表现,金军之中有人肯定的说,只要把宋朝的皇帝给废了,那么赵构肯定会马上在外面自立为帝。到那时候就有点麻烦了,因为赵构不会像当今的皇帝这般懦弱了,也就不怎么好欺负了。 得了吧!都是徽宗皇帝的儿子,能好到哪里去,能欺负得了他的老子、哥哥,就不信欺负不了他,所以,废钦宗赵桓是箭在弦上之事了。

怎么说,钦宗赵桓此时还算是大宋王朝的皇帝,所以,从来青城寨伊始就穿着他的龙袍,金人既然要废掉他,那自然得首先脱掉他所穿着的龙袍。

金人遣萧庆过来脱皇帝龙袍,在钦宗皇帝的身边这时候竟还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人,李若水站了出来。当初建议钦宗皇帝来青城寨,他也有份,弄得如今这种地步,自然得想个办法弥补一下,不然再发展下去,恐怕忠臣这个名号就不可能戴在自己的头上了。

李若水拦也就罢了,竟然还骂了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呢?站在你们面前的可是大宋王朝的真命天子,尔辈不过是一群杀羊宰狗之辈,不许乱动。”

“得了吧!您!你是老几啊!”立时就有几名金兵过来将李若水暴打一顿,死活先不论,谁管你,反正是打晕拖出去,这里再没有你的事了。

日子也不早了,都进入二月份了,是该回去的时候了,但是金人想要得到的东西,以现在的情况来说还差得远呢?怎么办?

好办!将赵氏宗室全都给我迁出来,作为抵押。金人就开始每天在城里搜人,只要是和赵氏沾上那么点点边的人,都给我出来,不然就烧你家、放你火。仅二月七日那天,就将宋廷宫室的人拉出去三千多人。最主要的是太上皇老人家还坐镇皇宫之中,其实事情发展到如今这地步,徽宗皇帝也知道是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自己虽然现在还坐在宫中,其实也不过就是拖延些时日而已,金人迟早都会将自己也带走的。

不管徽宗皇帝咋想,至少现在皇宫之内还有一个过期的皇帝,虽然过期,也能给京城百姓一点点安慰。宰相孙傅这个时候开始拼命地带领着京城的官民不停地给金人上书,钦宗皇帝是真的不能废啊!废了又能立谁?如今就京城这个样子,谁也不能代替赵氏皇室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到时候对金人来说可真的就是得不偿失。不如还是保持现在的原样,让钦宗皇帝继续做他的皇帝,每年给你们大金国上一些贡品、美女什么的,时不时地搞个联谊什么的,多好啊!何必伤了和气呢?要是真的废了,可能以后就不可能和好了,与其多一个敌人还不如多一个朋友呢?你们说是不是呢?元帅们?

孙傅说得多好啊!照理来说,粘罕和斡离不应该心动才是啊!废钦宗赵桓看样子是真的有蛮棘手啊!

可是,说得虽然有道理,但是金人就是不听,因为废掉宋朝的皇帝早在出师的时候就决定了,只要攻下宋朝的开封城,就没有宋朝皇帝什么事了。他们已经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傀儡人选了,那人是谁?

还能是谁,就是第一次随赵构一起去金营议和的张邦昌,后来不知怎的,在金营哭得稀巴烂的张宰相,后来金人北撤的时候,又作为割地使随同金人一起北去,这一去就是一年,天知道这一年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张邦昌一回来就被立为皇帝了,可怜的张邦昌就这样被推为傀儡皇帝的位置。

得了吧!看样子不能给宋朝的老百姓留一点希望,金人索性将徽宗皇帝和钦宗皇帝的儿子也给请出来。

也是太子命不好,看着宫中的皇室和宫女一批一批被金人拉出去,孙傅也意识到恐怕金人不久之后就会前来将太子也搞出去。因此,他急切地希望能够帮助太子度过这个难关。孙傅命令宫中的两名忠心宦官带着太子,将太子藏到民间去,再在民间找一个和太子样子差不多的人过来糊弄一下金人,只要留下命根,到时候就算是金人废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也不太碍事,还是能复国的。

