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斋藏品编有二十四卷

斋藏品编有二十四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5

斋藏品编有二十四卷

收藏之外,庞莱臣更以编辑《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历朝名画共赏集》《中华历代名画记》而闻名遐迩。其著录图文并茂,一改传统的纯文字表述,是中国书画著录书籍的进步。对于收藏心得,他在《虚斋名画录》自序中道:『搜罗渐及国初,由国初而前明,由明而宋,上至五代李唐循而进,未尝蜡等。每遇名迹,不惜重资购求,南北收藏,如吴门汪氏、顾氏……争出所蓄,闻风而至,云烟过眼,几无虚日。其间凡画法之精粗,设色之明暗,纸绢之新旧,题跋之真伪,时代各异,面目各不相同,靡不唯日孜孜潜心考索,稍有疑惑,宁慎毋滥,往往数百幅中不过二三幅,积储二十余年而所得仅仅若此。』庞莱臣的收藏眼光远胜于当时的鉴藏家,他真正做到了『嘉惠学林,资源共享』。

光绪二十五年(1899),35岁的庞莱臣开始在南浔东栅修建园林,名曰“宜园”。宜园既是庞莱臣的私家住宅,也是他收藏历代名画之所。园中建有“半画阁重楼”,楼中有室,名曰“虚斋”,此后庞莱臣即以此自号。抗日战争爆发后,庞莱臣担心藏品被战火所毁,决定带去上海,在上海成都北路世达里寓所重新设藏画之室,并且沿用南浔宜园中的旧名,仍称之为“虚斋”。凡是他收藏的书画,都会盖上“虚斋”钤印。

《虚斋名画录》

历代著名藏家多有为藏品进行编目著录的习惯,虚斋收藏有此成就,并非庞莱臣一人之功。为了对数千件收藏书画进行甄选、整理和归类,他前期聘请了陆恢、张砚孙、张唯庭等书画家,后期的藏画管理与整理工作,则主要交给张大壮、吴琴木、邱林南等人。在陆恢等人组成的“鉴藏团队”的帮助下,庞莱臣为虚斋藏画编印过5种图书,刊录其藏画精品九百余幅,令人叹为观止。

《虚斋名画录》出版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著录有虚斋所藏历代名画538件,共16卷。它仿清代高士奇《江村销夏录》的体例形制编辑而成,在编撰体例上有严格的限制:“一、不是家藏,非经披沙拣金所目者,不录入册;二、书画合装珠联璧合,并出名家,而且又是前人所配合者,为了不失其原式,并录入册;三、世间显赫名迹,虽经前人编录,仍然首尾登载,使人知道此真迹尚在人世;四、画中跋诗文如与街坊本有异同的,仍然录原题,以存庐山真面目;五、文字损坏模糊不能辨认的,均以方框代之,不作臆改;六、书画的印章均用楷书依文录之,并下注朱文、白文,以便后人按图索骥,于此可考。”全书编撰体例严谨,以家藏为收录对象,编入了庞氏虚斋藏品的主要名迹,详细记录尺寸、来源、收藏时间,既有作者对藏画真赝的深入考辨,也有绘画内容、历史大致情况的简短评介记录和鉴赏体会等,保存了基本的绘画史料。

庞莱臣请著名学者郑孝胥为这本书题写了扉页及题记:“虚斋主人收藏甲于东南,仿《江村销夏录》之体,著《虚斋名画录》,其所录者,只以家藏为限,而积书至十有六卷,虽江村、荷屋以亲见入记者,犹未能与之抗。噫,亦诚足以豪矣。诸家以著书为务,故并未录他人所藏以矜博览。虚斋以收藏为主线,唯录秘玩所蓄以广流传。旦夕摩挲与云烟过眼者为真鉴,此岂可相提并论者哉。虚斋所阅既移,心得益深,然谦慎不另评鹭,则其书之质谨严尤为可贵。”

著名画家陆恢在《虚斋名画录》的结尾亦有题跋:“予客虚斋今几二十年,谈艺甚恰,有持名迹至,必邀与赏析。而是录登载,出入间亦兼糅刍言,故能习之其性情而津津道之。虚斋爱人画而自能画,画既精能抉古人之精,浸润涵濡久,遂具此正法眼藏。故书画之来,虽糅杂纷纭,真假歧出,一见能决其是非。迨能归箧笥,复时时重加比对,遇稍不惬意即挥而斥之,致入录者无遗憾焉。”阐述了庞莱臣对入录名画的严格把关,从中也可看出庞莱臣鉴赏书画的精审深入和严格,为治美术史者留下了详实的鉴赏、收藏记录。

