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养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怎么养老
国务院最近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以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怎么养老呢?
“吃财政饭”变缴养老金
此次,国务院明确养老金“并轨”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这意味着全国所有按《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内人员”,总数近4000万的庞大群体都将启动改革。
长期以来,这部分人及其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改革将改变这一局面:今后这部分人将参照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缴纳养老金,并将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国务院有关改革决定还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此举将保障改革人群的新养老金水平不低于现有水平。
根据有关改革决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
比如,公务员小明除去津贴、补贴等,每个月缴费工资是5000元,改革前单位和个人都不用缴费,小明退休后照样有养老金。改革后,小明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400元。职业年金方面,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这样,小明又要缴200元,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400元,一共缴600元。这笔钱是从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将进入小明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连同单位缴费部分,退休后按月发放。
如此一来,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养老缴费和发放都基本一致,“体制内人员”从以前的“吃财政饭”,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个人、单位、政府共担的新机制。
老中新三类人区别对待
改革后,这4000万人退休后的待遇如何?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这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一致。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这部分人“逐步过渡”政策主要是两条:一是他们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后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一直以来,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的情况。随着改革推进,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这是因为,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照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发,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这是造成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改革后,将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计发标准。
这意味着,小明即使退休前没有被提拔,但由于他的缴费年限长,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领的退休金要多。这也是一个重大变革,有利于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
此外,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制度,由于工资结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基本工资配发的退休金与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当,但是加上按照机关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的退休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就高于企业基本养老金。如今,这一因素不复存在。
更关键的是,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意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印象
- 动漫
- 我的青春感言
- 随笔
- 蒲公英的雨
- 天道酬勤
- 生之韵
- 火
- 忘情草
- 蝴蝶
- 台阶上的圣母
- 生活瑕思
- 牙咬三国
- 在期待中盼望永远
- 高三
- 浅析“90后”大学生及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电视相亲类节目汉英翻译初探
- 色彩心理学在农产品电商网站中的应用
- 德国“卓越大学计划”述评
- 浅谈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的活态传承
- 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的无障碍设计
- 论邵飘萍之新闻记者观
- 论中国特色博物馆学
- 浅析微新时代的新媒介依存症
- 我国科技缺乏原创性的微探
- 行政行为选择的伦理困境与出路选择
-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典藏
- 凭什么他们这么火
- 纪检监察部门做好“三转”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西安酒店简介的体裁分析
- 点面结合小练笔
- 我的课余生活
- 蟋蟀的住宅
- 为中华只崛起而读书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夜书所见
- 杨子荣打虎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落花生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 爷爷的压岁钱
- 军犬黑子
- 纸船和风筝
- 《观潮》
- 向狼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