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4
“熊孩子”挨打
有一天,无意中跟我娘讨论到“熊孩子”的问题,我娘激动得一拍大腿:“要是你的话,我早打死你了!”
我说:“我也这么觉得……对了,为什么我小时候你老是打我而不跟我讲道理呢?”
我娘说:“刚开始我也是跟你讲道理的,但是讲道理你不听,最后我火气上来了,只能打你;打完了,你才能乖乖地听道理,后来觉得讲两遍道理太麻烦了,干脆先打了再讲;再后来你实在太烦人了,一样的道理要讲好多遍,我懒得讲了,干脆直接打完了事。而且你那时候心理年龄还不到五岁,跟你讲道理实在太费劲了。”
我不甘心,又追问道:“那为什么我再长大一点儿,你还是不跟我讲道理?”
我娘说:“你再长大一点儿,一打你,你自己就明白道理了呀,我还费那个劲干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跟女人实在是没什么道理可讲。
没想到我娘居然很兴奋地开始回忆说:“哎呀,其实你小时候还是挺乖的,就窜来窜去的,不打你你都不消停一会儿。不过你有两个优点:第一个是记吃不记打,打完你给把瓜子就哄好了;第二个是,打你两下你就哭着喊着‘妈妈,我再也不敢了’,看你的样我打起来也没啥意思,所以你不会挨太重的打。”
我说:“这两个听起来怎么都不是优点呢?可是我明明记得,有时候我认了你也接着打啊!”
我娘说:“有吗?”
我说:“当然有啊!就是每次你带我到××阿姨家跟××玩,我们俩老爱打架,这时候××阿姨跟你就会冲出来,把我们俩拉开分别揍,每次你打我都打得特别狠!”
我娘说:“哦,这个你就得怪××了,因为他实在是嘴太硬了,打死都不认错。一般你屁滚尿流的时候人家都还没掉眼泪呢,你说人家那边还在打,我在旁边干看着也不好吧,那只能接着打呀,不然场面多尴尬啊。”
我说:“那你做做样子就行了,打那么认真干吗?!”
我娘说:“哎呀,你看人家××阿姨打得那么认真,我也不好意思出工不出力啊,再说人都有攀比心理嘛,不知不觉就被你××阿姨的气势给感染了。要说××是真耐打啊,每次等她打完我都打累了,你××阿姨还气得不行,跟我说:‘你看这个娃,骨头怎么这么硬?他如果生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倒是一个干革命的料。’”
我说:“那你怎么说?”
我娘说:“我就说孩子有骨气是好事儿啊,哪像我们家的杨洋软骨头,如果生在那时候,肯定当汉奸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选择好打架对手,不然身体受到摧残的同时,人格还要受到侮辱。
我娘接着说:“想想你小时候还真是没少挨打啊,你十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忘了为啥打了你一顿,你一个人坐在床上哭了半个小时,然后说:‘我一天要挨三顿打,现在长到十岁,挨的打都超过一万顿了。呜呜呜……’”
我说:“这件事我有印象……现在想起来我也很可怜啊!”
我娘说:“是啊,我听着也很心疼啊,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啊,这样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呢。反正当时我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打你了。”
我说:“可是我记得你从那以后还是经常打我啊……”
我娘说:“是啊,因为过了半个小时你还在哭,实在太烦人了,打一顿你就闭嘴了。我觉得还是这个方法最简单有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人都是善变的。
我娘说:“你看虽然我一直打你,但其实都是小打小闹,你真正挨过最重的一顿打,其实是你爸打的。”
我说:“是吗?我记得我爸没怎么打过我啊,你打我时,他还拦着呢。”
我娘说:“对呀,平时你爸是不打你的,但是那次没打死你就算轻的了。”
我说:“是怎么回事儿?”
我娘说:“那时候你上一年级,半夜家里停电了,你爸出去借保险丝,我在家里眯了一会儿,然后就听见你爸一声怪叫,我起来就看见,你被你爸一脚从门口踹到沙发上了。”
我说:“为什么?”
我娘说:“因为你闲着没事儿,跑到大门后面躲了十分钟。你的胆子也真大,外面那么黑你也不害怕。你爸哼着小曲回来的时候,你跳出去吓了他一跳……你爸说他一辈子都没跳过那么高……”
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熊孩子”挨打是有其必然性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封存的记忆
- 理想的家
- 月夜遐思
- 一阵小雨
- 山顶的守候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只是寂寞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大禹,请留步
- 降珠仙子
- 生活需要梦
- 难忘的经历
- 萌动的青春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说课的研究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