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案头香烟,笔底暗香

案头香烟,笔底暗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8

案头香烟,笔底暗香

博山炉暖,暗香浮动。静坐雅室,案置清茶,泼一幅水墨山水,书一段诗词歌赋,在茶香中细品人生,在炉香中感怀抒情。

香,除了拜佛、治病、陶冶性情外,它更是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成为其他艺术作品产生的媒介。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人对香的评价:『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熏香,在古人看来,已不仅是生活的享受,更是一种艺术的灵感。有人认为,香能让人从各种纷乱的情绪和身体的倦怠中解脱,在欣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将身体与灵魂都引向一个妙用无穷的世界。诗人、音乐家、画家们受其促使,在心中产生各种意象,艺术作品便这样诞生了。因此,古人吟诗作画、抚琴论道都要以香为伴。也许正是那时刻不离身的香囊、香烟,为中国文人创造了迥异于西方的文化模式和文艺作品。据记载,孔子见兰花,闻花香而取琴弹唱,以兰自喻。这也许也是古画中经常能见到的焚香抚琴这一景象的滥觞。唐代第一位状元李密曾随性行走,伴香抚琴,率性长歌。明人袁宏道在写诗作文时,也每每要“焚香静坐,命小奴伸纸”。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曾说,他作画于“香雾中能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

香,既是文人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作为创作的题材进入了大量的文人作品之中。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就有许多诗歌描写了人对香气的追求,以及人们佩戴、赠送惟佩(香包)和以香熏衣的生活情趣。如《诗经・生民》记述了周人的祖先在祭祀中使用香蒿的内容。

屈原的《离骚》中则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描述。香类植物也常被视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如《九歌》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一生孤芳自赏、洁身自爱的屈原,以香草自喻,在诗中他用采集、佩服、种植、怜惜等词抒发对香草的倾心。除了上面提到的诗句,他还写下“朝搴吡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不仅以香草自喻,而且以香草树木喻人:“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在诗中曾提到香草达数十次之多。但屈原笔下的香草绝不是一般的量的堆积,而是因理想与追求不能实现以及自己被迫离开政治舞台,潦倒僻壤,对不能一展抱负的痛苦的宣泄和寄托。他在诗中反复咏唱香草,成为咏唱香草的歌者。

唐宋之际,文人与香亲密到了书香难分的地步。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导其韵;幽窗破寂,绣阁组欢,香云一炉可畅其神而助其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香何以为聚。

案头香烟袅袅,笔下当然也要暗香浮动。唐宋诗人所写的关于香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苏轼在《和黄鲁直烧香》中写道:“……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一代才女李清照,也将香融入自己的离愁别绪里,千古名作《醉花阴》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的“瑞脑”指龙脑香,“金兽”即兽形铜香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后宫词》中写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宋代著名词人曾巩在《凝香斋》中写道:“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南宋诗人朱熹在《香界》中写道:“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从这些著名的和香有关的诗篇里可以看出,香对文人的启迪及熏陶深之又深。他们咏香,他们赞香,他们在香的世界里寻求创作的灵感,他们在香气缭绕的氛围中捕捉诗篇的隽美灵魂。

小说和戏剧中也随处可“闻香”。如在元杂剧《西厢记》中,焚香成为情节推进的重要节点。张生初见莺莺,就是莺莺到佛殿“烧香”;张生与莺莺对诗,即在莺莺焚香拜月时;莺莺借口去花园焚香,与张生私订终身。香也成为渲染各种情绪的媒介,如张生在与莺莺对诗后,相思难耐,写道:“霎时雨过琴丝润,银叶龙香烬。”莺莺忧愁难眠,写道:“夜迢迢,睡不着,宝兽沉烟袅。”

《红楼梦》也堪称香文学的集大成者,黛玉的“幽香”、宝钗的“冷香”、秦可卿的“甜香”,都是书中极为重要的意象。《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上层社会用香的习俗和状况,如“百合香”(用百草之花合制的薰香)就被多次提到,贾元春省亲大观园,焚的就是“百合之香”,刘姥姥大闹怡红院后,袭人用“百合香”祛污秽。再如袭人在自己的手炉中特地焚有“梅花香饼”,这种香在宋代便有使用,是用多种香药合制而成,香气似梅花。

有意思的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香也被艺术家们视为灵感的“缪斯”。当时,上流社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料十分钟情,西方社会掀起了一股香水热潮。早期文艺复兴的中心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也是香水制造的中心;美第奇家族是引领风骚者,其家族成员凯瑟琳是香水传播的重要使者。在这片香气弥漫的氛围中,艺术家们与贵妇、舞女通宵宴饮,纵情狂欢,情感与欲望被肆意地释放,感官的巨大刺激也激发了艺术作品的诞生。

纵观上下五千年,香在文人的眼里已不单单是芳香之物,它们可怡情、可审美、可启迪性灵,成为他们灵感迸发取之不尽的源泉之水。难怪明朝的周嘉胄慨叹“香之为用大矣”!

时光如梭,今天的香文化已无法和古时相比,许多盘香与线香仅是化学合成剂的产物。只是在夜深人静时,泡一杯清茶,桌前放置一盆兰花草,兰之幽香伴着茶之清香,让屋里充满氤氲芳香的气息,让我们在一呼一吸之间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或许我们已无法写出古人那般卓越的诗篇,但是面对缕缕妙香,劳累忙碌了一天的纷繁之心也许可以平静下来,在浓浓的夜色中,品人生之静美,赏岁月之芳华。这不能不说是另一种灵感之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曹王之旅
记一次活动 ——小小新闻发布会
枇杷情深
我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
玫瑰
我是家中好帮手
有趣的世界大战
醉人的春雨
相约海口
Happy day(开心的一天)
玉树,加油!汶川,加油!
我姥爷是个彩票迷
淡墨
绿色海口
浅析制约学生高考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及突破途径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构建科学质量观探析
媒体乱贴标签的恶果
论近代交通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内地化牵引
基于三维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从豕部汉字谈豕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总体布局”视域下毛泽东三线建设研究
浅谈音乐对儿童心灵启迪的引导作用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浅议
论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试论模糊语言的科学性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体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伊玛堪的著作权保护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一
《长城和运河》教案之二
《钟表店里的争吵》教案之一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三
《钟表店里的争吵》教案之三
《三顾茅庐》说课材料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三顾茅庐》课文原文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钟表店里的争吵》教案之二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例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二
《长城和运河》教案之一
《人类的“老师”》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