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9
落地了的梦想,这般行走
我不认为编辑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谁的生命都不比谁的高贵或卑微,我很惜命,所以我在创造我自己的生命。
[作者简介] 李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初入职,对现状心生迷茫时,母亲曾有一语,轻易唤醒了我这梦中人――你看你,多幸运啊,你从小就说要做一份能看书养活自己的工作,当编辑,不正如你所愿么?好吧,我承认,当我那句童言早已随无数过往被有意无意地抛进了旧时空时,只有至亲,还一直帮我收藏这最初的梦想。
少时的乐趣,除了跳皮筋、荡秋千、捏泥巴、玩游戏、跟着表哥表姐满大街瞎溜达,就是看各种书了。先看家里大人的书,看完或是翻完再借亲戚邻居的书。年幼,书少,想看故事,爱幻想,所有这些都让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成了毫不厌倦的回味。最夸张的一次,一本《安徒生童话》被我来来回回借了不下十次,惹得同龄的表姐说,这本书真是被你借烂的。少了高科技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干扰,内心的种种念头虽然会随岁月泛黄或深藏,但因为它曾真实地存在过,所以,未来的路看似走一步算一步,却也早已是因缘际会。
琥珀的故事
小学时曾学过一篇名为《琥珀》的文章,通篇讲述了琥珀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万年前的某个夏日,松树林里,一只蜘蛛欲美餐一只苍蝇,一大滴松脂不迟不早地落下,不被打扰地安静度过漫长的几千年,陆沉海升,那枚琥珀被海风吹到了岸上,再被光着脚丫的男孩踩到,男孩的爸爸认出了那是琥珀……瞧,一枚天然琥珀的诞生和被发现离不开这一个个看似偶然的必然,更何况凝结人类智慧的很多事情。
一本书的出品,包括编辑约稿、书稿编辑加工、设计排版、书名策划、装帧考量、价格定制、封面内文打样、印装质量的监控……有人参与的事情,便注定每一道工序可能会有无数个样貌,而排列组合这无数小概率事件相遇相容的人,就是策划编辑。
与作者、设计师、印制、纸商、主编、总编、二审、印刷厂,甚至打样公司不断沟通是站在中央的这位编辑责无旁贷的事情。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心怀正能量地参与其中,让各方各司其职,主动献计献策,考验的不仅是这名编辑的组织和统筹能力,更是他敢于承担、负责到底、一丝不苟的担当精神。一个人怎么做事与他怎么说话相比,前者往往更有力量。
知道一本书的出版不是一人之力;知道一本书最后的模样会被之前的每一个环节,哪怕是“莫须有”的猜测影响和左右;知道怀着善意而不是戾气做事,最后出来的书会令自己满意;知道从容周到地编辑一本书比急功近利地完成任务更有乐趣;知道这世上万事达成都有无数小颗粒状的不确定性决定它的命运;知道努力后全然放松是必须学会的豁达;知道不心怀侥幸,不自打折扣,不推诿他人是一个人做事最好的体现……把这些“知道”都变为“做到”。那么,你手头的这本书无论最后成为什么模样,谁还会苛责于你?
用制药的精神做书
同仁堂有副牌匾: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修合,是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包含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它涉及药材的质地、成色、质量、加工等因素,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两句话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因为你所做的事,上天是知道的。
怀着侥幸的心理在某个或是某几个环节偷工减料,出来的东西或许也可示人,但打折了的质感却骗不了自己。当一本书被很多人评价做得如何好或不好时,只有那位“制药者”知道自己下了几分功夫,而这每一分功夫与之相伴的却是无聊――无以聊靠――做书在某种意义上如同制药,甚至比制药更孤单,需要更多主观思想参与的性质,注定了这是一件无法被任何人监督的思维活。确定要做一本书时的各方声音、思绪的游离、体力的不济、时间的压迫感、周遭的指手画脚……太多因素可乱心智,而那如定海神针般的坚持,端看一个人的毅力和他对手中文稿的理解度。很随机、很主观对么?是的,编辑编书亦如作家创作,充满个人特质和自我感受,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真诚和用心之别!
“我不认为编辑就是给别人做嫁衣,谁的生命都不比谁的高贵或卑微,我很惜命,所以我在创造我自己的生命。”这句做编辑以来一直藏在心底的话,在与毕淑敏老师的某次聊天中,第一次不带任何顾忌地顺畅说了出来,毕老师顿了一下,旋即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娟子,我非常同意你的说法,你是在经营自己的生命。”
编辑是为别人做嫁衣,这句暗含牺牲精神的话语,读来总有一丝幽怨。而幽怨在我看来,是滋生负面情绪和激发人性阴暗面的温床。怀着那种牺牲自己为他人做事的心情去织就的“嫁衣”,怕也会少些明丽和磊落吧?
快行动,慢思考,勤吞吐
说到本质,编辑的工作就是把一本书的好用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只有心中燃起了这种“分享的冲动”,这个编辑才会花时间仔细编辑整理稿子,琢磨着给这本书量体裁衣,才会在出版后想着怎么去“奔走呼号、广而告之”。
在一个细节上不厌其烦,徘徊往复的工作状态,曾被前任主编评价说:李娟,你做书,就跟绣花一样。她这平地惊雷的一句话,引得我抬头看她的表情,似笑非笑,似喜非喜,似怒非怒。我知道,在图书市场化的今天,主编的这句客观点评里,含着一丝欣赏,也带着些焦急。当想配合这个世界提速时,内心的那个“我执”却揪着我不撒手,AB血型的我,除去那份天然的分裂,也不断被这个世界分裂,而现实感的缺乏,又恰巧是我的软肋。如何让思想尽快转化成生产力,曾是我好长一段时间追逐的目标――人家花钱聘你,你需要等价回报。被压迫久了,体内蕴藏的潜力也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学习吧!跟自己学,跟外界学,时时刻刻学,心心念念想,那种如呼吸般的吐故纳新,持续了很久。强迫自己的结果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你真的会脱胎换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月夜的回忆
- 我最敬佩的人
- 在路上
- 写给未来的宝贝
- 美丽的小花园
- 雨中的笑声
- 听夏雨
- 痛苦之后
- 在路上
- 黄山游记
- 文具盒时代
- 柱子
- 那些零碎的往事
- 期盼
- 哦!通过了!
- 手工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 精品力作 唱响时代主旋律
- 中国民企电影亟待提升的文化正能量
- 赤道·北极
- 省直先锋 率先垂范做榜样
- 赶考合唱 行业汇聚发展激情
- 论“迁想妙得”在图形创意中的应用价值
- 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项目评审报告
- 吕振华:创业“千里马” 为民“老黄牛”
- 艰苦奋斗 凝聚圆梦力量
- 论元代青花纹饰特点及其审美特征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2
- 中国电影:故事里的硬实力与全球化的话语权
- 理论阐释 引领赶考正确方向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1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13《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识字1》教学设计
- 《水》第一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窦桂梅教学实录
- 《七律长征》课堂实录
- 《问银河》教学设计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 《谈礼貌》教学设计
- 《精读与略读 》教案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读与略读》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