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你将选择哪一条轨道
不记得在哪一本书上看过这道选择题,只记得这个艰难的取舍让我纠结许久,思索颇多。
有十个学龄儿童在铁路旁玩耍,在他们身旁有一条正在使用中的铁道,十几米外还有一条已经停用了的铁道,铁轨旁长出了浓密的杂草。只有一个儿童在停用的铁道上玩,其余九个全在使用中的铁道上玩耍,这时一辆火车从远处疾驰而来。铁轨切换器旁的工作人员有能力将火车转到停用的铁轨上。如果他这样做,九个孩子会得救,一个孩子会牺牲。
据调查,80%以上的人选择了切换轨道,认为应该抢救多数,牺牲少数,甚至有人说,那一个孩子要是和这一群孩子一起玩耍不就没事了?对那个在停用铁道上独自玩耍的小孩子,颇有咎由自取的批评意味。另外一小部分人认为这样做显失公平,理由是:这个孩子遵守规则,选择安全的废旧铁道,不存在任何过错,而其他九个小孩子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违反规则理应承担风险与责任。
如果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取舍,单从生命数量上看,无奈的选择牺牲少数而保留大多数,似乎更合乎情理。但是对于那一个毫无过错、遵守规则并坚持正确观点的孩子,却要为大多数人的无知无序而牺牲,这是否公平?如果站在铁轨切换器旁边的是你,面对两条轨道,会如何选择呢?
笔者的选择是,让有自控能力的那个孩子活下去!坚持原来的轨道继续行驶,决不改变火车的行走路线,理由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分析牺牲的偶然与必然。学龄儿童应该知道使用中的铁道随时会有火车经过,如果火车沿轨道正常行驶并鸣笛,他们会本能地四散跑开,这九个孩子不一定会死亡。而如果切换了轨道,那个在废弃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必然会死,因为他绝想不到火车会开到久已不用的废铁轨上去,这超出了正常人(包括成年人)的正常推断,对那个孩子来说无异于谋杀。
第二,正确看待局部与整体。一条轨道既然已经废弃不用,必有其原因,而最大的可能是这条轨道有潜藏的危险。如果切换到停用的轨道上去,被牺牲的也许不止是一个没有过错的儿童,还有可能伤及整辆火车上的乘客以及工作人员。
第三,必须正确引导“从众心理”。一旦切换了轨道,类似事件也许就会不断增多,更多的人就会因为参与的人数众多,而毫不犹豫的去做更多违反规则的事情,最终世界会步入混乱之中,再无法则可言,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必须给大部分盲从者一个正确的导向。
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通过取舍反思人生。一条轨道的选择取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真理常常在少数人手中。棋手可能向前看三步,而能勘破整个棋局的高人却为数不多。正确的做法并不都受欢迎,受欢迎的做法并不都正确。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时,我们是随波逐流还是直而不随?
永远有不同角度的公平。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常常是权衡之后的相对公平,如果自己是遭遇相对公平的那个人,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在检察工作中所接触的涉检访案件,有些上访人一口不平之气,终年郁结于心,在不断的上访之中千万次咀嚼反刍这种痛苦,以至放弃了工作与正常的生活。遭遇一次不公平,就自我扼杀了其他的幸福与快乐,这样的取舍是否值得?
能看多远常常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坐标系,假如人生是一道选择题,那么这个游戏只有站在铁轨切换器旁边的人可以决定结果。当大部分人在一个与九个之间左右徘徊不定,却忘记了火车全体乘客的安全才最重要。当突发事件毫无预警的发生,不仅需要应变的能力,还需要独具一双慧眼,更需要有天高地阔的胸怀与格局。
未来不是成为别人,而是完成自己,因为生命就在你手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永远的大树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好朋友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父亲
- 八只手
- 会“变脸”的爸爸
- 难忘的老师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妈妈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漫谈肖像漫画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相约博物馆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屈原的一生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