可是事情就出现在这,两名宦官带着太子出去,被城中的老百姓发现了,宦官自然不能向老百姓说:“哥们!别误会,咋们这可是办正事,我们将太子弄出去,搞个假太子回来,我们是保护太子的。”

什么是国家机密,储君乃是国家之大事,现在保证太子的安全自然就是机密中的机密,要是两位宦官向老百姓这么说了,那事情不就闹大了,到时候要是谁口风不紧,将这件事说了出去,这一切不就白费了。

可要是什么都不说的话,那宦官和老百姓见面就是一件尴尬的事了,坏就坏在,这个时候乃是非常时期,老百姓之中也有人认识皇太子的。既然认识,事情可真的就闹大了。京城的老百姓一向对宦官的印象就不怎么好,怎能说不好,应该说相当坏。因此,看到两名宦官竟然抱着当朝的太子,这还得了。

“阉贼,你们这是干啥?”老百姓自然拦住了两名宦官,对于他们来说,这可算是保卫国本之事。

“恩!……我们……带着皇太子出去散步!再说了,你们老百姓管这么多干嘛!这可是朝廷的事。”老百姓那还能让两名宦官活下去。当场就将两人击杀,看样子就不像好人,说不定是将太子抱到金营之中去,去领赏去。

可怜的皇太子又被带了回来,命啊!命!孙傅只能作如此感慨。

很快,金人果真过来请太上皇和皇太子了,徽宗皇帝还想拖延一下,可是金人不给面子。徽宗皇帝无可奈何,就这样被金人拉到了车上,和徽宗皇帝一起去的还有皇太后和钦宗的皇后朱氏。皇太子这个时候才几岁而已,不停地在车上哭,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话,在车上开始大叫:“百姓救我、百姓救我!”金人将太上皇一家的人装了十几车,往南熏门奔出去。沿途的百姓都早已哭得不成人样,跟在马车旁走,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金人可是持着重型武器在押运,劫囚车显然是一个很傻的办法。

钦宗的一家总算是团聚了,只不过团圆的场面有点悲伤而已,团圆的地点也有点不堪想象。

天下兵马大元帅

金人虽然是将太上皇一家请过去的,可是是个明白人都知道,现在金人将赵氏全家都囚禁起来了,估计放出来的可能性不大了,金人这票可真是玩大了,劫持这么多人质,而且基本上都是重量级人物,稍不留意,有可能遭致全民攻击,到时候赎金什么的,可都要全玩完。

金人还是有一点点担心孤身在外面的康王赵构,而且金人曾经也将不怕死的名号交给了赵构,要是赵构真的在京城外面不那么安分,带个十几万人前来京城,那事情就相当棘手了。 所以,从金人攻下开封城之后,就一直派遣人四处搜寻赵构的身影,后来索性要求钦宗亲自下令要赵构前来京城,以好一网打尽。

钦宗自然不是一个傻子,虽然赵构那小子不怎么怀好心,京城现在都这样了,也不知道带兵前来相救。可是毕竟赵氏江山就这么点指望了,所有的兄弟姐妹除了赵构之外,现在都不得已地踏进了金人的五指山,跑不了。你赵构就是再绝情,也不可能不要赵氏的江山吧!

后来钦宗皇帝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将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头衔给了赵构,钦宗皇帝也知道当赵构接到这封任命的时候,心里肯定比吃了蜂蜜还要甜。

就算是没有这个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凭借钦宗皇帝的老师耿南仲带来的那个假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赵构就已经开始招兵买马了。只不过后来秦仔好不容易将钦宗皇帝的手谕传过来的时候,赵构才知道耿南仲这老家伙原来是在糊弄自己,自己的皇帝哥哥根本就没有给自己一个什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

也无所谓了,耿南仲竟然敢背着他的皇帝学生这么做,很显然是在向自己示好,反正身边多他一个也不算多。有了天下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赵构才开始真正地雄起了,也名正言顺的建立大元帅府了。

