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甲午战争败于“文化”

甲午战争败于“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甲午战争败于“文化”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精神胜于武力。”而在甲午战争前后,清朝上下却看不到强大的精神力量。光绪与慈禧为争权而不和,大臣们为自身利益而各执一词,普通民众更是一盘散沙,对战争漠然视之。甲午战后,一位日本官员到湖北沙市,吃惊地发现这里的官员和民众根本就不曾听说过刚刚打过的战争。亲历这场战争的一位英国人说:“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李鸿章也曾发出感慨,说自己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如此散而不聚,战争焉能不败!

而在日本,当上层决定发动对朝、对华战争后,原本存在很大矛盾的日本政府与议会立即同仇敌忾。在思想家的劝导下,许多豪商大族表示“不参军也要尽国民之贵”,纷纷捐筹巨款。日本多数民众也在“伸张国权”思想的鼓动下,被导向支持战争、参与战争,实现了“国民舆论的一致”。从1894年1月到1895年11月,日本66家报社派出114名记者、11名画工、4名摄像师进行战地报道,此外还有许多军方本身派出的军人记者,“战争开始后不久,漫画也罢,歌曲也罢,都反映出对中国人的憎恶”。通过煽动对中国、中国人的敌意和仇恨,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而且走向极端,完成了其战争动员。正是国民意识的形成,使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确实做到了举“整个国家之力”。

在战争观念上,中国一直强调以仁义化育天下,对战争暴力持一种谨慎乃至厌恶的态度。明太祖朱元璋就认为,军队和战争好比毒药,只有当国家和社会有病之时才迫不得已用它来以毒攻毒。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一直到甲午战争,清朝上下在战争筹划和实施上也都表现出严重的消极倾向,总是在被动应付,在军事改革问题上也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无疑与这种和平主义的军事文化分不开。

日本则深受其武士道精神影响和西方列强的刺激,迅速地形成一种比较极端的尚武主义战争观,他们甚至将此役定性为“文明淘汰野蛮”,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符合“大义”,都是“义战”。面对这种血腥得多、也强劲得多的战争文化,中国战争文化的无力充分显现出来,无论是战场的官兵还是后方的民众都没有从中找到精神动力。

在科技意识上,中华文化重道轻器,把先进科技视为“奇技淫巧”。15世纪中后期,中国就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了开花炮弹,然而,鸦片战争时,林则徐却要费尽心机从英军那里了解开花弹技术。过了二三十年,左宗棠西征新疆,在陕西凤翔发现了明朝所遗开花炮弹的实物,不禁感叹:如果当年“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所以,当年北洋海军成军之后,技术和装备上便都止步不前,没几年就被日本海军赶超,形成舰速、炮速和炮弹威力都不如日军的局面。

反思甲午战争,不仅要反思战略层面,更要反思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文化的较量才是更深层次的较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女子
拥有阳光
位置
飘逝的美好
坐上开往幸福的火车
明月怀想
如雨降临,如雨消逝
通向乌托邦
网络书籍
离开
那一抹浓浓的红
遛猪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那时候
因为刚好遇上
心理健康,源于准备
宝宝,你睡得好吗?
营养补充,可不是汤汤水水那么简单
运动,实现身体的真正复苏
蔡赴朝发表主题讲话 强调网络视听主抓五大方面
预防乳牙龋齿要趁早
被抄家抄走的藏书49年后失而复得
遇见更好的自己
乳房,里外都要好!
总局要求全面清理违规地面数字电视业务
总局规范网络用语“人艰不拆”等词告别电视
带着母乳宝宝去露营
广电总局与黎巴嫩国家电视台签署合作协议
于正《神雕》顽固“逆天”
从胚胎期到3岁,宝宝嘴巴体验全揭秘
再论课程论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怎样读东坡词
构建“六字”语文教育观
给语文老师的参考书目
“汉字难学论”与比较方法论
谈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程红兵老师简介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
试论语文课的教学幽默
日本、韩国、台湾非义务教育阶段私立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浅见
3月29日巢宗祺教授在线交流精华整理: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读书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