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7
青瓷国宝“倒流壶”奇闻
有这样一个青瓷国宝,被世人称为“魔壶”。它之所以被称为“魔壶”的原因是,当它第一次展现在文物专家面前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精美的瓷器内有玄机。从外观来判断,它的确是一把壶。但如果是一个壶,无论是用来盛水还是用来盛酒,它总应该有一个入口吧。可此壶虽然有“盖”,但壶盖与壶身设计制作为一体,根本无法打开。古人总不可能将酒或水从壶嘴注入再倒出来吧。
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壶的底座上有一个除壶嘴外唯一能进入壶的内部的通道。于是专家试着将水顺着壶底部的梅花孔注入壶内,这时水竟然没有从壶嘴流出来。可是令专家没有想到的是:将壶身正过来以后,水也并没有从壶底的梅花孔泄露出来,如果此时将壶身轻轻倾斜,水反而能从壶嘴正常流出。这是一只什么壶?在这只神秘的壶中到底藏有什么样的“魔法”呢?
神秘的“倒流壶”
这件国宝不仅造型独特,装饰华美细致,更为独特和吸引人的是它壶内结构复杂,有着巧夺天工、出人意料的设计。倒流壶的壶身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底径7.5厘米,通体施以橄榄青色釉,釉下刻有装饰效果强烈的刻花图案。壶盖与提梁、壶身连成一体。提梁造型为一卧状的凤凰,作展翅飞翔的姿势。让人称奇的是壶流(出水的壶嘴),其造型是一只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趴地,倒仰着头,狮口张开,被巧妙地用做壶嘴的出水口,构思十分奇巧。有趣的是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幼狮,正在吸吮母乳。母子两狮的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倒流壶的壶底有一个梅花形的孔,需要往壶里灌水的时候就把壶倒过来,把水从壶底的梅花孔注入,直到壶嘴儿往外流水了,就表示灌满了。 倒流壶最吸引大家注意的地方就是把壶灌满水后,壶身正过来的时候,水却丝毫不会流出来。喝水的时候只需要把壶嘴稍稍下倾,水就从壶嘴中流出来了。
“倒流壶”为何能倒流?
为了解倒流壶的秘密,专家们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倒流壶进行了X光“透视”。于是,他们领略了古人的智慧,感知了先人的伟大。 X光“透视”图,通过倒流壶的剖面图,专家看到壶里面有两个导管,以此可以判断倒流壶是一种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这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其原理是: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因此,倒流壶之所以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却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梅花形孔洞的谜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倒流壶具有如此功能的奥秘在于壶中有一个长长的注水管,只要壶中水的高度不超过它,水就不会从梅花孔中流出来,所以虽然倒流壶底部有孔,但却能滴水不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网虚情深 夜幕 唠叨
- 阿莹的路遇
- 草色青春 多梦时节
- 心雨沙沙
- 上帝的弃儿
- 冬天快乐
- 猫和老鼠的故事
- 再见了!我的网络朋友
- 转糖年趣
- 雨帘下的思绪
- 雨季
- 世界充满爱
- 心灵的轮回
- 童年的小橘灯
- 碎碎记忆连成泪
- 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文化现象之比较
- 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 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感恩意识缺失的反思
- 王以敏早期诗歌研究
- 合作原则在课堂展示中的应用
- 汉哈诗歌韵律形式对比刍论
- 邓世昌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
- 探析大学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师的作用
- 中韩文化产业的协力方案探究
- 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的分期和分类
- 以长城文化为背景的山海关古城区旅游纪念品开发路径探究
- 审美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 浅谈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 国庆长假初三生语文复习计划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精选(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4)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1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精选(6)
-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理解47篇汇总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1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