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一个”和“知乎”看数字阅读的新发展

从“一个”和“知乎”看数字阅读的新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4

从“一个”和“知乎”看数字阅读的新发展

数字出版是建立在数字阅读基础之上的,有数字阅读需求,才有数字出版的发展;从数字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数字出版的不足之处,只有看到不足,才能不断改进,找到突破口。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数字阅读需求在逐渐增加,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数字出版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与此同时,国家也在积极号召全民阅读,努力培养人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

1.数字阅读的定义

数字阅读较之传统阅读的优势就是携带方便,存储量大,绿色环保。

2.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区别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区别在于载体不同,获取途径不同,阅读的内容有深浅之分。

首先,载体的不同。数字阅读需要借助一定的阅读设备,比如说手机、PC、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纸质阅读不需要,随买随看,具有较大的自由性。

其次,获取途径的不同。数字阅读的电子书是通过在线浏览下载的方式获取。因版权保护工作的欠缺,有免费和收费两种模式。目前,免费内容资源占了较大比重。纸质书通过购买即可获得。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开展,购买纸质书也不再局限于实体书店了,还有更多的网上书店可供选择。

再次,阅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数字阅读因为随时随地阅读的可能性,所以内容可能相对比较轻松,而传统阅读的内容则更倾向于专业化,当然不排斥娱乐性的休闲读物。但是就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来说,人们更愿意选择纸质阅读,而不是电子版。

载体、获取途径以及阅读内容的区别,不代表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就存在好坏之分,只是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阅读本身并没变。从传统阅读到数字阅读,不过是一次从纸质内容到数字内容的转变。

二、数字阅读新发展

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的必然发展趋势。出版是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一环,数字出版较之传统出版更能快速地传播文化与理念。数字出版产业则能为国家积极贡献一分力量,对经济增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家也是加大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支持力度。

数字出版对应的是数字阅读。数字阅读有着多种形态,包括手机阅读、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随着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也将是多层次、立体式发展。数字阅读是数字出版发展的动力,数字出版则又进一步促进了数字阅读的普遍化。二者相辅相成,才可能有数字出版欣欣向荣的明天。

数字阅读也不再局限于电子书阅读,而是朝着越来越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微博、微信、各种阅读APP层出不穷,阅读的具体形式也是千变万化。

《ONE・一个》是2012年由韩寒和之前《独唱团》的创作团队共同打造推出的一本电子杂志,它的定位是一本文艺杂志,每天都会更新一张图片、一篇文章、一个问题和它的答案。《ONE・一个》既有韩寒、走走、路内等实力创作人的文字作品,也有像高晓松、柴静、陈坤、曾轶可等名人的作品,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作品。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小说、散文或者评论。

《ONE・一个》APP的界面极为简洁。首页、内容和问题组成了这个阅读应用。每天会向用户推荐一篇文章。可以收藏,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等不同方式与朋友进行分享。每天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读者可以自由回答。这个APP的高人气不仅仅是靠着韩寒的光环,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本身。ONE给用户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数字阅读体验,用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每天推荐的文章和问题。这与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利用的只是你零碎的时间,同时还可以与身边的朋友一同分享。

“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侧重于新闻性,内容都是时下比较热门或者让人大跌眼镜的知识或者信息。用户可以随意性阅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阅读。“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的可阅读性在于“知乎”的高质量问答分享。“知乎”的阅读属于集合性的阅读,既有严肃认真的也有幽默搞怪的,这点类似果壳网,只是定位不同,发展的路线也不同。 《ONE・一个》与“知乎” APP都属于数字化阅读产物。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有很大差别的。《ONE・一个》侧重于情感的交流,“知乎”偏重于知识的传播。《ONE・一个》感性,“知乎”理性。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同一种方式,将某类人群集中在一个APP上,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ONE・一个》和“知乎”同样都是手机阅读APP,二者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

1.内容的精简。从《ONE・一个》和“知乎”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经过编辑加工而成的。《ONE・一个》每天只有一篇文章,可是每天看到的都是全新的。“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则是定时更新,内容也是千变万化,给人无穷的阅读乐趣。

2.形式的个性化。《ONE・一个》“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都是极具个性化的。它们的界面设计都很简单,没有高级的功能,却给用户创造了一个十分舒适的阅读环境。

3.短阅读。无论是《ONE・一个》里面的一篇文章,还是“知乎日报”里的各种信息,我们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阅读并加以消化。与快节奏生活方式对应的是短阅读,既保证了每天都在接受新的信息,又可以将零碎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

