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1
为老人撑起防骗保护伞
给老人打好“预防针”
人口老年化速度越来越快,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子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按理说,老年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多,社会阅历比年轻人丰富,不应该轻易被骗才对。可现实恰恰相反,这是因为现代化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人老了跟不上步伐,容易上当受骗。
因而,老年人防骗,更新知识、提升自己以提高防骗能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像禅城公安为老年人开通防骗热线一样,主动作为,才能为老人撑起防骗保护伞。
防骗热线开通首月收到的效果说明,老年人当前确实急需一些防骗的指引,因而,在现有防骗热线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地铺开,使每一个老年人都能通过热线了解防骗技巧就尤为重要。这需要深入基层,通过发放传单、电视播放、设置展板、现场咨询等形式,向老年人开展反信息诈骗宣传活动。
对老年人诈骗涉及的领域很多,诈骗形式更是五花八门。因而,除了公安部门,银行、保险、电信、卫生、工商等部门和单位不妨通过各种形式,向老年人进行防诈骗宣传,甚至可以考虑多个部门、单位联网,共同兴办防骗热线。
为老人撑起保护伞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经常受骗是因为他们上了年岁,分析能力下降、头脑反映不敏捷、防范意识薄弱所致;其实不然,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表明,老年人不断被骗与大脑内部一个叫做“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部位的日渐老化有关,老年人前额叶的活动不够活跃,导致他们对负面感受产生的预警性能力下降,因而老年人比年轻人容易上当受骗。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学习、记忆、推理、判断等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活动范围的缩小、法律意识的淡薄、对钱财依赖感的增强、不安全感的日益突出,都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让老人一步步落入圈套;小区门口架起的临时摊位、厂家直销开办的免费讲座、药厂直销带来的礼品赠送,越来越隐蔽的行骗方式轮番上演,随着行骗伎俩越来越高明,老年人们真是防不胜防。
总结起来,老人受骗多是孤独惹的祸,作为子女,应当多关注老人的需求,多和老人沟通,比如社会上的新鲜资讯,提醒他们防范不法商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强生活自信。当老人被骗时,家人要尽量少些指责和埋怨,多些理解和宽容。老人本人也不要太过内疚和自责。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老人被骗后长期不能释怀,郁郁寡欢几年后就去世了,令人唏嘘。
与此同时社会也应为老人撑起保护伞。比如,居委会定期举办相关防骗意识讲座,将社会上的各种骗术告知老年人;小区、公园安保人员应禁止身份不明的推销商进入,不给奸商提供场地;质监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上对不法商业行为进行打击。如今人口老龄化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基本国情,如何保护老人、赡养老人不仅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经济发展活力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岁月的雨
- 淡了
- 心说
- 孩子
- 自言自语
- 感触
- 字斋
- 男孩的伤
- 伤感
- 青春痘记
- 岁月如歌
- 年华
- 比谁都好
- 寂寞在唱歌
- 离开
- 白银纳,我的新娘(外三首)
- 羊年感怀(十四首)
- 陈凤与《诗林》
- 小核桃的梦想
- 隐微语义中的“归去来兮”
- 蹲点期满告别山村(八首)
- “笨蛋虫”智退“劫匪”
- 小议体育文本中的英中翻译
- 克莱斯的实验
-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 流放十二月(组诗)
- 佛手石的传说
- 语境在德汉翻译中的作用
- 缘游圣地(十首)
- 罗纳河谷(外三首)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花朵》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拾贝壳-教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猴子种果树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创设节日-教学教案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放飞童年-教学教案
-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找春天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小学生了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上课专心听讲 发言先举手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选声音编故事-教学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