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春节不放假
翻新时间:2023-08-10
民国春节不放假
民国肇始,万象更新。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剪辫子”便是除旧布新的象征。实际上,在服饰、称谓、习惯等各方面,政府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自然,传统历法与辫子一样,都被视为封建的糟粕。大力提倡新历法,政府必然是率先垂范,所以此时,您只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就别想休了,本属于新年的节日就都给了元旦。
政府虽大力提倡,可老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当然也不乏有些激进的革命青年反对过春节,在长沙就有人给有些贴着春联过旧年的紧闭门扇的商家门上斜贴如丧家场景的白纸条。不过这样极端的例子还是少数,民间春节照样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新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社会日常生活还是沿用阴历。各军政机关和学校对新历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一般社会生活均沿用旧历。
到了1918年,北洋政府也觉得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春节终于开始允许放假了。
为配合新历法,193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其中寒假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这样的假期规定,完全以新历法为标准,从而很难保证春节时正好放寒假。这种“坑爹”的放假方式,不仅学生们会叫苦不迭,就连老师们也怨声载道。
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人们发现,曾经号称要废除的传统春节,却能起到增强家庭、社会和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此后,阴历春节比阳历春节,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过得更加热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实用的天桥
- 我看新新人类
- 家的温馨
- 摇响青春的风铃
- 九江名胜
- 我喜欢的色彩
- 长大
- 雪花的形状
- 意外
- 倾听——一个勇敢的故事
- 关于梦
- 生活需要微笑
- 小议荧屏错别字
- 做举手之劳的事
- 我读书我快乐
- 基于需求分析理论旅游英语教材突出地域特色的必要性
- 上好“四堂课”,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
- 党校学习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教学中的运用
-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提升之我见
- 在读中学,读中提高
- 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寿险精算课程的教学策略
- 基于网络考核课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推进高职专业建设的改革
- 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变迁及对策研究
- 从物流案例教材浅探改进物流案例教学的途径
- 分组教学在英语习题课上的应用
- 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探讨
- 儒道视角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探究
- 《少年闰土》相关知识
- 《少年闰土》问题探讨
- 《观书有感》教材理解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观书有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课文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问题探讨
- 《少年闰土》问题探讨
- 《诗两首》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
- 《观书有感》教材理解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 《少年闰土》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