赵构自己做了元帅,成天吵吵嚷嚷说要带兵打回去的宗泽,赵构也被迫给了他个副元帅的头衔,毕竟现在还得有宗泽相助。关于黄潜善和汪伯彦等辈,在大元帅府之中,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职位。

可是渐渐地宗泽就发现,赵构这小子似乎并不怎么想打回去,因为自己每次上书建议赵构以兵马大元帅的名义发兵打回去的时候,赵构总是推辞说还没有准备好,这样回去于事无补。

久而久之,宗泽对于赵构的这种说辞也就习惯了,你赵构不管家人的死活,他宗泽可不行,宗泽也就独自带兵出去了,准备就这样往开封城打。赵构也乐意,元帅府的众人也都乐意。有宗泽在元帅府每天吵吵嚷嚷,黄潜善、汪伯彦等辈都很是不耐烦,何况赵构呢?现在宗泽既然决定要自己离开,那是再好不过了。你宗泽既然有心救援开封,那索性就将大元帅的旗帜挂在你军中算了。

别以为赵构这么做是好意,是让宗泽在大元帅的旗帜之下招兵买马。赵构这一招可阴着呢?将大元帅的旗帜挂在宗泽的军中,那么就将金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去了,到时候自己这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一切的祸果由宗泽去承担。

宗泽独自带兵出去,这一路倒还打了不少胜战,下开德之后,一连打了十三场胜战。宗泽本来想趁胜督促赵构出兵,可是谁曾料到,赵构不仅不出兵进援开封,反而,开始逃窜起来。

宗泽这边打着大元帅的旗号,吸引过来的金军越来越多,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这战也越来越没法打下去了。

倒是赵构这边,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壮观,前来依靠的兵马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二月六日赵构开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分配兵马了。留在赵构身边的兵马有五军,分别是前军都超二千五百人;左军张琼二千五百人;中军张俊二千五百人;右军苗傅二千五百人;后军范实二千五百人;再加上先锋部队辛彦宗的二千五百人。由杨惟忠任都统制,统兵护卫赵构。

其他的兵马主要是宗泽统磁州的两千人马、尚功绪的二千人、王孝忠的一千人、权邦彦的一千人、孔彦威的一万人。

在元帅府之中还有一个大户就是黄潜善了,节制的兵马较之赵构与宗泽加起来相当。其实这个时候聚集在大元帅府名义下的兵马就几近十万之多。

有这么多人马,接下来该怎么办?跑呗!出乎意料的是,赵构还是不怎么想回去救援开封城。虽然当日秦仔过来将钦宗皇帝的手谕交给赵构的时候,赵构满脸泪水,痛哭流涕。虽然事后,赵构还时不时的用他那忧郁的眼神看看不知在何处的开封城,叹息几声。

但是,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行动。开封城?现在可有金人的两路大军在那里呢?当年自己还在京城的时候,只有斡离不一路大军就弄得所有的勤王之师不那么光彩,现在自己的兵马也不多,怎么救啊!到时候都赔了该怎么办?所以,赵构打死都不愿意去救援开封城。

既然不救,那就只有跑了,往哪里跑才最安全呢?当然是南方了,所以,赵构开始往南方跑了,那个日后自己很是风光的地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泳
开学了
游泳
歪打正着
踩胯
打针
开学了
旅游
快乐的一天
游泳
开学了
游泳
抗日战争
照哈哈镜
可爱的小狗
2015年4月“中国好书”
王芳 珍爱孩子 远离“虎妈”
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
赵久毅经历都是财富
本文纯属虚构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黄澜 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中找平衡
一个编剧的玩史不恭
再现中华精神风骨与文史之美的少年读本
如何发现和解释青年人的仪式抵抗潜能
《炫风车手》玩酷炫更玩温情
从“行动”出发:重新理解传播与公共性
大河剧,如何取悦90后?
隋唐官印体制的形成及主要表现
佟丽娅 温柔的力量
海安县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苏教版)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5)
新泰市实验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
井都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6)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4)
河南郑州2011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及答案(4)
如皋市2011年九年级语文新课程结束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肥市2011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及答案
星江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苏州吴中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熟市一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郑州2011年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及答案(5)
2011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