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历史上的几则《劝学篇》

历史上的几则《劝学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历史上的几则《劝学篇》

提起《劝学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荀子。没错,古今广为流传的当然要数荀子的《劝学篇》了。

荀子,乃战国时期儒家大师,《劝学》是他为学生撰写的一篇讲义。在文章中,荀子以生动形象的譬喻,循循善诱地阐述了知识的重要与学习的方法。他认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终乎为圣人。”要达到此境界,就必须循序渐进,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

其实,除了荀子的《劝学篇》外,历史上还有两则不少人都知道的“劝学篇”,这就是颜之推的《勉学篇》和张之洞的《劝学篇》。

颜之推,南北朝时北齐人,曾任黄门侍郎。他认为:“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唯“有学术者触地而安”。在这种知识便是财富的思想支配下,他撰写《勉学篇》作为家训传于子孙。由于“勉”与“劝”在古汉语中同义,故亦被人称为《劝学篇》。

文中说:“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颜之推还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把书读好,是最靠得住的。”他“知读晓书”“触地而安”的观念,不失为今人读书治学的明鉴。

以一句“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的箴言而享名的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曾写过一本小册子,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为体”,在当时意指传承先贤“纲常伦理”,而“西学为用”,则是要以西方进步思想为我所用。张之洞还主张“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夫学堂未设,养之无素,而求之于仓卒,犹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为此,他还罗列出一长串青少年必读书目。

张之洞作为开明的“洋务派”,并不像早期洋务派那样因循守旧,相反他却规劝国人:要强国富民,就必须大胆地借鉴外国的文化与教育,因为任何民族的健康发展,都应该“以己为体,以人为用”。

除了上述三则“劝学篇”外,历史上还有两则“劝学篇”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尸佼,战国时人,他所著的《尸子》中也有《劝学》篇。《尸子》一书虽已佚,但唐代魏征等人编撰的《群书治要》第36卷中还辑录有尸佼文章13篇,而《劝学》篇即列在其首。尸佼告诉人们:材料是好材料,工匠是好工匠,而做出的剑倘不磨砺,其锋刃还是不利。以磨砺譬学,学习的重要性自见。而更可贵的是,尸佼将学习与自身的德行联系起来,并指出德行更为重要的是“无爵而贵,不禄而尊”。同时,他对当时有些人那种“贵爵列而贱德行”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另外,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王符,在其著名的《潜夫论》中,首列了一篇《赞学》。这“赞学”,也是“劝学”“勖勉”的意思。王符说:“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当然,王符等人所强调的学,主要是学书本、学“经典”。因为当时他们还不可能强调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

当下,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在求知识、攻术业、修德行的具体实践中,重温一下历史上的这些“劝学篇”,想必大有裨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聆听
走进初三
执着的热爱生活
生活需要奔跑
扫除心灵的污垢
彩色的童年梦
等待的人生,坚持的信念
我读书,我富有!
有时请停下脚步
生活因拼搏而精彩
中学的世界,失落的红色
喜欢而又害怕的长大
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日落以后忘记我
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微视频让《收发电子邮件》的课堂活力无限
巧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
CLIL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良好效应
九年级历史教科书插图的作用
农村医学专业《遗传病与优生》教学方法的探索
校企合作新模式刍议
网络环境下的生物 教学反思
在高效课堂下实施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
有效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破解初中美术欣赏课尴尬境地的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练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