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6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有时,我想,我大概会在小城平凡地度过一生。

这没什么不好,反而拥有更多的自由与宁静。

就像夏日黄昏,我常常一个人到公园湖边的台阶上闲坐,吹着风,看眼前青绿的湖、远方墨色的山、头顶上高远辽阔的蔚蓝天空,任思绪漫漶无边。夕阳的余晖仍金亮有力地投射在公园里,湖面上还有一叶小舟在寂寞轻摆。这种颇具意境的画面让我想起很多美好的童年记忆与思绪,甚至心中都回荡起童年小伙伴欢快的笑声,恍若昨日。于我,这就是《瓦尔登湖》式的诗意生活,也是小城仅有的诗意存在。

在小城,除了公园,我没有更好的去处。小城只是座县城,注定格局只能如此,缺乏足够大的气象与底蕴,也缺乏独有的氛围与风情。但我仍愿意叫它小城,这样更有诗意的美感与遐想的空间。

近年,小城加快城市化改造,旧城区倏然不见,新楼盘不断建成,到处都是新式建筑。原来的闽南古厝已成历史尘埃,取而代之的是以商品房为标志的城市建筑;原本狭小的老街变成宽阔的沥青公路,无不闪耀着新的光泽。新的绿化在小城四处开花,在人行道上,在公路绿化带上。尤其是新建的公园,以古典融合现代的造型,显出新潮的城市化气息与丰富的意味。

小城的确变美了。走在街上,那些精致具有现代风格的路灯展示着造型的艺术美,一路平坦的黑色沥青公路显得深沉、宽广,路边斑驳的小树显得风姿绰约。小城还在不停地建设,规划出一个个新区,比如充满古典风格的“府前唐街”,单这名字就让人遐想。这里将把明代文庙、旧县衙、城隍庙、清代帝师故居等闽南古建筑连接成片,把小城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假如真能重现小城千年古韵,复原曾经的历史真容,无疑令人充满期待。

可小城似乎也仅仅如此。走在街上,你能看到建筑物崭新的色泽与棱角分明的线条,看到路的宽敞与整饰,但总缺点独特之美。唯一有灵动色彩的是人行道上的树,整排整排地向远处延伸,直到路的尽头,像卡通里的中世纪列兵。树不大,但排列成行,也有层层罗列的纵深之感,形成一个立体的通道与空间,多了层次感。树,俨然是小城的灵魂。它用柔软、天然点缀着小城,撑起一片绿荫的天空,让小城不那么坚硬。是的,小城不需要那么坚硬。

当夏日的一阵清风拂来,整排的树随风摇曳,绿叶在灿烂的阳光中欢愉地抖动,我看见确凿的诗意漫溢开来。这让我想起梦幻的青春,想起青涩的校园,想起烂漫的毕业季,想起一树繁花的意象。忽然觉得,小城恰恰需要更多这种类似柔软的氛围与诗意,而不只是新建筑那么简单。

每到闲暇,我总有些迷茫。我能去哪?这里没有剧院,没有音乐厅,没有展览馆,没有可以自由去参观的各种活动,文化气息并不浓,连书店也很少。虽然有公园,但内涵并不丰富,有些单调,缺少形式各样的主题。小城还不够精致。

我渴望的小城应该有多种独特元素,有优美的大自然风光,有一大片干净、整洁的田野,繁花盛开。比如,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有童话般的色彩与气息,不是简单的漂亮,而有梦的感觉。有充满艺术感的独特建筑,如江南水乡,让人驻足流连,不嘈杂,显得恬淡、优雅、从容,可以在小桥流水旁闲品江南的古典风韵。有热闹的街市,在路边简单的遮阳伞下,就可以悠闲地闲坐、喝茶,感受生活的慢姿态。人们各安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如同一副描绘生活百态的市井画。小城每个地方各有特点,都能独自成为一道风景,无论是人,还是物。

于是,在那样的小城,你可以背着相机到处走走,欣赏沿路的风景,包括看人们怎么劳作、忙碌,看别人雅致的房子,甚至可以走进主人的花园和他们随意攀谈。人们友好而善良,更有对文化的热爱与崇敬,活在富有生活情趣的氛围里。在那里,没人会把你当做另类,反而把你当成一个有趣的游客。这是多好的场景和向往。可在我的小城,这是种奢侈,一路的张望反而会被误解:你想干嘛?