庞莱臣在自序中道:“搜罗渐及国初,由国初而前明,由明而宋,上至五代李唐循而进,未尝蜡等。每遇名迹,不惜重资购求,南北收藏,如吴门汪氏顾氏、锡山秦氏、中州李氏、莱阳孙氏、川沙沈氏、利津李氏、归安吴氏、同里顾氏诸旧家,争出所蓄,闻风而至,云烟过眼,几无虚日。期间凡画法之精粗,设色之明暗,纸绢之新旧,题跋之真伪,时代代易,面目各不相同,靡不唯日孜孜潜心考索。稍有疑惑,宁慎毋滥。往往数百幅中不过二三幅,积储二十余年而所得仅仅若此。欧阳子曰:‘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余不敢有力自居。唯好之耽笃,积之既久,别凡历代有名大家,盖于是略备焉。’”

《虚斋名画录》所著录的历代藏画中,唐、宋、元三朝名迹约占1/3,多为历代收藏大家,如项元汴、赵孟、贾似道、徐渭仁、安岐、梁清标等豪门旧物,又有三希堂、《石渠宝笈》乃至宣和、政和时代的宫中之物。此书著录其收藏历代名迹,最著名者有:唐阎立本《锁谏图》、唐韩帧冻事硗肌贰⑽宕赵驸马《神骏图》(赵文敏书合璧)、五代董北苑《夏山图》、宋赵佶《雪江归棹图》、赵佶赐郓王楷《山水》、宋李龙眠《醉僧图》、宋米芾文《楚山秋霁图》、宋陈居中《羌胡出猎图》、宋赵大年《水村图》、宋赵千里《春龙出蛰图》、宋马钦山《列女图》(宋高宗书《女训》合璧)等,其中任何一件都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绝品。

《虚斋名画续录》

书前有朱孝臧序,庞莱臣亦自序言:“迩年各直省故家名族因遭兵乱,避地来沪,往往出其所藏,或作题襟之助,或为易米之思。以余粗知画理,兼嗜收藏,就舍求售者踵相接。余遂择其真而且精者稍稍罗致,然披沙拣金,不过十之一二,因思古人所作,殆精竭思,原冀流传后世,历久勿佚。余自问生平无得意事,无胜人处,唯名迹之获,经余见虽属云烟过眼,而嗜痂成癖,所得在是,所胜似亦在是。彼苍苍者,殆不欲名迹湮没,特令余褒集之以广流传耶。”当时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故庞莱臣在自序中称:“生不逢辰,适更国变,从此杜门谢客,日以古人名迹为伴侣,品藻山水,平章真赝,亦聊以消磨岁月,遣送余年而已。” 《虚斋名画录》与《虚斋名画续录》不仅详细记录了画作的质地、尺寸、款式、印记和作者题识,还将他人的题跋内容、印鉴甚至跋纸的尺寸、画中抄录的典籍都一一照录,可谓近代书画著录之最。为了实现“彼苍苍者,殆不欲名迹湮没,特令余裒集之,以广流传耶”的目的,庞莱臣在著录书画时非常严谨,对自己的藏品精审选择,用心考辨,“稍有疑窦,宁慎毋滥,往往于数百幅中选择不过二三幅”,还专门邀请陆恢、张唯庭、张砚孙等专业人士帮助其刻书校雠,故书中择取的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人能匹。

《历朝名画共赏集》

《历朝名画共赏集》出版于宣统元年(1909),共3册,收录历朝名画36幅,由庞莱臣的外甥张弁群负责编辑,著名学者郑孝胥题写书名,上海的世界社和有正书局同时在国内外发行。此书不仅仅是文字的著录,还通过当时最先进的珂罗版影印,将著录的名画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

印行《历朝名画共赏集》的主要目的是让西方人认识中国书画艺术,了解虚斋收藏,并配合张弁群、张静江兄弟开设在法国的通运公司开拓欧美古玩字画业务。此书当时印数不多,现存世者极少,故几乎不为人知。

