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5
“双重贞节”的悖论
《霞村》是丁玲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聚焦女性问题的力作。这篇小说以“我”到霞村暂时修养为叙述起点,从“我”和一位宣传科的女同志阿桂进入霞村,察觉到霞村并没有阿桂口述的那么热闹,反而显出一幅枯败、冷清,毫无生命力的村景图引入。在“我”修养期间,平时静悄悄的村子被院子里想起的两次嘈杂音打破,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热闹”场景。
因贞贞回乡,院里第一次出现了“热闹”的景象。通过“我”在院子里的所见所闻展开叙述。在叙述人的笔下,此刻的院子已经全黑,然而却见大家都挤在一团,这隐约传达出作者对村民凑热闹行为的讽刺。到此,叙述人并没有直接拆穿村民在黑夜聚集的原因。而是设置了马同志这个人物形象,从马同志的口中 “我”才得知村民吵闹的真实原因。小说以院子第一次响起嘈杂音为导火线,逐步引入叙述的焦点人物“贞贞”。值得玩味的是,叙述人首先选择以马同志这样一位代表革命身份的人物,来叙述革命者心目中贞贞的形象,“想不到她才是英雄呢”。其次,叙述人又选择阿桂这样一位普通农村女性的身份,叙述同为女性的心中贞贞的形象,“呵!我们女人真作孽呀!”虽然马同志与阿桂有着明显的阶级身份之分,但他们对贞贞或抱以一种肯定或抱以同情之心,俨然是对贞贞正面形象的维护。
马同志与阿桂对贞贞的叙述,奠定了贞贞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但当“我”走到屋外,却听到不同版本的关于贞贞的传言。在杂货铺的老板口中:“亏她有脸回家”,“听说起码一百个男人总睡过,哼,还做了日本官太太,这种缺德恶婆娘,是不该让她回来的。”1贞贞是一个既失去贞节,又失去民族国家尊严的缺德女性,这样的人是不该回乡的。即便回了,也得不到村民的接受。在村里妇人的口中:“弄得比破鞋还不如……怎么好意思见人……见过一些世面,鬼子的话也会说哪。”贞贞是一个被日本人抛弃,却遭到村民唾弃又斥责的女性。在亲人刘二妈的口中:“到底是年轻人……真变了,她说起鬼子来就像说到家常便饭似的,才十八岁呢,已经一点也不害臊了。”贞贞是一个不同于正常十八岁女孩,性情已经变化的女性。这些仅是“我”听来的关于贞贞的人物特征,其中也表现出了“我”对村里传言的不快之感,传达了隐含作者对村民以传统道德观念来批判贞贞的否定态度。
当“我”第一次目睹贞贞,她俨然不是村民议论的那样“烂掉了鼻子”、“走路一跛一跛的”,而是“一点点有病的象征也没有,脸色红润,声音清晰,不显得拘束,也不觉得粗野,”在叙述人眼中,贞贞身上潜藏着献身革命的伟大精神,这是叙述人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以政治标准衡量贞贞的“不贞”对国家做出的贡献。但她的性病,不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女性的侮辱和伤害,也揭示了乡村女性参与革命所付出的身体代价。贞贞的失节是双重的:“第一次失节是日军造成的,第二次失节则是为边区政府做出的牺牲。她的性病既是日军奸污的结果,又是边区政府利用的结果。” 2女性的“身体”不仅成了贞贞得以在日本军营窃取情报的前提和资本,更成了传统男权话语歧视和批判的对象。可见,叙述人将贞贞置于革命利益与传统道德的矛盾体中,塑造了贞贞既被日军侮辱,又为革命牺牲贞节,但却遭受传统道德唾弃,甚至辱骂的女性形象。丁玲从性别意识的视角凸显贞贞作为一个女性生存的艰难,以及她对现实处境中女性地位与平等的焦虑。
因贞贞离乡,院里第二次出现了“热闹”的景象。叙述人眼里的村民又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探讨有趣的事。从贞贞的回乡到贞贞即将离乡,叙述人都将贞贞置于院里热闹的场景中,与“我”初到霞村所见的颓败、寂静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这样安排人物出现的背景,无疑再次强化了贞贞在村民眼中受鄙视与侮辱的孤独处境。但受尽亲人与村民责难的贞贞,并不为环境与人言所屈服。她选择了反抗,既不听从亲人的劝告,也不接受夏大宝的爱情。在叙述人的笔下“贞贞早已经做出不要任何人可怜她,也不可怜任何人”的决定。
与其说这是贞贞实行的对“小家”即个体家庭的拒绝,不如说是她再次选择投入“大家”即革命家庭的怀抱。小说中多次提到“他们叫我回去治病”,成了贞贞敢于拒绝“小家”,进入“大家”的可靠保证。这到底是贞贞为逃避霞村的现实处境,还是贞贞再次服从党的安排,回去养病?作者并没有在小说中对这个问题予以回答。然而,从小说结尾,“我”非常诧异贞贞身上表现出来的新东西,以及“仿佛看见了贞贞光明的前途”这类叙述,寄予了作者以自身作为女性的生命体验,对乡村女性寻求身体解放和社会平等的美好期望。值得深思的是,丁玲将贞贞的光明前途与革命组织联系在一起,这正反映出“妇女解放必须和‘国家利益’相一致,妇女的解放必须依赖民族国家的发展。”3
注释:
[2]董炳月:《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2期,第215页。
[3]李陀:《丁玲不简单――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北京文学》,1998年07期,第34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动物乐园
- 我的妈妈
- 我的N个绰号
- 妈妈的眼睛
- 爱你,不分贫贱
- 爱好乐器的我
- 学雷锋
- 我们家的“动物”
- 我的好朋友
- 篮球场上的灵魂——庞锦杰
- 班同学“淑女”
- 我的妈妈
- 我们班的“男人婆”
- 我们的老师
- 老妈会变脸
- 探析《简爱》的魅力
- 电子商务下的批发商职能研究分析
- 试评《三国演义》及《新三国》中曹操的形象
-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 冯至与京派人物的文学交往
- 现代商业贸易中电子商务体系的构建研究分析
- 英美文学评论存在的文化差异
- 电子商务论文:漫谈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 电子商务对义乌外贸企业的影响和对策浅谈
- 浅析《基督山伯爵》中的浪漫主义
- 电子商务论文:网络诈骗的形式及其防范
- 浅析简爱的性格冲突
- 电子商务论文:浅谈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运用
- 电子商务论文:电子商务的行业诚信与安全技术
- 电子商务中主体的法律界定试论
- 《荷花淀》
- 前赤壁赋
- 荷塘月色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 过秦论
- 《我的母亲》
- 《兰亭集序》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鸿门宴》知识要点与能力检测
- 《故乡的榕树》
- 《短文两篇》
- 《长江三峡》
- 《沁园春 ● 长沙》
-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