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1
桃花深处话桑麻
那一年,才高八斗的唐伯虎36岁,结识了生命中最后一个女子,沈九娘。平淡的初识,仿如久别的团圆。沈九娘不同于那些藏于闺阁的小家碧玉,整日伤春悲秋。她自幼多难,是误落风尘的伤心女。
他与她,有太多相似。唐伯虎爱她温柔善良,知书达理。两人心意相照,互许情意。唐伯虎下定决心要与这碌碌红尘划清界限,携沈九娘归隐田园,书画娱年华。
于女子而言,年少时的爱情会让自己懂得成长,而能相伴终老的,兴许不是潇洒倜傥、玉树临风的男子,但自己却愿死心塌地相随。
于男子而言,这一生中遇见或暧昧过的那些女子都只是匆匆过客,宛如烟花,盛大绽放后终要回归寂灭。要是过了青涩年华依然爱你,就证明你是他生命中的血液,他需要你。
后来,唐伯虎与沈九娘在苏州的桃花坞里建了一座桃花庵,过着粗茶蔬食的生活。以柳枝为针,炊烟作线,绣一帧芳华锦年,描一幅桃花坞里的寻常光景。那些桃花,系的是粉红罗裙,扮的是浅粉笑面,簪了绿叶钗,戴了浅黄耳环。
旧时,男女婚姻必少不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唐伯虎与沈九娘彼此相濡以沫、琴瑟和鸣的情分,是天地明月做证,莺啼燕语当了媒妁的。
新婚之夜,唐伯虎温情脉脉地对着九娘耳语呢喃:九娘,我以江山为聘,日月为媒,你可愿陪我相忘江湖,白头到老?
颠沛流离的年岁里,生情易,守情难。唐伯虎对沈九娘说了太多隐忍的话语。他告诉她自己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家人接连离世的悲恸。他许她此生不换,她听得泪流满面。
他与她隐居桃花闲院里,那里宁静如唐诗,秀美似宋词。他的词集由花草树木、鸟语莺飞落笔写成,一个节气便是一个章节,一个物候便是一个段落。九娘举止娴雅,美艳动人。唐伯虎作画时,沈九娘为他铺纸、洗砚。她莞尔研墨,他挥毫作画。
生活的琐细都被沈九娘打理得井井有条:露水酿酒,井水煎茶,雨水淘米,然后去山中采药。生一炉香,摆一张茶席,这对赏心悦目的人,一起消闲时光。
他的许多仕女图都以九娘为模子画来。唐伯虎当了一个大智若愚的渔人,撑着长长的竹篙,撒网捕捞着世间的明月繁星。间或,他们一起挑月担花去集市上卖,换些酒钱或邀请好友来桃花庵吃酒,闲谈浮生。
锦瑟年华掐指可数。美好时光才过几年,沈九娘就因病去世,唐伯虎悲伤欲绝。人生中,有的人只来过一阵子,却留下一辈子,九娘于唐伯虎而言就是如此。
桃花落尽,花事沧桑,一起走过的路途依然芬芳满地。是一刻,也是一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纯凉记忆,触动了我的心灵
- 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孤单
- 旅游记事
- 灰鸟的森林
- 中国,祝福你!
- 爱
- 惊心动魄的考试
- 读
- 我爱你——中国
- 月光下的女孩
- 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 感受,本质的美好
- 心灵的呼唤
- 笑着流泪
- “十一”华诞——国庆60周年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秋在诗里摇曳(外一篇)
- 论《伤逝》的虚空
- 谒韩园,话韩愈
- 故乡水事三题
- 镌刻在綦江岸壁上的记忆
- 历史博物馆游记
-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 珍惜当下(外一篇)
-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 一寸相思一寸灰
- 一毛钱的情谊
- 解读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方式
- 莫让“朋友圈谣言”浪费社会成本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5)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鲁滨孙漂流记》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7)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4)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8)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点记忆方法大全
- 初中语文全六册特殊句式汇总(苏教版)
- 中考语文复习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练习
-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6)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格列佛游记》
- 语文背诵技巧:如何背东西背的快?
- 最后一课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