在晚上,我经常去走走。穿过充满商业气息的嘈杂街道,转向小城远处边缘的公园。路上,你会有种从迷离的繁华走向质朴本真的感觉,仿佛褪尽铅华。弥漫声色光影的光亮世界渐渐被甩在身后,一切渐渐平息,仿佛是在沉淀灵魂,直至最后的空旷、宁静,只剩无边的黑夜。当公园的灯不亮时,你能见到那种久违的大自然黑夜,黑得深邃、绝美,像一团浓淡相间的墨,那些薄薄的浅黑夜空犹如被一团墨气所覆盖。你能嗅到那种浩瀚无边的宇宙气息,星星在夜空晶亮地闪烁,天空充满巨大的神秘感与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才是真实的黑夜,城市的天空太亮,缺乏这样纯粹的黑。这时,公园静谧,能听见草丛里细细碎碎的虫叫声,让我想起童年停电的晚上,我们一群小伙伴在月下尽情玩耍的欢乐。

唯有公园才有这样柔软、轻盈、自在的氛围,能够触发那些潜藏的诗意情愫。公园,俨然是生活的自留地和后花园。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生活本身安享时光之静好。隐在夜色中,多一份自在,多一种生活状态。

有时,我会随意走走,漫无目的,看周围的花草树木。它们安静得像凝固的建筑,一大片一大片满是,这种空旷制造出另一种隐秘的空灵,令人遐思。人在其中,就有些不知今夕何夕,乃至恍惚间,以为回到古典的唐诗意境里。走在隐没花草丛中的曲折小径上,很轻易就能撞见闪光的思绪。这些蜿蜒小径就像迷宫,周围被树、花草所遮挡,天上星光熠熠,夜空浑然一色,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大有山河大地皆在我心之禅境。此刻,平常身心所有坚硬的感觉都被融化,神思飞扬,你能体会到柔软的强大力量:生命的状态是如此安详、舒畅,有轻微、绵长的喜悦从内心源源不断地流出。

回忆,遐想,散心,乃至此刻的孤独,都是好的,这是属于心灵休憩和玩耍的时间。而在平日庸常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坚硬、琐碎与乏味,还有浮于表面。有时想,生活不该仅满足于感官的欢愉,更需要丰富心灵的支撑。

人们都向往一种诗意生活,迷恋海子那句充满温暖、梦幻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不知道,如果不往自己的内心寻找,再好的外在条件,也会有厌倦、疲劳的一天。正如旅游,人们在自己的地方呆腻了,又去别人呆腻的地方走走看看。但是,再好的旅途终究只是人生路上的短暂停留,最终还会回到原点。更何况,平淡永远是生活的主题,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五彩斑斓。因而,淡然且不被庸常的日子所淹没,才是真实并且可以触及的。诗人,并非神奇,而是他们总能洞察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诗意。诗人的特别在于,有一颗敏锐、超越生活表面的赤诚之心。因而,总能发现生活之美,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诗人眼中的世界总是星光闪耀。 或许,在这浮躁的世界,人们对此早已麻木不仁,甚至不屑。但是,在声色犬马的光影背后,仍然掩盖不了苍白、空洞的灵魂。于是,很多人只好不停地追逐新的消遣方式代替旧的娱乐方式。在短暂地获得快乐的体验后,很快又感觉空空如也,活在这种无休止的循环中,却始终得不到想要的深层体验和满足感。它们更多的是浮光掠影,无法与灵魂产生真切的共鸣,得不到心灵的滋润。人们活得有些淡漠,对自然、对美的感受力退化。相比从前,现在物质足够丰富,但快乐似乎变少。

我在小城过着简朴的生活,相比生活条件优越的人,少了许多游玩和聚会。空闲之余,许多人可能喜欢游玩,可以自驾游,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旅游以及各种奢侈消费,用一身的光鲜亮丽与气派换得自我的满足。我并不太在意这些,虽然世俗总会戴着有色眼镜审视每个人的外在,并且加以评判。

我自有我的世界,心大了,无处不安好。我可以整个晚上呆在家里,看书,写字,听音乐,上网看漂亮的图片和画作。在我脑中,常能延展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借助这些通往艺术思维的媒介。我不觉寂寞,甚至有沉醉不知归路的感觉。比如,日本北g优子的一幅插画里,有两个小男孩在被四周房子隔开的长方形空地上玩耍。小男孩显得渺小,在画的左后下角;而右前下角的树非常高大,那浓密的树荫几乎遮盖了整个空地,阳光被遮挡在右侧墙壁上。整张画作充满温暖的淡黄色调,与青绿的树互为映衬。这是个夏天,这个角落弥漫着安静、唯美的气息。高大的房子仿佛一道屏障,隔离出孩子天真、烂漫的世界,牵引我走进梦幻的氛围,这就是美妙的愉悦和享受。或者,还可以回想我的童年,唤醒一些相似的记忆。

或许,因为这样的思维,让我活得更多,而从不担心寂寞。有时觉得,我们的生活现实还太粗陋,举目望去,周围环境缺乏足够的文化品味与艺术美感,又怎能感受到真正的温馨、唯美、梦幻。或许,因为我们还缺少对文艺的认识与了解,所以少了很多快乐的心灵体验。

