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一学就上手的大数据五堂课

一学就上手的大数据五堂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一学就上手的大数据五堂课

“在没有大数据之前,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处理数据。”台湾东吴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吴牧恩举例,例如羊肉炉店老板每天要备货多少量?鞋子工厂的生产线一个小时要生产多少双鞋?台北市长候选人的民调有几个百分点?

1.基本逻辑推演

羊肉炉店每天要进货多少白菜?

“你对于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要有一套逻辑推演的。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从零开始,就像羊肉炉店老板或许无法精算9月与12月开店的备货量有何差别,但他心中会有一个数字:每天最少要准备多少材料。”吴牧恩说。

2.把数据变成可处理的

大数据上手的第二步,就是开始搜集数据。如果历史数据不齐全,就要从即刻开始搜集;如果历史数据种类繁多,就要把数据变成有结构性、可处理的数据。像是羊肉炉店一天要进货的白菜数量,单位是篮、公斤还是颗,都要统一成可处理的数据。

“搜集数据可能是多数人认为最大的进入门坎,但是数据却藏在我们处理的大小事上。”吴牧恩说,如果有10年的数据,当然比3年的好,但只要有数据,就可以开始做分析。像对金融交易者来说,不只有长期股价走势才是数据,就连上下五档的挂单信息,也可以是数据。

3.设定想知道的问题

20℃雨天与15℃晴天,哪个营收高?

有了数据之后,你必须设定想知道的问题,到底是想要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获利、提升客户满意度?还是要了解客户想要的商品,再进一步去结合可能没想过的数据?

“同样一家羊肉炉店,在气温20℃的雨天与气温15℃的晴天,哪个环境状况下的营收比较高?”天气风险管理公司董事长彭启明说,因为天气是最容易取得的资料,也成为零售业进入大数据最常被拿来交叉分析的因子。

又例如最经典的尿布与啤酒的案例:妻子嘱咐丈夫下班后到超市买尿布,卖场于是把啤酒摆在尿布旁,没想到意外提高了啤酒的销量。“如果羊肉炉店不只卖啤酒,同时也卖尿布呢?会不会有一样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要用数据去验证。”

用各式各样的数据做了验证后,我们才能得到数据的变化轨迹,进一步去得到有效的信息。“曾经有人将‘酸雨指标’与台股走势做交叉分析,结果还真的呈现部分相关,但到底是不是酸雨越酸、股民就不出门,干脆在家买股票,所以台股才跟着大涨吗?两者的关联是什么?至今仍不得而知。”吴牧恩说,大数据分析有一个特质,要得到的是结果(What),而不是要知道原因(Why)。

“如果你认同‘酸雨指标’跟台股走势有关,就可以跟着‘酸雨指标’来操盘,而不一定要从中知道两者的关联性。”吴牧恩说。

4.分析数据,得到有效信息

气温低、湿度越高,羊肉炉店的生意越好

获得数据变化的轨迹后,最重要的自然是分析这个数据变化,从中得出有效的信息,再结合过去的历史经验,变成你的智慧。

羊肉炉店老板原本就知道气温越低生意自然越好,但在这个案例中,他会发现气温低、湿度越高,生意自然跟着好,吴牧恩解释:“因为下雨会让体感温度更低,所以消费者就更想吃热呼呼的食物。”

但不是湿度达到100%,羊肉炉店的生意也就跟着翻涨100%。彭启明用雨伞公司的故事说明,连续下雨的第三天到七天的雨伞销量最好,到了第八天,销量就开始往下掉,因为该买雨伞的人都买了。回到羊肉炉的案例,当湿度达到100%,也可能会因为雨太大,客人就不愿意上门。

5.用数据来辅助决策

湿度60%、气温17℃,要多进货三成!

“其实你每天在做的每个决定,都是一种预测,只要这个决定中含有不确定性,只要成功几率不是100%,就是一种赌注。”吴牧恩说。

正因每个决策里都有不确定性,所以数据分析才会变得很重要。如何靠着数据分析,结合过去的管理经验,让营运效率更高、创造更多利润,才能提升竞争力。

回到羊肉炉店的大数据冒险,这天台北市的湿度60%、平均温度17℃,要进货多少白菜呢?吴牧恩用这个例子说明:“老板能用数据来辅助他的决策,而不只是凭经验,就会得出今天要多进货三成的白菜。”

相同的,不管是用在金融操作上,制造业的良率改善,或是零售业的供需备货,都可以用类似的步骤来做决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