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综艺节目是娱乐节目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开始日趋多元化。丰富多彩的综艺节目给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文化和情感交流的平台,满足了广大受众的精神娱乐需求。反过来,受众对综艺节目的关注也加剧了国内综艺节目的竞争,各个综艺节目为了争夺受众,提高收视率,开始盲目“效仿”其他节目,当一种模式受到受众青睐,其他节目便开始“一窝蜂”式的模仿。这就使得国内综艺节目开始呈现出同质化的运作趋势,这种模仿导致的同质化最终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会扰乱我国综艺节目市场,阻碍我国综艺节目的繁荣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导致国内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内综艺节目;效仿瓶颈;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王梓霖(1993-),女,辽宁铁岭人,汉族,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新闻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综艺节目“效仿”的负面影响

“效仿”虽然和抄袭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稍有不慎,“效仿”就会变味,变成变相的抄袭,最终会导致国内综艺节目的同质化发展。虽然短期来看,效仿导致的综艺节目的同质化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起到文化传播扩散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国内综艺节目之间的盲目“效仿”最终会导致综艺节目的无序竞争,会影响综艺节目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拿来主义成习惯,创新意识被削弱

拿来主义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力量单薄,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方面受到技术和人才的限制,难以发掘出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采用拿来主义向国外或者国内同行借鉴成功案例,能够通过快速复制别人成果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收视群体。但随着拿来主义被滥用,节目的创作者创造的积极性会被不断削弱:一方面创作出来的节目很难保持独立性,新节目一经播出立刻被广泛复制,原创利益的不到保护,渐渐地也就丧失了创新的动力;而另一方面部分栏目对抄袭形成依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创作,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渐渐丧失了原创的积极性,走上了一条抄袭之路。

(二)节目品质难提高,市场竞争力低

综艺节目的目的是为了给电视观众提供好看、好玩、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同事也只有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创新方式的节目才能广受观众喜爱。然而在“仿效”之风盛行的年代,综艺节目往往是你仿效我,我仿效你,最后大家都失去了特点变成千篇一律的方式,其节目质量可想而知。市场竞争讲究的是差异化竞争,品质趋同的产品只能获得市场的平均份额,却很难有超越市场的表现,这样的节目是毫无竞争力的,这也是我国的综艺节目难以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节目内容趋同,削弱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社会的本质,也是社会呈现丰富多彩的根源,缺乏了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只剩下苍白的雷同,丝毫没有新鲜感和美感可言。由“仿效”而成的综艺节目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内容和形式的趋同严重阻碍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而且过度的娱乐化必然对原有的文化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和不良导向。比如当今盛行的音乐选秀节目,从多年前的“超级女声”“快乐女声”,到今天的“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中国正在听”等,统统以流行音乐而主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音乐一枝独秀,而整个社会的文化形式则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1]。

二、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的原因

(一)行业有力监督匮乏

我国媒体行业虽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繁荣变革背景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电视媒体的角色也从过去的政治宣传功能中解脱出来,开始承担更加多元的社会角色。但是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广播总局的监督,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业监督体系。我国电视媒体数量庞大,综艺节目更是鳞次栉比。同一个省级电视台旗下可能就有数个综艺节目,以湖南卫视为例,目前,湖南卫视拥有《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等数个综艺节目。这使得行业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媒体行业目前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平台,无法对当前综艺节目盲目“效仿”和“跟风”现象进行有效约束。同时,由于缺乏行业监督,不能够对综艺节目进行严格的审批,导致同一类型的综艺节目轻易通过审批,竞相出现在受众面前,对综艺节目所属电视台和制作方来说,没有行业规章的硬性约束,他们也更愿意选择“效仿”这条“捷径”,这使得综艺节目电视台和制作方也慢慢养成了“随大流”和“盲从”习惯,当发现一个综艺节目的“卖点”之后,便出现竞相效仿,导致大量同质化的综艺节目出现。

