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原子弹建设者:因辐射50岁时牙齿已掉光
翻新时间:2023-04-08
首颗原子弹建设者:因辐射50岁时牙齿已掉光
苦中作乐坚守神圣使命
由于基地海拔高,过完8月就要穿棉衣,冬天最低气温可达-40℃。首批到达的职工只能睡牛羊圈,吃青稞面,喝水要去十几公里外的河沟挑。“不少人有高原反应,出现浮肿。”由于空气稀薄条件恶劣,他们生了孩子无法带在身边抚养,只能放在老家让老人照顾。
就这样,董老他们苦中作乐。粮食不够,自己开荒种地,挑易成活的土豆、油菜种。实在不行就挖野菜、野萝卜、蕨菜充饥。好在那时年轻,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因为辐射,50岁时牙齿已掉光了
青海金银滩,这个如今牛羊成群的美丽草原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今年76岁的王遂德老人说,他从部队抽调进厂,从事核装配工作。“每个车间都是分开的,有的生产零部件,有的负责组装。”回忆当年生活,王老有些激动。“说出来你也许不信,直到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实况转播,才知道自己从事的竟然是伟大的两弹一星事业。”老人说,当年的保密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大家都牢记在心。
任铁告诉记者,当年他从事核试验爆炸后的场地清理工作。因为辐射,50岁时他的牙齿已全部掉光了。不过,当他们手捧着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纪念的勋章时,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
董志勇从事运输核材料工作。当年,厂里运来唯一一台起重机,首次就由他操作。“吊运核材料非常危险,不能有震动摩擦。”董志勇老人回忆说,运送雷管和炸药的车辆只能保持在时速10公里,前后都有警卫车开道。“速度要特别稳,稍微颠簸就可能引发爆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晚霞
- 文明礼仪在我身边
- 嘿!魔法石
- 芙蓉树哭了
- 钓鱼
- 在没有大人的世界里
- 写给奶奶的信
- 美味的七色果
- 一条路
- 春天来到我身边
- 学了方程作用大
- 给奶奶拜年
- 风的味道
- 校园民星大挑战
- 我的幻想
- 手指指向何方
- 流域水资源保护长效机制研究
- 探析高校开展固定资产审计的重点
- 何谓“高树多悲风”
-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德国环境立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邓小平尊重劳动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改进研究
- 构建黔桂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走廊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思考
- 写作,像风一样吹过来
- 国际反避税背景下加强我国税收征管研究
- 闻一多先生的赠言
- 转型时期中东欧政党政治博弈力量格局及新变化
- 少数民族村寨内涵式发展之路
- 近代广西商会与省域经济治理
- 《古诗两首》
- 飞夺泸定桥
- 赤壁之战
- 毛主席在花山
- 《黄河的主人》
- 《成语故事三则》
- 积累·运用六(第十册)
- 积累·运用七(第十册)
- 琥珀
- 《给予是快乐的》
- 《我也是普通一兵》
- 夜莺的歌声
- >
- 最后的辉煌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