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蒲松龄、乔丹和正方形西瓜
我接触西方先锋小说是在二十多年前,基本都不喜欢。我的经历常让我想起正方形西瓜。我们都知道西瓜是圆的,或者椭圆的。让西瓜长成正方形,其实就是给西瓜做个模子,像早些年给女人裹小脚一样。我们这代人是看着正方形西瓜长大的,接受西瓜是圆的其实并不容易。
会有人说,我们也有没定型的西瓜,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红楼梦》《金瓶梅》《西游记》《三言二拍》;甚至当代优秀作家――沈从文、穆旦、林语堂、老舍、鲁迅……问题是,我们享受的文学教育不是从《聊斋志异》中来。
王海滨的小说也是自然来稿,我看过之后一直有些犹豫,他的稿子就放在我案头,放了很久,超过三个月甚至更久,我舍不得扔掉,又没有足够理由及时送审,我好像一直在寻找理由,这个理由是在的。
王海滨的小说以一种感伤的笔调完成了对青春期的追述,透露出丝丝缺憾和惆怅。“我”见证了“周磊的伤逝”和“海波的流浪”,却又保持了一种回望的姿态和寡淡的距离。“我”生在当下,只可用冷静疏离的记忆陈述,用近乎白描但又渗透着心酸与幽默的简笔,勾勒我们成其为自身的由来和历史。对于早已无乡可返的城市人,我们也只能以旁观者的视角,在记忆的深处重构一个家园故土的青春乌托邦。
王海滨是一个把故事讲成生活的作者。平淡的文字没有多少传奇和爆炸性,更没有用情节操弄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快感,而是超越个体生活的局限,一步一步实现和延续一代人精神的流传。
可以说,我看到了他的不一样,也看到了他的一样。太多一样和太多不一样都不对,恰如其分是最理想的状态。他受过正规教育,所以他的文字很严谨,叙述很有力量,会讲故事,这些技术环节他轻易跨越。停留在这个层面,他就是和别人一样的作者,这不是我犹豫的原因,拥有这些的作者很多。他说起了卡夫卡、电影、山东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静静听着,觉得我要的理由已经款款而来。然后他说到了自己的成长――他是个调皮的男孩子,曾有过偶或出格的成长经历……他对文学的虔敬是克制又真挚的。我当然想到了蒲松龄,他们有文化渊源,也许正是这个理由,他的作品属于没被塑造成正方形的那一类。这个作品应该也不会倏忽闪过,杳无踪迹,他有太多可写的东西,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源。他这个年龄,一切都来得及,一切也该抓紧,他不会轻言开始,也不会轻易放弃。他一出手,就是一位成熟的作者,给我们呈现了一篇成熟的作品。尽管题材并不占优势,但他的成熟成就了他。
我后来得知,这篇小说是他长篇的一部分,这验证了我的判断。我很高兴。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向世界证明了,乔丹不是不可以逾越的。莫言在香港中文大学说起自己的创作来历时,有这样一段话:马尔克斯在看到卡夫卡的小说时说:他妈的,小说可以这么写;中国作家在看到马尔克斯小说时说,他妈的,小说可以这么写。我们都看过莫言的小说,他妈的,小说可以这么写。是的,小说可以这样写;当然,也可以那样写。因为这个原因,我送审王海滨的小说,因为他是这样写的,他也可以那样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触
- 心说
- 淡了
- 岁月的雨
- 伤感
- 离开
- 孩子
- 男孩的伤
- 年华
- 自言自语
- 字斋
- 青春痘记
- 比谁都好
- 岁月如歌
- 寂寞在唱歌
- 流放十二月(组诗)
- 佛手石的传说
- 小议体育文本中的英中翻译
- 陈凤与《诗林》
- 白银纳,我的新娘(外三首)
-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 罗纳河谷(外三首)
- 语境在德汉翻译中的作用
- 缘游圣地(十首)
- 小核桃的梦想
- 克莱斯的实验
- “笨蛋虫”智退“劫匪”
- 蹲点期满告别山村(八首)
- 隐微语义中的“归去来兮”
- 羊年感怀(十四首)
-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
- 《四季》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选声音编故事-教学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上课专心听讲 发言先举手
- 《荷叶圆圆》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花朵》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猴子种果树
- 创设节日-教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找春天
- 放飞童年-教学教案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拾贝壳-教学教案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小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