(二)追求现实收益

2、追求收视率和广告收益。收视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收看某一个节目的人数占整个电视观众人数的百分比。对于收视率,有专门的软件统计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平台,可以轻松看到有多人在看电视节目,在看什么节目,能够看出哪一节目受众最多。收视率高的节目往往会成为广告主的宠儿,广告主都倾向于选择收视高,观众希望的节目,因为这能提高广告主产品的影响力。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国内很多综艺节目都把追求收视率放在首位,旨在通过高收视吸引广告投入。这就使得部分电视台开始“见风使舵”式的综艺节目制作方式,当他们发现某一类型的综艺节目比较受受众喜欢,就开始运作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如国内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等,跳水节目《星跳水立方》、《中国星跳跃》等,都是在一个节目推出市场反响一片大好形势下的“效仿”导致的雷同品[3]。 (三)制作能力水平低

当前,我国国内综艺节目总体制作水平较低,这种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综艺节目制作人员素质不高、电视台节目制作经费短缺、节目制作设备不完善等导致我国国内综艺节目总体制作水平低。为了缓解生存压力,很多电视台在综艺节目制作上开始模仿那些高收视的综艺节目,希望通过内容和制作方式的复制来复制收视奇迹。

(四)目光短浅不创新

电视台自身不思进取、没有树立长远的节目规划理念也是导致当前国内综艺节目陷入“模仿”瓶颈的主要原因。很多电视台在发展中由于受到同行竞争的挤压,生存面临极大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电视台把重点放在通过“效仿”追逐短期利益上,而忽略了长远的节目规划。很多电视台觉得创新需要资金、人力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投入,因而不愿意创新,满足于“效仿”其他综艺节目。

当然,国内综艺节目无法突破“效仿”瓶颈还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受众选择习惯、受众对某一节目的忠诚度等,以上只是分析了几个主要的原因。

三、国内综艺节目突破“效仿”瓶颈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行业监管,规范综艺节目发展

1、以严格的监管和审批遏制“效仿”泛滥。

为什么有“效仿”,没有制约?有“效仿”,没有制裁?这与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督直接相关。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已经遍地开花,却没有任何约束性条款来遏制这种“效仿”行为,使得“效仿”愈演愈烈,这就是行业监督缺乏导致的恶果。新时期,以广电总局为首的电视媒体监督者必须要充分行使其职权,发挥其作用。要加大对国内综艺节目的监督。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综艺节目审批制度,要体现“同质严审核”的特点,对于同类型的综艺节目,要对其受众定位、节目制作和呈现方式等进行多方位的审核,发现有盲目“效仿”其他已经制作播放的综艺节目的,要敢于说“否”,敢于拒绝审批,这样既能够肃清某些盲目采用拿来主义的电视台的不良制作心理,也能够促进各家电视台都积极创新,研发制作内容新、形式新的综艺节目。其次,要加强综艺节目监管。对于某些盲目“效仿”其他综艺节目,粗制滥造的综艺节目,要采用强硬手腕,该停播停播,勒令其整顿。通过严格审批和监管,为综艺节目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2、积极引导,帮扶发展。上文提到,一些电视台之所以选择“效仿”其他综艺节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生存压力。广电总局和我国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当前电视媒体的宏观调控。对于某些生存环境恶劣,依靠单纯模仿和抄袭其他综艺节目来获得生存空间的电视台,要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政策帮扶,帮助其寻找特色的综艺节目。对于一些盲目“效仿”其他综艺节目,有恶意竞争行为的电视台,对其节目要及时叫停。要通过引导和帮扶让电视台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用创新赢得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

(二)“走出去”效仿,创新型发展

“效仿”本身并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效仿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体现了电视节目制作者的学习意识和传承意识。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综艺节目在发展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效仿”理念,“效仿”视野极为狭窄,仅仅停留在同种文化语境下的“互抄互仿”,没有树立真正健康的“效仿”理念。而事实上健康的效仿理念,是会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的。以湖南电视台为例,湖南电视台在发展中不但注重同种文化语境下的交流,还注重跨文化的交流,在很多电视台还没有树立走出去的理念时,湖南电视台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先是模仿美国大获成功的相亲节目推出了《玫瑰之约》,获得成功之后进行经验复制,引进《超级女声》,又购买美国节目版权制作《我们约会吧》,一举成为国内电视媒体行业龙头。湖南卫生综艺节目也是效仿美国模式发展起来的,但是却极为成功,因为其本身非常重视学习国外综艺节目的模式和发展理念,也注重本土化创新。我国综艺节目在发展中,也要广开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和借鉴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充分了解原节目精髓,发现其亮点,把握其卖点,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挖掘更亮、更有卖点的内容。实现本土化、特色化的创新型发展,最终实现效仿基础上的超越。