4.号召力强。这两个APP,一个具有名人效应,一个则是专业性态度,都集聚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读者 ,数量十分可观。目前这两款APP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但是随着其不断发展,未来在周边产品这块就可能产生不错的收益。

也许这就是数字阅读的魅力之所在吧,从中也可以看出数字阅读的极大可能性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三、数字阅读未来之路

通过研究《ONE・一个》和“知乎”这两款不同类型的手机阅读APP,不难发现,它们所蕴含的数字阅读的魅力之大。之所以选取《ONE・一个》和“知乎”这两个例子,并对二者加以分析,是为了通过两个具体的数字阅读的实物来剖析数字阅读,从这两款应用上发现可借鉴的经验,然后将其推而广之运用到数字出版上。鉴于这两款阅读APP的高人气以及巨大读者群,笔者认为,数字阅读未来的发展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不拘于一格。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内容,总能找到与之相投的读者,关键是要有特色内容的质量要有保障。高品质的内容才能紧紧抓住读者,使之成为忠实用户,这就需要在内容来源和编辑上进行深耕,内容的来源直接决定着质量好坏,而编辑质量则对阅读体验产生重要影响。数字阅读时代,阅读体验很重要,不同的载体,阅读所产生的体验也大有不同,当下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围绕用户进行改进和完善。

2.形式多样化。数字阅读,既可以是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一本电子书,也可以是浏览手机上下载的阅读APP,还可以是刷微博、微信等。无论哪种形式,阅读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形式的多样化,需要保证阅读的舒适性。只有适合阅读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并喜欢。电子书的字体、大小、间距、背景颜色应该适宜,保证阅读的舒适度。各种阅读APP的界面应该简洁,操作方便,同时适合阅读。微博、微信的文字和图案设计需合理。多样化的形式,才有多样化的选择,才能吸引不同的读者。

3.特色与个性。《ONE・一个》的特色就在于极简,量少而质优。“知乎”的特色在于广泛的参与性及其内容优质性。“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都是取其精华而成,足够吸引人的眼球。一本电子书,一个阅读软件,乃至微博等,都应以特色取胜。

4.基于用户需求。阿里巴巴集团数字阅读事业部总经理胡晓东曾提出:“数字阅读是卖字数还是卖内容”这样的疑虑。他认为互联网可以释放内容本身的价值,数字阅读要以用户为基点,围绕为用户创造价值组织产品与运营。无论是内容、设备、供应链还是价格,都要以用户为出发点,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出版业属于文化服务类行业,它的目标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人。从用户需求出发,努力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带动整个出版业的发展。

四、结论

数字阅读是一种基于传统阅读的新形式,我们探究数字阅读是为了数字出版的发展,而不是阅读本身。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不是对立的两端,相反,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本电子书的热卖,可以带动一本衍生纸质书的畅销;同样一本书纸质书的畅销,也会同时推动电子书的销量。但是,数字阅读不等同于传统阅读。数字阅读的载体等方式发生了改变,就需要内容等其他组成部分的配合,重新塑造适合数字化的阅读形式。

数字出版是建立在数字阅读基础之上的,有数字阅读需求,才有数字出版的发展;从数字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数字出版的不足之处,只有看到不足,才能不断改进,找到突破口。

[2]李净. 一个偶像变成一个平台[J]. 北京青年周刊, 2013

(36).

[4]窦新颖. 微信时代,数字阅读盈利靠什么?[N]. 知识产权报,2014-05-1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线牵
青春
丢弃的年华
左手右手
秋志
站着说话腰不酸
黑色寂寞
理解
街景
来自天边的约定
淡释豆蔻
当梦想与现实相遇
彼岸花生
时间
人间四月天 最美是河鲜
宫内节育器异位3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怀旧只会令人撞树
手法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体会
当精油遇上星座
麻醉术前检查和术前访视对提高麻醉质量控制的作用
樟脑与克霉唑软膏联合治疗股癣和足癣的临床疗效
后腹腔镜肾脏低温保护下部分切除术临床分析
医院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的管理及利用
神经症者的心理模式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过敏问题临床探讨
房颤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例
《内经》感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急性阑尾炎合并妊娠18例临床分析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比较
《桂林山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 a o e》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实际——《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3册教案——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狼和小羊》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以游戏为主线 活化课堂教学 --《ai ei 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以人为本 构建多维互动课堂 ——d t n l教学设计谈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