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4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程菊仙田园诗写得很美,但描绘田园人物的词作较少,我还引以为憾,但读过她的两首《喝火令》词版的《插秧女》《山妹》,感到作品不在多,精品一二篇足矣!这里试着用传统方法加以点评。
“恰遇霜时节,篱边菊正黄。(初读以为是叙述自然节令,读完全诗再回过头来方悟两句景语亦是情语)小姑邀我唱东腔。(东腔:罗田原生态歌唱)竹马也怜人瘦,(词作之旨是叙写小姑对远在外乡的恋人的思念,至此此旨仍含而未露。竹马,始揭思念的对象,竹马意象,喻小姑恋人的身世和关系,即他们自小一起长大,夫妻,又两小无猜时节就腻在一处,现在处于分别状态,自是格外思念,一个意象蕴涵着丰富的内容。瘦:暗示思念,始揭词旨,含蓄蕴藉,亦是读过全诗回过头来方才悟到。以瘦为意象表现思念是传统习见的手法)料是想情郎。(直抒。此际应该直接抒发,因为文势已至,若仍闪展作态,则过矣,过犹不及。)眷念朝朝甚,相思缕缕长。(承上直抒,用“缕缕”状思念,习见修辞)一声秋雁字行行。(呼应起句,统摄下章,亦景语,亦情语;同时开启下面的喷发式极写思情。)带去新愁,带去女儿香,带去几多残梦,伴尔在他乡。”(紧承“雁声”意象极写思情,全诗情感抒发高潮。三个排比,多重内涵,动人心魄。古人格外推重状写“声音”,如白居易的摹写琵琶声,韩愈的刻画琴声,这里通过写神的手法写“雁声”同样令人激赏。)
“一声秋雁字行行”句统摄下章的篇法,深得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笔法。雁声“带去新愁,带去女儿香,带去几多残梦,伴尔在他乡。”又深着这几行苏词的意法,以及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法。
瞩目其以“菊黄”、“瘦”、“雁字行行”渲染一个“思”字,分明是李清照的闲愁。但它确实是程菊仙的田园诗,所写出的人物写的是一个当代多情农家“山妹”的思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故乡的秋
- 珍藏
- 白马湖
- 秋感
- 莲文化
- 莲花
- 杯雪
- 春
- 雨中微笑
- 开花的树
- 江南
- 草乌花
- 冬天
- 鱼美人
- 杭州西湖十景
- 表情帝僖徊恍⌒木驼嫦嗔
- 意见领袖来了
- 如果我变成“大人”,我可能就不会画画了
- 我想和你相依为命
- 无法掩藏的自信
- 你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你的路
- 马斯克资助的AI安全项目正在做什么?
- 公务员辞职俣嗾醵嗌偾才算不亏
- 你好倌吧人
- 病中“三笑”
- 那个曾经和我一起看电影的姑娘
- 听说你不想上班,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 让自己拥有足够多
- 自我控制成德国孩子
- 富豪养生,其实很平民
- 从孔子《论语》对话风采看文艺批评
- 于永正老师作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 当下鲁迅研究的新空间
- 记叙文开头十法
- 积累·运用 2(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有效课堂指向哪里
- 语文活动课《成语总动员》 教案教学设计
-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 旧话重提——关于《飘》
- 3 b p m f 教案教学设计
- 13快手刘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的“黑洞”之谜
- 西方教育史上课程论演变述评
- 解读语文“标准”
- 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