(三)长远化规划,可持续发展

纵观国内综艺节目的诞生、发展和消亡不难发现,当一个类型的综艺节目大获成功,其他电视台竞相模仿,最终结果就是同质化竞争导致的受众审美疲劳,使得该类型综艺节目最终从电视荧幕上逐渐消逝。这种“效仿”最终会让综艺节目成为“追风”节目,当受众追风热潮结束,综艺节目的生命力也就丧失殆尽。但是反之,如湖南卫生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自开播以来一直广受受众好评,由于没有此类型综艺节目的恶性竞争,使得这两大王牌节目成为综艺节目的常青树。各电视台在制作和开发综艺节目时,必须要树立长远化的规划理念,要加强对综艺节目受众的研究,对受众进行细分,要善于把握大众市场和小众市场。大众市场固然是争夺的焦点,但是不能忽略了小众市场,因为大众市场就是从小众市场演变而来的[4]。电视节目要树立长远发展理念,对不同类型受众的喜好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综艺节目的长远发展规划,挖掘综艺节目的稳定受众和潜在受众群,这样,当一个类型的综艺节目消亡,潜在受众群将会让综艺节目迎来“第二春”。此外,电视台还要树立“放长线钓大鱼”的发展思路,不能被低成本等眼前利益所迷惑,要寻求长远发展之道。在发展中,要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制作人才,不断提高自身节目制作能力,注重研发和创新,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四)法制化约束,版权保护

我国目前关于同一类型节目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当前国内综艺节目“效仿”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电视节目的模仿和跟风行为,制定电视节目版权规章。要明确确权范围,加强对综艺节目的产权保护[5]。对于涉及到“效仿”问题的节目的定位、规则和表达元素及策划编排等,要给予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要通过法律的有效约束,实现我国综艺节目的法制化发展。这对于遏制当前国内综艺节目的跟风和盲目效仿行为意义重大。

四、结语

效仿一般指的是以某个事物为原型,进行模仿。我国综艺节目相比较国外综艺节目而言,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在快速发展中,国内很多综艺节目都没有树立个性化、差异化的节目定位,在节目内容和趋向选择上有“观望”心理,一旦发现某一种类型的节目受众接受程度高,就开始“效仿”。这使得我国国内综艺节目呈现出了“你抄我,我抄你”的混乱效仿局面,同质化的综艺节目愈发增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审美疲劳,浪费了电视资源,阻碍了国内综艺节目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行业监管、法律约束这些宏观层面措施及电视台自身树立长远发展规划、注重创新型发展这些微观层面等措施,旨在为国内综艺节目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2]张惠.我国电视美食节目同质化的突围之路[D].苏州大学.2009年

[3]陈丹.和而不同方能百花齐放――浅析中国电视节目同质[J].化西部广播电视. 2013(11)

[4]王雯.关于电视节目同质化竞争的思考[J].视听.2014(06)

[5]李晓娟.论电视节目模板的著作权法保护[D].安徽大学.2014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受梵宫
潼城名特小食品
静夜
老师不在时
不言放弃
我的一片阳光草地
你留下了什么
“大众”阿婆
奥运女英雄
想当律师的我
我看改革开放30年
老师不在时
当《小桔灯》成为一种罚具
读《坚定的锡兵》有感
我的一片阳光草地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做中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注材料呈现 提高实验效率
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小学信息技术拓展课程实践研究
把考试培训搬到线上
视频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
数字化的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动手能力的策略
有人搞砸了,你该如何解决
重视小学生科学前概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
科学课堂“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渔场”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妨做个淘金者_语文论文
浅淡小组合作学习生字_语文论文
怎样把作文写得“有创新”_语文论文
让学生在课外自觉地背诵古诗_语文论文
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探索_语文论文
--“爱就是给它自由”_语文论文
谈语文非书面作业的设计_语文论文
构建语文教育的情感_语文论文
《趵突泉》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学策略_语文论文
语文课,放飞吧_语文论文
语文案例分析_语文论文
“作”和“做”_语文论文
《我是什么》教学案例_语文论文
怎样让学生爱写日记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