《中华历代名画记》

民国四年(1915),庞莱臣为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又由上海商务有限公司专门印行了装帧精美、中英文对照的《中国历代名画记》。

《中华历代名画记》实为软精装一册,封面深蓝烫金,题名竖写“中华历代名画记”,下双行小字:吴兴庞氏珍藏 陆恢题签。其中收入古代画作共76件,包括手卷20件、画轴52件,及“名笔集胜册”4件。从画目看,藏品质量相当高,《虚斋名画录》著录的有唐周P《村姬擘阮图》、五代周行通《牧羊图》、宋何尊师《葵石戏猫图》、巨然《流水松风图》、陈居中《羌胡出猎图》、赵大年《水村图》、赵千里《春龙出蛰图》等40多件;《虚斋名画续录》著录仅有一《宋人名笔集胜》册页在列,而并无旧说的苏轼《凤尾竹图》。卷轴类总计包括唐五代作品7件、宋代27件、金元17件、明代14件以及清代7件。

庞莱臣在自序中云:“唐宋迄今,千有余载,代远年湮,真迹日少,赝鼎日多,若非于笔法、绢素、着色三者辨别精审,易以鱼目混珠。余搜求三十余年,自辛酉庚子丕变,内府秘本流落人间者,既获快睹购置,而南北鉴藏之家,间有二三名迹,余皆不惜重值,罗而致之。然必再三研究,务求确当,故历时虽久,而所得不多。及考之记载,则大半经前人有名收藏家刊入话录矣。近岁以来,泰西各国提倡画学不遗余力,尤注意中华古代美术。凡西友之过沪上者,问余庋藏之夥,时相约索观,颇承推许。其嗜古之笃,鉴别之精,余亦衷心悦服。兹适遇友人有赴美赛会之役,爰于鄙箧中检得唐五代宋元明清六朝著名巨迹数十种,顺便携往陈列,并另编画目一卷,其图画姓名事实暨尺寸长短与每种之下略记大概,以供遐方外域博雅好古之士一欣赏焉。”

庞莱臣印行《中华历代名画记》主要是为了推介虚斋藏画给西方人,但从《中华历代名画记》中著录画作的流向可知,此书更像一本销售图录。

《名笔集胜》

此外,庞氏亲属庞冰履(秉礼)、姚子芬、樊伯炎等人还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合编过珂罗版精印的《名笔集胜》5册,每册收入名迹16幅,共计80幅。

编印缘起中云:“六法流传,代有名作。所得稽考者,学者每以未能窥见古人真迹为憾,近自科学昌明,有摄影制版之术,始得传布名迹用为模楷。吴兴庞虚斋先生鉴别精审,藏庋宏富,名闻寰宇。凡所收藏,虽有《虚斋名画录》及《续录》凡二十卷刊本流传,而真迹未尝影印。编者有鉴于此,爰商恳先生慨然许可,出其珍秘,摄影制版,分期印行,复详其纸绢、尺度、作者传略、简短说明并译以英文,供海内外人士探讨。更不惜物力,力求印刷精良,俾学者得观摩之助,而鉴赏家亦得披览参考,为艺林增一巨著,庶不负先生嘉惠来学之盛意……”

从《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到《历朝名画共赏集》《中华历代名画记》《名笔集胜》,从纯文字表述到图文并茂,其优点自然毋庸置疑,为近代书画著录之最,这种形式一直沿用至今。这几部书现已成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考证及作品研究方面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和古代书画鉴定的标尺。

庞莱臣隶书七言联 江苏省美术馆藏

《虚斋名画录》书函和内页

《历朝名画共赏集》封面、内页和插图

《名笔集胜》书影、扉页和内页

飞鸣宿食雁图轴

元 佚名 南京博物院藏

《虚斋名画续录》扉页和内页

锦石秋花图

纸本设色 140.5×58.6cm

(清)恽寿平 南京博物院藏

此轴是恽寿平50岁时所画,可以说是展示作者较高绘画水准的代表作。全图构思巧妙别致,给人以清逸秀爽、恬静润雅之感。

仿古山水图 纸本设色 55.5×34.5cm (明)董其昌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

虞山十景图

纸本设色 册 25.5×18cm (清)王鉴 苏州博物馆藏

《虞山十景图》画的是江南古老的文化名城―常熟虞山的十处名胜古迹。《虞山十景图》册共十页,其中设色六页,青绿二页,浅绛一页,水墨一页。每幅均有画家本人所书画题并铃印,最后一页《藤溪积雪》上题款:“右虞山十景为式臣年亲翁画,壬子春,王鉴。”下铃朱文“鉴”一印。

