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杜甫诗歌中的浊酒意象

简析杜甫诗歌中的浊酒意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8

简析杜甫诗歌中的浊酒意象

摘 要:中国文化纵横几千年,源远流长,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甘醇的酒香,这酒香中氤氲着的是祭祀者的虔诚,是有志之士的慷慨激昂,是青年才俊的雄才大略,是失意者的惆怅失落,是激愤者的“不平之鸣”。而说到酒与诗的交融,没有哪个时代能超越唐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明史・李梦阳传》),唐代不仅是一个盛产诗的朝代,在这个氤氲着酒香的朝代,也产生了一大批以酒为友的优秀诗人,杜甫就是其中之一。在杜甫众多的饮酒诗中,浊酒这一屡次出现,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着广阔的文化内涵,而且对于杜甫这位特殊的诗人来说又有着非常特殊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杜甫;浊酒;思想内涵

第一章 序言

酒为诗之媒,酒是诗人生命的表现形态,酒力的升华能够使诗人们孕育出好诗。“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像这样痛饮度日,以酒遣兴的事例不在少数。谈到酒,我们大都会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个有着“花间一壶酒”的浪漫情怀的“诗仙”、“酒仙”李白,却忽略了那个将内心愁苦酿成一壶浊酒的杜甫。

清代《全唐诗》选杜诗有1400多首,其中写酒的诗就有300余首,与他同时期的李白相比较,杜甫诗中的酒不是李白诗中经常出现的“金樽清酒”,大都是浊酒,而且相对于李白的醉饮来看,杜甫诗歌之中的“浊酒”意象更加注重表现的是酒后清醒之后的刺痛之感,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就造成了杜甫诗歌之中包含独特文化内涵和思想内蕴的特殊的“浊酒”意象。

第二章 “浊酒”意象分析

唐朝是一个崇尚美酒的典型时代,朝野上下,市井内外,都会把酒当作媒介,当时的人们也通过酒的媒介来传递感情,抒发精神情趣。

在占其诗歌总数20%之多的饮酒诗中,杜甫的“我生性放诞,雅俗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都是他的饮酒生活的写照,即使到了老年,他也以酒为伴,“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可以看出杜甫不仅是“诗圣”,“酒圣”这一名号也非他莫属。对于杜甫来说,酒不但是个性张扬时的催化剂,是沉郁悲怆时的浇愁之物,更是他不得志时苦闷之时的象征物。他的诗歌中鲜有“美酒”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出现次数众多的“香醪”“春醪”“浊醪”等“浊酒”意象。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用谷物加酒曲酿酒,唐人酿酒,多用黍米和糯米。这在唐人诗作中也有记载,“酿黍长添不尽杯”(司空图《力疾马上走笔》)就是说的用黍米酿酒。唐代的米酒按当时的酿造模式又可分为浊酒和清酒。浊酒的特点是酿造时间短,成熟期快,酒度偏低,甜度偏高,酿造工艺也比较简单。浊酒的酒液比较浑浊,米滓往往漂浮在酒面上,如同浮蚁一般,故而唐人咏及浊酒,多用“蚁浮”或“浮蚁”来形容。杜诗中的酒多为浊酒,但有时也用别的词来替代,如“蚁浮仍腊味,欧泛已春生”(《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对雪》)。杜甫也称酒为“香醪”,“ 醪”也是浊酒的意思,杜诗“细草偏称坐,香醪懒再酤”(《陪李金吾花下饮》),“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崔驸马山亭宴集》)。也有时候,杜甫将酒称作“浊醪”,“ 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泛溪》)。

第三章 “浊酒”意象蕴含的思想内蕴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二):“域中自庄生以还,只颂酒德”,随着时代更迭和社会状况变迁带来的个人内心情感的变化,酒在历代诗人心目中已获得大大超越其本身的原始的作为饮料的内涵,而成为一种包含多层文化和思想内蕴的复合体,钱老先生的这句话也是由酒这一单纯的已经道出了酒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演进中的这一特质。 “江湖”和“庙堂”历来都是知识分子难以解决的矛盾和痛苦的根源,或借酒佯装癫狂避世自隐,或携酒横刀立马建立军功,酒成了古代人类物质文化形态和个体心灵审美创造主客体融汇的特殊凝结物。这对于杜甫这位从小就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现实主义诗人来说,这一点就更加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他饮酒诗中的“浊酒”意象。

