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论严歌苓作品的女性视角
摘 要:严歌苓是当代著名的旅美作家,其大多数作品均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创作的。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严歌苓的作品里充满了对于女性生理独特性的描写以及女性在父权制度社会的压制下对于生命的独特感觉的表现。本文以严歌苓小说中众多的女性人物为着力点来探究严歌苓作品中独特的女性视角。
关键词:严歌苓;女性视角;性格;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严歌苓生于1958年,是当代著名的旅美作家,她年轻时投身军队,90年代移居海外,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使得严歌苓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的魅力表现。女性视角是以女性的心理来看待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的视角,是女性对于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严歌苓的小说作品中,这种以女性视角来揭示社会人生的作品有许多,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职业各异、经历特别的女性形象,展示出女性多元的生命意识。
一、女性性别的独特表现
性别意识是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从性别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社会生活。女性在自觉的性别意识下以自我的视角来体悟生活,创造女性独有的社会价值,形成一种独异的社会文化内涵。严歌苓的作品将女性的性别用一种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加以展现,并将之体现在身份各异的女性人物之上,使得这些女性人物生动鲜明,充满个性,富于生命的张扬魅力。正如严歌苓自己所说的:“我只觉得女人比男人更有可写之处,她们更无定数,更直觉,更性情化。”
严歌苓常将身份各异的女性人物放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环境中,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她们多元的生命意识和复杂的人性特点。如在小说《扶桑》中女主人公经历复杂而悲惨,她在纷乱的社会中被人贩子拐卖而沦为妓女,流落于社会的底层,排华运动展开后黑暗复杂的社会环境又加剧了她的苦难,但是她依然顽强而不屈,形成了女性独特的苦难生存观,“竟意外成为纷乱俗世中的纯粹”。
二、女性性格的独特展现
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多融入了她个人的生活经验,将个人化的经验与感性的人物创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作品人物形象不同的个性特征。严歌苓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以大量的笔墨对其性格特征加以展示,避免了人物形象的雷同。
(一)卑微而不失温和善良
与大多数作家笔下人物在复杂环境下展现出尖锐刻薄的性格特征不同,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卑微中往往展现出温和善良的品质,成为黑暗中的一束亮光,点亮人性的善和美。在《少女小渔》中女主人公小渔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为获得绿卡而在男朋友的安排下与67岁的意大利老头假结婚。而这件事伤害了男友男人的尊严,于是对小渔暴虐相。小渔受到了男友和假结婚双重的伤害,在老头生病弥留时,小渔顶住男友压力留下来照顾老头,她在卑微的困境中展现出的温和善良感动了老头,也给他孤寂的灵魂带来了慰藉。
(二)个性张扬中的泼辣和坚强
在严歌苓自传式的小说《无出路咖啡馆》中女主人“我”出身军人家庭,有过军旅生涯,在二十九岁留学到美国念书,贫穷不断地挑战着我的羞耻心与自尊心,在艰难的环境中既要学习又要打工。然而与美国外交官的爱情是这一切雪上加霜,还要时常面对联邦调查局的骚扰。但是,“我”并没有被生活的重压击垮,而是张扬着个性,用笑容的武器来面对生存的困境,巧妙地与联邦调查局周旋,展示出女性在重压之下所迸发出的泼辣和坚强的性格,让人感动又心酸。
(三)在沉重宿命中的隐忍和反抗
严歌苓擅长用个人史和国家大历史交融起来描写女性人物,在复杂的历史中展现人性的矛盾。在《金陵十三衩》中妓女玉墨的命运似乎带着宿命的沉重诅咒和不可违抗。她本是一个“心气极高的女子,至少有一万个心眼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然而在时局动荡国难当头的混乱时代下,她无法摆脱沦落烟花的命运。面对生命的困境,她奋勇抗争,运用聪明才智勾引书娟的父亲几乎就要脱离苦海,但是命运却与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陈腐的社会规范面前她的抗争只能是徒劳的。在面对灾难时,她隐忍满心的伤情,以自己的承担和牺牲换取了少女美好的生命,同时也救赎了自己的灵魂。
三、小结
历史和人心是严歌苓作品主要的表达主题,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历史中的苦难经历使她们身上闪现出了伟大的人性光辉。她们不论是异国他乡的飘零客、秦淮河畔的妓女,还是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都有着女性特有的性格特征,她们卑微而不失温和善良、泼辣和坚强、隐忍飘零和反抗,在生命的苦难中体现女性独有的生存智慧,充满着对生命和自然的包容和关爱。严歌苓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对生存意义和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挖掘,从而表达了对自然人性中美与爱的赞扬。
参考文献:
[2]王冬梅;《在异域夹缝中求生存的女强者――以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官蕴华;《撼动“传统”的手――试论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的思想潜流》[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懒
- 高四
- 山水朝堂
- 失败
- 桂林印象
- 岂曰未央
- 狐狸
- 遗忘的角落
- 男孩的香草天空
- 轮回
- 温暖的馈赠
- 落英缤纷
- 痕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秋感
- 流放十二月(组诗)
- 陈凤与《诗林》
- 蹲点期满告别山村(八首)
- 缘游圣地(十首)
- 小核桃的梦想
- 白银纳,我的新娘(外三首)
- 小议体育文本中的英中翻译
- 隐微语义中的“归去来兮”
- 语境在德汉翻译中的作用
- 羊年感怀(十四首)
-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 “笨蛋虫”智退“劫匪”
- 佛手石的传说
- 罗纳河谷(外三首)
- 克莱斯的实验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拾贝壳-教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猴子种果树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小学生了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上课专心听讲 发言先举手
- 创设节日-教学教案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选声音编故事-教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找春天
- 《荷叶圆圆》教案
- 《四季》教学设计
- 放飞童年-教学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花朵》教学设计
-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