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李渔人生观在小说戏曲中的体现

论李渔人生观在小说戏曲中的体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7

论李渔人生观在小说戏曲中的体现

摘 要:李渔出生于明末清初,具有于创新的人生观。他擅长编写小说和戏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是一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

关键词:李渔;人生观;小说戏曲

李渔,号笠翁,明末清初戏曲家。他对戏曲的改编使戏曲得到进一步成熟发展。李渔的人生观总体来说既求享乐又重实用、既超世又入世。人生观是人们对待某一事物的客观看法,不同的时期人生观也会发生变化。人生观最关键是认识和处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在这一方面,李渔处理的十分恰当。

李渔的性格直接决定了他的成就。他敢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入书中。在李渔之前的小说,大多都是演绎的故事,没有明显的独创性,久而久之便会被世人离弃。李渔的小说能够大放光彩,是因为他不拘于世俗。李渔将他的创新又入世的观念融入到小说之中。他的小说讲述过这样一个片段。一对青梅竹马的小情侣,本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遭到了女方父亲的强烈反对。这个男子便拿着千里眼[3]观察姑娘家里的动态。他看到了父亲写给女儿的书信以及书信上的一些内容,于是便笑容满面的到了女方家里。这个男子对姑娘的父亲说,我可以知道您书写的内容,您看,我与您女儿的恋情是天意,是得到天的庇护的,这是一种天意,您不该反对。当时从西方传来的望远镜就成功的应用到小说之中,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做法。

李渔有自己交友的原则,深明“君子朋而不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胶如漆”等古训。与他有所交往的人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市井之徒。他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众多的朋友,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他的戏曲之路做了不少铺垫。

戏曲创作是李渔的一大爱好,他曾自称为“曲中之老奴”。李渔将他敢于创新,注重实际的观念深深的融入戏曲创作之中。他开始注重戏曲的观众反应和舞台效果,改掉了之前剧本脱离实际的做法。他是第一个强调宾白的戏曲家。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多写喜剧,只为让观众开心一笑。李渔对戏曲的结构十分关注,他抛开了之前戏剧的音律和词采。除了戏曲的结构,李渔也注重戏曲的语言。他要求语言简洁、机趣,符合人物的性格。为了戏曲能够普遍流传,他也主张少用方言。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风筝误》等等著作,《风筝误》是演出最多场次的一部。

李渔是第一位靠笔谋生的人。因为他的创新以及既求享乐又重实用、既超世又入世的人生观念,“湖上笠翁”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坛新人。一些不法商贩看中了这个机会“挂羊头,卖狗肉”。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他一面请求官府帮助,一面自己付出实际行动与商家交涉。他曾在《闲情偶寄》里说道:“至于倚富恃强,翻刻湖上笠翁之书者,六合以内,不知凡几。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当决一死战,布告当事,即以是集为先声。总之天地生人,各赋以心,即宜各生其智,我未尝塞彼心胸,使之勿生智巧,彼焉能夺吾生计,使不得自食其力哉!”这等决心和作为,确实是他价值观的体现。

李渔在六十岁左右开始对其经验进行总结,最终著成《闲情偶寄》一书。《闲情偶寄》分为八部,包含种类之多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部研究休闲娱乐的书籍。名居于《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闲情偶寄》不仅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等一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闲情偶寄》的后一部分注重讲述娱乐养生的方法,内容丰富有趣,这在古代是难得的存在。李渔不是单纯的讲述某一件事物,而更多的添加抒情以及说理部分。从庭院摆设到花草鱼虫的设置,从妇女的房屋装饰到饰品佩戴均有涉及。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自己写书有四期三戒,一期“点缀太平”,一期“崇尚俭朴”,一期“规正风俗”,一期“警惕人心”。在这中间,最能体现出李渔有趣的在于“崇尚俭朴”这四个字。因为自身经历,李渔的书里往往对贫穷人们的生活表示同情,苦中作乐的思想随处可见。这是早了多年的阿Q精神[4],可是它高于这种精神。

李渔的人生观总体可以概括为既求享乐又重实用、既超世又入世。这可以从《闲情偶寄》清晰的体现,若无对花草树木,庭院设计的研究,若不注重于养生之道,又怎能写出这部奇著?他的超世体现在他的交友之道,虽然家道中落,却也勤以自勉,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他的入世体现在小说之中,每一篇小说都力求新颖、追求独创。一个人的人生观会决定之后要走的道路和追求的目标。李渔的人生观决定了他对戏曲以及小说的挚爱,加上后天不断努力和勇于创新,最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

注释:

[1]出自孟子

[2]对与错,时间会给出正确的评论,这怎是你我所能颠倒的呢?

[3]现在我们称为望远镜的东西

[4]鲁迅先生之作,意指自我欺骗,自我满足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

[3]张晓军著,《李渔创作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时请停下脚步
日落以后忘记我
走进初三
我读书,我富有!
生活需要奔跑
彩色的童年梦
中学的世界,失落的红色
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执着的热爱生活
生活因拼搏而精彩
等待的人生,坚持的信念
扫除心灵的污垢
喜欢而又害怕的长大
聆听
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网络环境下的生物 教学反思
巧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
在高效课堂下实施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
九年级历史教科书插图的作用
破解初中美术欣赏课尴尬境地的方法
校企合作新模式刍议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良好效应
微视频让《收发电子邮件》的课堂活力无限
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CLIL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医学专业《遗传病与优生》教学方法的探索
有效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的实践与思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口语练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