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朱熹《晦庵词》中对理学精神的悖离倾向

论朱熹《晦庵词》中对理学精神的悖离倾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9

论朱熹《晦庵词》中对理学精神的悖离倾向

摘 要:朱熹乃旷世大儒,经学大师,但是却又喜好诗文,也偶发词兴。其词作现存世虽仅不足二十首,但研究价值还是很大的。本文从其词旨入手,探讨晦庵词对朱熹本人所主张的理学精神的悖离倾向,还原朱熹的矛盾二重化思想。

关键词:朱熹;理学精神;晦庵词

一、作为理学家的朱熹及其词作

二、《晦庵词》及其中对理学精神的悖离倾向

缪钺先生曾举《晦庵词》中的《鹧鸪天・江槛词》与《水调歌头・次袁机仲韵》二首词为例,认为“都有清逸空灵之致。 如‘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写景清丽如画。 又如‘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颇有苏东坡词之意境,确是佳句。不过,可惜的是《晦庵词》中这类作品甚少。

1、咏物言理寓志。

这一类词如《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和《浣溪沙・次秀野酴韵》都是借物喻理,生发议论,以文为词。还有唱和赠答词,在其词中篇幅最多。 较早的一首词《好事近》是赠宰相陈康伯的,表达其抗金爱国情怀,既祝贺同时也鼓舞、激励对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一类:

2、寻求个体超越、隐逸闲适游戏人生――对理学精神的悖离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告诫别人要敬畏人生,自己却登临山水放纵性情,并不排斥感情道情。举个例子: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风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鹧鸪天》

这首词清新素雅,表现了他“红尘看破”的思想。作者不想再以一个儒生的面目出现在社会中去管人间是非,而是想要效仿道家,羽化成仙,遗世独立。“且伴孤云独鹤飞”、“管甚人间闲是非”流露出朱熹寻求个体超越,希望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俯视人间,因此得出了“回头只见冢累累”的结论。朱熹是理学家,讲究“豁然贯通”,其诗词创作中则显露出浓郁的老庄思想,老庄思想可以给人以超越与心灵的自由与快乐,但这与朱熹所追求的“寻孔颜之乐”是有本质差别的。“颜回不改其乐,是他功夫到后自有乐处,与贫富贵贱了不相关。仁智寿乐,亦是工夫到此,自然有此效验。”[4]所以孔颜之乐是必得下一番功夫才能达到的,而非“脱却儒冠著羽衣”这么简单。这反映出朱熹思想主张与词旨趣味的矛盾性。再举一例:

“暮雨朝云不自怜, 放教春涨绿浮天。只今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

玳筵。”

――《江槛词》其一

淳熙六年(1179),朱熹奉命赴任南康军,此词表达了他不安仕宦的心情和对隐逸生活的怀想。朱熹匆匆过南昌,迫于行程,不能多流连,心中怅然,所以流露出了盼望在江湖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思想。整首词风格飘逸灵动,体现出了朱熹对率性而为,无拘无束,甚至有些“玩物丧志”的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可以说,这恰恰是一种狂放不羁、放情潇洒的诗人、词人气质。

很显然这与我们过去所谓“夫子词”的气象是不同的。以上两首词并非特例,据统计,“朱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诗是宴游、怀友、酬唱之作,都极力表现其遗世独立、寄情山水的情趣。”[5]晦庵词也无一例外地表现了同样的内容,这种对道家气象的向往与赞赏之情实际是对他自己的理学精神的一种悖离,因为这种对心灵之乐的追求超越了道德主义的范畴而具备了审美境界。也就是说,当我们摘下“道学”的有色眼镜看朱熹词时,我们会发现,他对自己日常人伦中的理学精神在词中是有保留的,在词中,朱熹也在尽量寻求性灵与情怀之真,寻求个人生命的超越,寻求自己的精神乐土。而这些属于生命感性的东西都是与理学精神相悖离的。

综上,朱熹的理学思想虽然包含格物求真与敬畏天命人伦之理性与道德色彩,但其词却包含着浓浓的自由审美与洒脱玄远,那种洋溢其间的通达透脱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既是对其理学精神的悖离也是超越。或许应该说,朱熹之理学主张恰恰是为了达到这种思想境界的所作的关注与思考。

三、“晦庵体”的影响

朱熹词作数量不多,也未能如苏辛等词人词体风格独特显著,所以长久以来影响有限。然而作为一代理学大家的朱熹,其词中所饱含着的对理性、道德、哲理的凝重思考与浪漫、自由、洒脱的个性张扬是很难有人与之相较的。其词的雅正平和之美实际上影响到了南宋姜夔一派词人。朱熹词那种清雅醇正的文人性特点,几乎都可在姜夔词中找到痕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承继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晦庵词实际上也是南宋雅词风潮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南宋词坛的地位和影响需要重新认识。对理学精神与浪漫主义的矛盾有助于还原一个完整的朱熹,这种二重性是我们了解其学术思想与以及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维度。

注释:

[1]论语或问 卷二

[2]卷三十七

[3]卷十五

[4]卷六十一

[5]高林广:俯仰人生笑空明――朱熹词管窥,阴山学刊199303

参考文献:

[1]缪钺:宋词与理学家 简论朱熹诗词 [ J] 四川大学学报 1989

[2]唐圭璋:全宋词 [M] 北京:中华书局 196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等待的人生,坚持的信念
喜欢而又害怕的长大
聆听
走进初三
彩色的童年梦
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我读书,我富有!
中学的世界,失落的红色
有时请停下脚步
日落以后忘记我
生活因拼搏而精彩
生活需要奔跑
扫除心灵的污垢
执着的热爱生活
网络环境下的生物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校企合作新模式刍议
微视频让《收发电子邮件》的课堂活力无限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破解初中美术欣赏课尴尬境地的方法
在高效课堂下实施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
九年级历史教科书插图的作用
农村医学专业《遗传病与优生》教学方法的探索
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良好效应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LIL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
有效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的实践与思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练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