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史鉴与诗教的审美双重创造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史、子、集,是国学的重要文化府库,典藏内容十分丰厚,智慧教益良多,是中华民族的士君子修齐治平的精神支柱。兴文同志在长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从诗兴感悟的出发点上向历史典籍取材,提要勾玄,含英咀华,以平水韵或今韵双轨用韵的七言绝句体式,写成了333首诗,可谓用心勤苦,醒世启人,广具史鉴与诗教的双重作用,其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都应予以充分重视。
兴文以典籍史实为诗的题材咏史,从他写就的诗作可见,他有一个明确的选向构思的出发点,这就是以历史教训、教益为标的,用现代的思想去激活历史,“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在据史的前提下,寻找仍存在于现实中的历史精神,让历史生发出现实人生的启示,达到史鉴与诗教的统一。从这个基点上达成的史、思、诗三者在审美意义上的统一,史是以事理喻人,思是主体融入事理,诗是以情思成体感人。而诗人以诗咏史,则可使史鉴与诗教,在审美情思的涵融中自然而然地得以实现。这也是在文学接受史上咏史诗有能特别动人的体式与手段的原因。
咏史诗的立身前提条件是史事,无往事不成史;对史事的直述是史,不是诗。那么怎样才能把史化成为诗呢?从中国古典诗论与古代咏史诗和兴文的咏史之作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式特点认定中,我们早知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文与作为铭诔之类的史志,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分文为四体,并各指出其体式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中的铭诔是为人纪述事功的文体,属于历史文本,必须如实书写;而诗赋是文学体式,虽来源于生活,但必须追求形式表现的华美。晋人陆机的《文赋》中又细分以上四种文体为十种,分别指出特点所在:“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徵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其中的诗的体式的情与美被全面地加以确认,成为后世恒定之论。然而怎样达到诗的情与美的境地,包括怎样在史事上化事为诗,其要义亦有人论说。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在《文选序》中说出了一个普遍规律:“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又说:“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咏史诗雨言,以史事为诗必踵其事,但并不是对史事的平铺直叙,而必须是寻出含有诗意潜藏的要点,即最能动人、感人之处;并以个人的情致去摄取诗材,并寄情托意于其中,表现出史实中原无的诗作主体的喜怒哀乐、爱恨褒贬态度。以上等等皆可谓之“增华”。这些,我们从《诗经・黍离》中西周大夫在镐京废墟上深惋的凭,到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时孤独寂寞的怆然涕下;从杜甫《过宋玉宅》所感伤的“萧条异代不同时”,到苏轼在《虞姬墓》前所发出的“苍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的感叹,我们从中得到的都不仅是历史事态,而是扑面撞心的历史事态的巨大叩动,然后发出深重的反响,这里有诗家浓重情怀的强烈感染,这时我们才切实地感知咏史诗是什么,而诗后的历史本身又是什么。 马晋《仿郎世宁骏马图》
对于兴文的咏史诗作,我们上文已多有引述,从中已足见特点。为了从文体意义上见其工力,我们在此有必要择篇从文本上加以程序分析。第一首是取自《史记・殷本纪》殷商开国之君商汤王德治用贤的史实,序列为第326首的《商汤之治》:“网开一面见仁心,天下乘风远近临。昭德禹皋伊尹用,视民知治四方亲。”第二首是取自《汉书・郑当时传》附记下翟公事遇,序列为第306首的《门可罗雀》:“死生之际交情出,贪富穷通世态殊。廷尉门前罗雀后,复来宾客意何如?”
