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丰富学习形式,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丰富学习形式,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丰富学习形式,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历史学科,因其跨越千年、纵横万里的独特内容,形成了故事性强、内容丰富的学科特点。如果一个历史老师只是用传统传授的方式来教历史知识,那么再有趣的教学内容也将变得无趣和呆板。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尝试运用多种学习形式,激活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让我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而立体,也让我的学生对上历史课充满期待,并且乐此不疲。

一、为历史人物写传记

初中历史教材中,对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只做了简要介绍,但是,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过展示之后,由学生完成人物传记的写作。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我的要求首先是自愿完成,然后就是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并且,每个人物传记的内容布置之前,我都要简单地给学生做示范。有了我的传记的引领,学生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他们的传记作品也常常为给我惊喜。比如,班级有个叫孙文的同学这样为孙中山写传记:“我叫孙文,后来改名孙中山(他读到这里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忍不住笑了)。我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我,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是我,带领革命人士,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我,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喜欢学习的学生,但是,为历史人物写传记,却让他很感兴趣,这不能不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给他带来的改变。

二、把历史故事变评书

在很多人眼里,历史就是故事,而过往的故事,就是历史。所以,故事性强的历史学科中,怎么能不讲故事呢?在讲到汉代历史的时候,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个小型的评书连播活动,由学生来完成汉代故事的讲述。为了让学生的讲述既真实,又不失趣味,我和学生一起挑选从西汉初期一直到东汉末年间有代表性的故事,查找相关评书影音资料,模仿语言形式和讲述的语气,为学生呈现了多场精彩纷呈的评书连播。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是成功的,因为,每当有学生站在讲台上,从“上回书咱们说道”开始讲起,听“评书”的学生们就表现出了十分的沉醉;而当主讲人说道“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时,听众们又总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当然,有心急的学生,下课后一定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了。这样的学习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学,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在是一举多得啊!

三、将三尺讲台变讲坛

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中,“闯荡江湖”的纪连海让我看到了某些学生的沉稳,妙语连珠的袁腾飞让我看到了某些学生的才思敏捷。于是,我想,三尺讲台,也完全可以向学生以另一种形式开放,那就是变成“历史讲坛”。我的提议一出,学生们纷纷表示支持。我将讲坛活动定位每两周一次,班级黑板上由学生做好布置,显得隆重而严谨。主讲同学由外面进入教室,在掌声中登上讲坛,和听众们相互问候。这种形式让主讲的同学因为受到特别的尊重而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也让听众们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非常有促进作用。而今,我们的“历史讲坛”上也已经出了很多大师级的“名人”,比如,讲汉代历史的施旭东,讲清代历史的陈海,将外国历史的管若尘等,都是我们年段的明星呢!

四、让传统讲授变表演

由于历史课程内容的故事性很强,所以非常适合用“表演法”进行教学。中学生,十四五岁的孩子,依然是活泼好动的,依然是表演欲望强烈的,教师若能适当加以指导,一节节生动的表演课将会在班级里诞生,一个个古老的历史故事将在学生眼前再现。尝试运用表演法进行课堂教学,让我看到了学生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课堂教学中,我一次次地被他们的表演所折服。

以下是学生表演课本剧《孔子问礼》的实录片段:

孔子:子贡啊,我们周游列国,如今到了南方,我们看看南方人是否懂得礼法。

子贡:是!孔子:这条小溪的水流真是清澈。

子贡:老师,看,河边有个姑娘在洗衣服。孔子:给你一个杯子,你去问一问那美丽的姑娘,要注意礼貌,看看这姑娘懂不懂礼?顺便弄点水来喝。子贡:是!

子贡:姑娘,我可以舀点水喝吗?女孩:“这河水又不是我家的,你要喝,自己去舀就是,问我干什么?”孔子:“恩,不错,知道了,这次你再拿把琴去,再问一问,一定要注意礼貌。”子贡:姑娘,我这琴坏了,你可以帮忙调下琴吗?女孩:我只是一个农村人,我又没上过学,我怎么会调琴?你没事找事总跑来做什么啊?居心不良啊?”子贡:真是一个懂礼的好姑娘啊!你再取出几匹漂亮的绸缎,给这个给姑娘送去。子贡:老师,这回她不会骂我了吧?孔子:你去试试吧。子贡:姑娘,我这有几批上好的绸缎,送给你当礼物吧。女孩:“你怎么又来了,你不累啊?你拿这些绸缎来干什么?我又不是你什么人?凭什么要你的礼物?你还不快滚,我对象就在这旁边,小心你的脑袋!”

孔子:真是懂礼的好姑娘啊!子贡:我可被骂惨了!

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便将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做了详尽的诠释和全新的演绎。可以说,演一遍课文,胜过读千遍文章。当一节课在生动的表演中结束知,学生对这段历史事件的回忆仍可“绕梁三日”。

值得提出的是,表演的运用不应仅仅局限于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它可以有更广的范畴,比如歌舞、快板,三句半等,形式越是多样,学生越是喜爱,学习效果也会

越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眼睛、耳朵、鼻子、嘴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假如我是神医
送你一个微笑
参观休闲娱乐场
神舟六号我为你骄傲
奶奶家的小院
美丽的莲花湖
家乡之秋
我的校园
读《包公拒寿礼》有感
我最敬佩的人——爸爸
我的理想——一名记者
秋天的树叶
游庐山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再谈英语写作的礼貌原则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浅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听力理解能力培养的启示
and的理解与表达
浅谈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
浅析创造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it在中学英语里的用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测试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浅谈行动研究在外语交际策略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
《奇妙的克隆》导读
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奇妙的克隆》有关资料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的媒体效应
克隆人真的会出现吗?
院士谈家桢的童年始步
支持克隆人的观点
克隆技术的发展
《奇妙的克隆》词语解释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
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
克隆人引发哲学争端
克隆技术的意义及经济价值
如何迎接“克隆时代”的挑战
未来新兴产业:克隆人体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