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0
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上)(9)法学理论论文(1)
[23]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黄平校,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3页。 [24] 诚然,承认这种趋势对我们是痛苦的。
因为“全球化的含义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就是标准,全球化是西方的全球化,不是中国传统价值语系的全球化,全球化意味着西方文明的话语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承认和普及。”参见陈春文:《全球化格局与中国的私民社会传统》,载《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2期。
[25] 1955年,美国白领工人和从事服务业的劳动者人数首次超过蓝领工人;在50年代,美国制造业工人占全美国工人人数的33%;60年代,比例下降到30%;80年代下降到20%;90年代中期,从事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已经不到17%。虽然制造业工人的人数连续大幅度下降,但生产效率并没有下降,反而逐年增长,80年代从每年递增1%上升到3%;1979年到1992年,劳动力以15%的速度缩减,制造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仍以35%的速度增长。
See Rifkin Jereny, The End of Work, G. P. Putnam’s son, 1995, p.8. [26]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第267页。例如,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自60年代以来,服务价格比工业价格增长三倍,美国服务业对 GNP的贡献率从50%上升到80%,其中63%的服务属于高技能的服务。
[27] 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3-4页。 [2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专家马隆等人认为,工业革命是由生产和交通经济的变革形成的,而这一次新的革命是由协调的革命造成的。
因为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的应用就是执行协调的任务。言下之意是,这场革命(包括知识经济的迅速成长)是由信息技术推动的,而信息技术的中心作用是协调,协调乃是管理的基本职能。
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正是管理推动着这场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参见金吾伦:《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29] 参见[日]半田正夫:《著作权制度的历史与展望》,载《法学家》第1160期,1999年7月15日版,第32页。 [30] 徐国栋:《市民法典与权力控制》,载杨振山、[意]斯奇巴尼(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第80页。
[31] 即以《十二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运动和19世纪前后欧洲大陆的法典化运动。 [32] 不过,这种对执法者控制能力的降低并不是使权力又回到过去毫无约束的统治者或君主的手中,而是形成了所谓专家社会中的“专家统治”。
这也是知识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地方。 [33] 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载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95页。
[34] 日本神户大学华人教授季卫东先生认为,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之为“伯克利学派”;他说,“在广义上我们不妨以学派视之”。参见季卫东:《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载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96页。
[35] 本文中“回应性法律”、“回应型法律”和“回应型法”,均为同一含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晨曦
- 梦
- 多么想见到你
- 感恩的心
- 老师,谢谢您
- 童年
- 生活。朋友
- 春天来了
- 我就是我
- 原来,我是条清澈的小河
- 中国·奥运
- 青
- 哭泣的夜空
- 感谢您,爸爸
- 童年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 银行内部审计
- 浅议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流程设计和政策建议
- 关于公允价值审计的探讨
- 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相关问题的探讨
- 关于交易安全的物权法保护(1)论文
- 浅谈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相关问题
- 浅谈内部审计在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 风险导向理论下公允价值审计的思考
- 审计教学中如何关注审计职业判断
- 强化审计工作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
- 审计职业判断对教学的启示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二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四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九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三
- 润物细无声——《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三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