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2
李白:小清新不喝酒
没有谁天生就是酒鬼,李白也是慢慢染上了这个“恶习”。25岁以前,李白好像从不喝酒。在此之前,他写了不少诗,但没有一个“酒”字,可以说是滴“酒”不沾。搞笑的是,李白居然是跟一个和尚学会喝酒的。
25岁那年,李白到湖北参观赤壁和黄鹤楼,认识了一个叫行融的和尚。在李白看来,该和尚“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简直酷毙了。诗写得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喝酒。李白是这样一个人,“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绝对是个非主流,他交的朋友也往往出人意料。现在连和尚都这么能喝,李白不干了。不喝酒的李白,一秒钟变身为酒鬼,并当即豪迈地表示,“待我适东越,相携上白楼”。白楼,其实是个酒店。
那他之前为何不喝酒呢?真相应该是这样的:15岁以前,李白年纪小,家里管得严,不让喝;15岁以后,李白到大匡山的大明寺读书,一待十年――李白因为没有正式户口,上学报不上名,想学习,最好的地方莫如寺庙。佛教寺院的藏经楼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不光有佛经,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典籍都收藏;大德高僧又都是有学有修的学者,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随时请教。可想而知,李白是去读书的,不是去喝酒的。再说,寺庙乃佛门清净地,若李白整天一身酒气,也着实不像话。
李白读书十年,朋友圈子小,除了去跟老和尚请教问题,就是去附近山里找道士聊天。18岁的时候,他专门跑到长平山跟隐士学了一年专业课――剑术、道术和纵横术。隐士老师不喝酒,李白怎么好意思喝?整个环境是清心寡欲的,耳濡目染,李白也就不想酒,也没到非喝不可的地步。不像后来,天南海北到处跑,有那么多应酬,所谓“清茶淡话难逢友,浊酒狂歌易得朋”,李白还是懂的。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喝酒是要花钱的。李白那时很可能是离家出走,爸爸不给生活费,才不得不到寺庙读书。不喝酒,便成了李白给自己定的规矩。那不喝酒的李白都干什么呢?看月,看雨,看石头,一派小清新,忙着故作深沉和风花雪月。
“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的下雨天,他看到风筝都断了线,农民伯伯在耕田。
“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的大清早,他看到鱼儿水上跳,鸟儿树上叫,野花破了相,山草扭了腰。
他说一轮明月,是海的心,是山的眼,然后守着它,直到夜半。那初生的月,跌进水里,像是湿透的细眉一弯;被云遮了,光芒四射,又像在云端生出了爪。
他说一块石头,恰似女人的脸,曙色中愁容满面,“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湘女的恨,也有楚妃的无言。那耸立的群峰摸着了天,逍遥不记年。他拨开云雾寻古道,倚着石头听流泉,看高高的松柏上,白鹤在入眠。
喝酒的李白,把才气兑到酒里,一撒酒疯就是一腔豪迈。不喝酒的李白,青春无处安放,只好把自己打造成婉约派。
那些年,李白是孤独的,但未必寂寞,因为他似乎很享受那段没有杂念的时光。直到24岁的一天,他决定离开,离开那水、那人、那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寻找自己的未来。他安慰自己说,“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后来,他走得越来越远,再也没有回来,彻彻底底地,离开了大匡山,离开了那个不喝酒的李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因为刚好遇上
- 坐上开往幸福的火车
- 拥有阳光
- 离开
- 通向乌托邦
- 明月怀想
- 那时候
- 如雨降临,如雨消逝
- 遛猪
- 网络书籍
- 飘逝的美好
- 女子
- 位置
- 那一抹浓浓的红
- 营养补充,可不是汤汤水水那么简单
- 乳房,里外都要好!
- 宝宝,你睡得好吗?
- 带着母乳宝宝去露营
- 于正《神雕》顽固“逆天”
- 广电总局与黎巴嫩国家电视台签署合作协议
- 蔡赴朝发表主题讲话 强调网络视听主抓五大方面
- 总局规范网络用语“人艰不拆”等词告别电视
- 心理健康,源于准备
- 从胚胎期到3岁,宝宝嘴巴体验全揭秘
- 运动,实现身体的真正复苏
- 遇见更好的自己
- 被抄家抄走的藏书49年后失而复得
- 总局要求全面清理违规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 预防乳牙龋齿要趁早
- 试论语文课的教学幽默
- 3月29日巢宗祺教授在线交流精华整理: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读书
- 再论课程论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 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
- 怎样读东坡词
-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浅见
- 构建“六字”语文教育观
- 给语文老师的参考书目
- “汉字难学论”与比较方法论
-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
- 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
- 日本、韩国、台湾非义务教育阶段私立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 谈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 程红兵老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