在王鉴所绘的虞山十景中, 有反映千古遗迹的《昭明书台》《维摩宝树》,有赞美田园风貌的《桃源春涧》《吾谷丹枫》《藤溪积雪》,有描绘当时繁华的宫、观、殿、阁的《西城楼阁》《云护龙祠》,有抒写自然风光胜景的《拂水层峦》《湖桥夜月》和《大海回澜》。 此两页从左至右分别为:《桃源春涧》《西城楼阁》《云护龙祠》《湖桥夜月》。《桃源春涧》是一幅幽美的桃源胜景图。桃源涧又名桃花涧,在虞山北麓,据传是元代儒生徐洪的隐居处。此地遍植桃花,每逢春雨,落英缤纷随流而下,桃花涧的名称由此而得。此处画家用重青绿设色点染春雨初霖的桃源风光,画中长松落落,青翠葱笼,溪径迂回,溪旁有桃花数株,一位儒服文人临流静坐。

在《西城楼阁》中,王鉴着重描绘了华丽的古代建筑,采取画尽意未尽的艺术手法,有繁有简,重点突出,安排了众多的建筑群。左上角最高处一段城墙蜿蜒而下,掩映在松树丛中。城墙内,从山腰到山顶有四处亭台楼阁,其中三处只有少许外露,藏而不现。中间一片草地,缓冲了群山环峙的窘迫。前殿拱形山门高大庄严,两旁长廊一式方形漏窗,庄重朴素。苍松杂树环列在殿宇周围,气象庄严宏伟。

答菊图

(清)王时敏 南京博物院藏

此作是王时敏为答谢友人吴含素所赠菊花而作。自题:“甲辰九月,含素以佳菊见赠,写此奉答,王时敏”。

画面中山峦重重叠叠,草木繁复蓊郁,有千岩竞秀、万壑藏幽之势。山下至山间的溪桥、曲径连通三片屋舍区,依崖拥翠。画面中间,似有山寺掩映于密林中。画境宁静绝尘,与大自然和弦共律。在笔性墨法上,此画的树石勾皴松秀、洗练酣畅、苍润互得、虚实并发,颇有黄公望的笔意;山石师法董源,多以长披麻皴、落茄点法写出。

→富春大岭图

纸本墨笔 74.7×36cm (元)黄公望 南京博物院藏

黄公望的作品目前存世极为稀少,南京博物院竟有幸藏其巨迹两幅(一为《水阁清幽图》,另一幅即《富春大岭图》),不能不说是历史的眷顾。《富春大岭图》乃画家为好友邵亨贞所作,重峦叠嶂,山巅晓雾迷遮,若隐若现。山脚两岸相接,兀石环抱,坡上丛树槎丫,繁茂峥嵘。画中山径蜿蜒,盘伸幽谷,行间可见小桥、茅屋隐落。远处深涧,飞瀑帘挂,缓缓下泻,给人一种“发思古之幽情”的超脱感。画作构图紧凑,视野聚中,用笔细秀温润,墨迹淋漓,有一种“山碧林光净,江清秋气凉”虚和淡雅的幽境之感。值得一提的是,此图以生宣纸绘制,这在元代绘画中鲜见。透过水墨交触的笔道,仍可见墨韵淫淫的湿润感,故清张庚评论云:“纯用湿笔连皴带染而成,是以得深沉浑厚之敬,浮岚霭霭欲滴,杜诗元气淋漓障犹湿,可移美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寂寞的樱花
泪水洒落的季节
古桥断情
永远的樱花,永远的泪
雨后的校园
恋夜
回忆
蓝色天空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晚霞
四季爱变
这时的季节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影视动画中虚拟与现实影像的融合研究
战争背后的爱情憾事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
美剧《生活大爆炸》热映的理论思考
白居易闲适诗《问刘十九》的传播及文化效应
诗意的变换,桃源的变形
浅谈波德莱尔与闻一多诗中死亡意识的相似性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牵我心灵入秋水
论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浅谈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话题作文
2010年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精选
安徽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材料作文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实践专题演练
2010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广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材料作文写作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综合分析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全命题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中考冲刺复习: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