有时,我更多地从那些有内涵的音乐里汲取力量和诗性的思绪,而现实恰恰缺少这些。音乐,始终能抚慰人们的心灵,但只有懂它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音乐里所隐藏的丰富生命体验和故事,从而实现心灵的共振和感染。那就是置身天堂的时刻,世界皆在我心。那时,你能感受到情感的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与爆发,感受到最触动人心的力量与氛围。我以为,这种氛围就是生活美好之所在。

有时,我会到某个时尚商场前的木椅上坐坐。这些木椅精致,有漂亮的弧线,立在步行街上,在简约现代风格路灯的映照下,充满都市的气息。这些木椅就是静默的柔软,呵护着倦意的路人。忽然觉得这就是城市的诗意,这是小城所有商场中唯一有木椅的地方。但是,当我一个人坐在那仰望星空感受思绪的飞翔时,常有人奇怪地看着你,我只好浅笑而过,多希望自己是游走在陌生的城市里,隐匿在繁华的灯影中。

我在期待一种有意思的生活。什么才是有意思?或许,是有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可以在那看风景、散步,在小店里流连,无处不安好。比如,有一间雅致的书店,不只是书,而是充满文化品质的气息。往那一坐,你就知道,这是书的天堂,绝不会让你有其他想法。就如商品,各有各的独特属性和功能。每样事物都有魅力,没有一样东西显得多余。可以在冬日午后的公园里闲坐,晒着太阳,看鸟儿飞翔,看大自然的光影,感受自然之美。可以有三五真正的好友,只要有空就可以小聚一番,彼此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着相似的气质和追求。可以参加一些有趣并有价值的活动,大家其乐融融,获得心灵的共存感和满足感。

还应该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它是种文化学术象征,有了它,一个地方就显得厚重、充满朝气,不会小家子气。比如福建师范大学老校区有条“学生街”,虽然与大学没什么关系,虽然只是狭窄的老旧小巷,但年轻人淘物的身影与琳琅满目的廉价商品,早已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相信许多在福州读过书的学子,都在那里留下不少记忆。或者,闲暇时在大学校园闲坐,都能感受到灵魂的净化与升华,仿佛进入一种清远深美的意境,我们需要这样的氛围。

最好还有海,这让我想起画家独自一人在海边画画的场景。但我们不要清冷、孤独的因子,而在于一种情怀。海不用多大,足够倾听就好。不是浪漫,而是海能让我们宁静或者心飞扬。在海边松软的沙滩上走着、跑着、坐着,或者看嬉戏的人群,做一个温暖又独立的现代人。

卡夫卡说:“遥远的事看得最清楚。”我忽然有所领悟。或许,像我这样的人,注定是个边缘人,生活波澜不兴。不爱与人争抢什么,但爱自然,爱艺术,爱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多的活在心灵世界里,而不是过多地追逐利益,如同虔诚的朝圣者。我在别人眼中一定很弱,但各有各的选择,大抵坦然。

现在,生活在我看来,在某种层面上如同风暴。当你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时,就会招来质疑,轻视,嘲笑,应有尽有。人们习惯于当别人的审判者,来一番品头论足,以显示自己的高超,凸显别人的弱势。殊不知,当众人的口风形成一个大气候时,无形中就成为戕害别人的罪责。而我想,人们真的能从中获得什么吗?

或许,生活本就如此,不必过度美化,也不必丑化。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城市之美,更需要心灵之美、人性之美,应该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希望总是有的,能够一路负重前行,才称得上真正的人生,才使生命显得更加珍贵。

生活的美依然存在。这让我想起某个人的故事。她只身一人来到深圳,没有工作。有一天,她和年长的邻居闲聊,随口说说想成立音乐工作室。不料,这位邻居就帮她四处张罗,发放传单,不久就成立工作室。再后来,这位邻居还推荐她到当地小区的幼儿园任教。只因邻居看到她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与专业能力。这真是人性中极其温暖的一面,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竟然能如此热心帮助别人,只因看到对方有那样的能力。或者,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美,比如与好友知心地谈天,也能博得我们欢愉的一笑。与美同行,与丑陋自觉分离,人生路上,自然风景无限。

好吧,我就这样在小城安静地生活。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过更有质量的生活,只是希冀自己的人生不要一片苍白,如此就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书相伴的日子
你的委屈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盛饭
我需要空间
青春岁月
老师给我的鉴定
母爱
生活
一场战争
离开
中秋
单纯
校园拒绝邪教
非典
毛阿敏的后现代生活
如何“逍遥法外”?
拨开模糊的雾霭
浅论电视栏目的色彩包装
浅析媒介传播的社会性
从小就开始走你追求的道路
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语用策略分析
试析魏晋士人的一网深“情”
解读龚自珍及其诗集《己亥杂诗》
浅谈李益诗歌及其意象
让梦想拐个弯实现
浅析日语中区分汉语与外来语的必要性
一切都在印象里成全
们为什么爱迟到
无处不在的催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声》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树林和草原》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竹林深处人家》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水平测试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