这两首诗前一首是赞扬商汤王以仁德治国、用贤辅政;后一首是从汉朝廷尉翟公在任与免官而遇世人冷热态度之迥异,而见出世态炎凉之相。这两诗之主题都寓于事中。问题在于怎样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取到素材。走捷径者在一般成语辞典中的“网”“门”字头下可以查到,但仅有成语条目,而却不读原典者,尤其是不能知人论世者,是不可下笔为诗的。这就是说,写咏史诗,首先必须具备广泛深厚的有关历史知识素养,务必详知、熟知、透知所要写的史实。在这个层面上诗家与史家是一致的。从兴文诗可见,他写的这两首诗,至少必须细读和参透《史记》和《汉书》的有关篇章和本义,不然则诗无所本,意无所由。其次是诗家必须由知史而向诗意过渡,他不是在史事里安居,而是要在诗意里安居,因此必须着意地寻求、勘破和张扬史事中的潜在诗意,并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褒贬之情,分别顺势循理地加以寄寓之、强化之,然后是使情成体,以诗出之。这是使知识用为事功。由史而变化为诗是本质性的改变与创造。我们从这两首诗中看到,兴文是从《殷本纪》的复杂史料中进行重点择取,以商汤王的仁政爱民的事由为抒写点,寄托有仁政兴国、视民知治的题旨。而翟公的世态炎凉的经受,是古今世俗普泛存在的功利现象,说起来是人人所憎恶和鄙弃的恶俗,但只有仁心宅厚的君子才能守常不易。古人感慨于此,痛斥的是势利小人,呼唤的是守德君子,“门可罗雀”和《门可罗雀》的史事与诗旨在主题上具有无间的一致性。最后是以史料素材造成题材过程中,按体式的通常需要安排章句,一首以“网开一面”领句开题,突出商汤王以仁治国、标榜贤能的德政,韵脚落在“心”字上,通押“真、侵”韵;第二首的开篇句“死生之际交情出”,是落脚于仄声的“出”字上,是入声的“质”韵,仄脚不入韵,为的是引翟公原话入诗,但第二句必押平声韵,用的是“虞、鱼”韵通押,突出昔日宾客盈门,而一旦免官则“门可罗雀”的对比。如此考辞就班,终致辞达理举。兴文的三百多首咏史诗,一律是七言绝句。有不少是律绝,用的是平水韵,平仄粘连皆中体式;其中也有不少篇是属于古体,用的是今韵,因命意随势而行,义无反顾,未讲粘连,作为古绝尚大体可行。
兴文用心于咏史诗,诗集是一种工程性的创造,工程巨大,规模宏大,意义重大,是诗词领域的一个盛举,值得为之大声喝彩。在写这篇序言之后,尤其感到咏史诗写作之不易,特别是一个人能写三百多首,更让人敬佩其难能可贵。故而作七言绝句一首相赠:咏史诗家非等闲,五车学富见知宽。抒怀寄寓偏多感,勘破人生谜万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学狗爬
-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 发生在早晨的一件事
- 压岁钱
- 社会第一课
- 热闹的菜市
- 我学游泳
- 黄龙峡漂流
- 年三十
- 梦
- 汶川,你的名字叫强者
- 玩游戏的收获
- 生命的意义
- 寒假里我给爸爸妈妈做的两件事
- 小蝌蚪回家了
- 2015年昌河汽车商务大会在昆明召开 等
- 辉隆股份:预计今年农药销售额破10亿
- 高工效是作物解决方案的保障
- 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成功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
- 2015年江苏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 蔬菜春季育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9万月销量创新高
- 国务院:除重特大项目外,环评审批不再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
- 农业部印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
- 谈温室大棚蔬菜害虫的综合防治
- 做活融资 提高效益
- 山东各地农药监管
- 201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 华星化工更名为华信国际 拟设立全资子公司
- 新常态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 《汉语拼音·复习一》教学设计3
- 《汉语拼音4 d t n l》教学设计
- g k h教案设计三
- 《汉语拼音·复习一》教学设计2
- g k h教案设计二
- 《汉语拼音4 d t n l》
- 《g k h》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4 d t n l》教学设计1
- 拼音歌
- 复习一教案设计二
- g k h教案设计四
- 复习一教案设计一
- 05汉语拼音(gkh)之教材分析
- 《汉语拼音4 d t n l》教学片断赏析
- 催开创造的芽苞──d t n l 教学片断与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