就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那样:“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杜诗中对于酒的称呼是个人情感在客观事物身上的映射。诗人自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就开始偕家小由奉天先到白水,由华州往泰州,中间又辗转多地直到夔州,这期间遭逢贫穷和战乱,在这样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诗人没有能力买好酒,所以他诗中的“浊酒”也合情理。但在这期间,杜甫也曾多次受人接济酒肉饮食,所以也不排除他内心凄凉苦痛,而感觉他喝的酒因着人之色而由“香”变为“浊”。对于文人特别是像杜甫这类志在“兼济天下”的人来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这些外在的生活上的困苦都是可以忍受的,让他们无法忍受的是精神上的苦痛。杜甫是社会的良知,当他看到百姓的苦难,国家的破败不堪之后,即使是玉盘珍馐,琼瑶美酒在他眼中也只是糠糟浊酒了。他的名作《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正值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诗人登高远眺,临风怀想,天地一儒,只能形影相吊,此为孤独之悲,异乡漂泊,多病残生,因病断酒,添愁惹恨,此为断饮之悲,一“浊酒”写出了诗人此时此刻在此情此景中万悲于心头的潦倒,生活在当下社会环境之中的诗人也就再也吟不出“春酒杯浓琥珀薄“这样的诗句了。

另一个层面上来看,杜甫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之下的“奉儒守官”的思想消解了酒在一般意义上带给诗人的狂放洒脱的印记,而变为带有沉郁哀伤色彩的“浊酒”意象。从杜甫的十五世祖开始,几乎世代都在当朝担任大大小小的官职,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之中的杜甫就不可避免的表现出对官职的向往,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说:“杜甫是出生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杜甫庸俗的一面,他中年时期在长安那样积极地营谋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求援引,这和他家庭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莫砺锋先生更是做过非常精确的计算,提到在今存杜诗中,共有四十四处提到了“儒“字。也许正是儒家文化在根源上对于杜甫的影响,他没有沉溺饮酒佯狂自醉,而是用一杯浊酒掩盖了政治的无情和自己的无奈。

第四章 结语

贺拉斯说:“不喝酒的诗人写不出千古流芳的好诗”。托穆尔说:“酒是诗人的骏马,跨上它,可以遨游环宇”。酒是连接诗人与社会,连接社会和诗歌,连接诗人和诗的桥梁。

诗酒风流,有酒处也多有诗。文人多饮酒之人,也大都是醉饮,所作的诗也是写己怀,杜甫饮酒也多醉饮,但却是身醉而心不醉。他在诗中写酒,借助酒的参与,暂时麻痹自己的神经,但是诗人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他仍然热爱国家,关心百姓疾苦,在高蹈独立的酒兴中沉思当下,心系人民,酒不是他忘却现实苦闷的“腐肠贼”,而是把诗兴导向更广阔空间的引路者。

杜甫饮酒诗中的浊酒意象给我们展现了更为真实深刻的唐代现实状况,他的饮酒酒诗是他心路历程的反应,而这浊酒意象则是杜甫更为深刻的灵魂,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与酒为友的另一个杜甫,展现了他作为时代脊梁的更广阔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2]王守国、卫绍生著,《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版

[3]王赛时著,《中国酒史》,[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版

[4]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版

[5]王少良主编,《中国古代酒文化通览》,[M].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10版

[6]齐涛主编,《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8]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陈贻{著,《杜甫评传》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时请停下脚步
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日落以后忘记我
扫除心灵的污垢
生活需要奔跑
喜欢而又害怕的长大
等待的人生,坚持的信念
中学的世界,失落的红色
彩色的童年梦
聆听
我读书,我富有!
执着的热爱生活
走进初三
生活因拼搏而精彩
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巧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微视频让《收发电子邮件》的课堂活力无限
网络环境下的生物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良好效应
校企合作新模式刍议
农村医学专业《遗传病与优生》教学方法的探索
CLIL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效课堂下实施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破解初中美术欣赏课尴尬境地的方法
有效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的实践与思考
九年级历史教科书插图的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练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