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0
以问责和监督唤醒改革者责任意识
“各部门都要自觉行动,限期完成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绝不能‘换汤不换药’。”国务院针对新一轮机构改革敲响警钟。机构改革有哪些“换汤不换药”的怪象?怪象一,改出一批吃财政饭的闲人;怪象二,少了正式工多了“临时工”;怪象三,以“改革”之名行“涨价”之实。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权力更加规范地行使,更好地服务人民。但遗憾的是,关于改革的设计在具体执行时常常出现变形,改革不仅没有破除旧的利益格局,不仅没有让更多人因此受益,反而成为一些人、一些群体自我获利的借口和渠道。
关键是,改革为何会出现变形,如何防止改革的变形?一个必须看到的问题是,改革通常由被改革者来执行,并由被改革者直接左右。这就意味着,在改革的过程中,那些执行改革者通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如果要贯彻、执行改革,就必须对自己以及自己人动刀。
应当承认,那些敢于担当、勇于改革者,会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同时也应看到,那些对改革阳奉阴违者,会对改革采取敷衍的态度,以各种手段化解改革的威力和影响,甚至以改革为借口,追求部门、个人更大的利益。这就是改革过程中各种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个根本原因其实长期存在,这也是之前一些改革推进不力的症结所在。尽管一些人、一些群体在畅谈改革时头头是道,并作出种种承诺,但他们缺少改革的热情,他们习惯于敷衍拖延。改革的结果不是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而是产生了新的问题,而这些新的问题必然将与旧的问题叠加在一起,成为更大的问题。于是,改革有时会陷入困境,很难迈进。
其实,改革者缺乏责任意识也容易理解,既然刀不会砍自己的把,由被改革者执行改革也就难免会缺乏动力,缺少自觉。因此,整治改革怪象就不能寄希望于这些乱象的制造者。他们对改革只会采取懈怠、抵抗的态度,他们不会如公众期待的那样,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力促改革。这是必须看到的现实。
必须唤醒改革者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对改革保持敬畏,这就需要对改革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问责和监督,以制度进行问责,由舆论进行监督。
只有以制度问责推进改革,让权力知其不改革之所失,以舆论监督促进改革,让虚假改革者现出原形,那些因为改革而利益攸关者,才会真正知道改革的迫切性和严肃性,才会因为利益的考量而重新审视、重视改革。如此,改革怪象必然减少,乃至消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农季
- 秋
- 冬逝春
- 飞雪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悲伤的冬天
- 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 凝固了的雨
- 春雨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秋叶遐想
- 记事作文: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春
- 夜月
- 秋
- 起句如何生花
- 纪念杜甫诞辰千三百年赋并序
- 摘一片云赠与君
- 蓄养“四气”壮诗魂
-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 梅玉荣 李俊杰 安位 刘祖阡 陆建明 张兆仁 黄健 黄美玲
- 东坡焕发才女群
- 中秋赠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官兵
- 生新奇丽话构思
- 读林峰先生《赋》
- 我与田园诗词的渊源
- 香江一帜壮诗坛
- 遗爱湖公园赋
- 青荷一叶馨香脆
- 胡风古体诗词的情感世界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过渡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结尾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照应,前后呼应波澜生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 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1)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主题文章的灵魂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