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死亡边缘归来

从死亡边缘归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从死亡边缘归来

哈斯金斯夫人23岁,她在康复后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当时她高烧达40.3℃,脉搏断断续续,呼吸十分急促。她对母亲说:“妈妈,我快要死了。”不一会儿,她便获得了解脱。“我感到自己的身体仿佛从床上升了起来,慢慢飘上去,飘到一个轻盈如絮般的浮云里。这时,我听到护士在说:‘她已经离开人世了。’”她感到护士合上了她的双眼,还听到了她母亲的哭泣声。

哈斯金斯夫人说:“那个时候,我夭折的宝宝多丽丝来到我跟前,我张开双臂把她搂在胸前。哦,我的孩子又和我在一起了,我真是太高兴了。这就是我心中唯一所想的。”多丽丝是哈斯金斯夫人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几年前天折了,死时才8个月大。哈斯金斯夫人还注意到,尽管“小多丽丝穿着下葬时候的短裙和白色长筒袜”,但是“她看上去非常健康快乐”。她还补充说:“多丽丝回到我的身边并不突然,仿佛她就应该那样出现,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所以我用双手把她抱起来,我们一起幸福地飘走。”这时,哈斯金斯夫人感到上气不接下气,她的疼痛感又回来了,她被母亲抱在怀里。“回到世上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她强调说,“濒临死亡的感觉是平静而快乐的。”

哈斯金斯夫人所遇到的情况与现在典型的濒死体验有许多共同之处。濒死体验是医生雷蒙德・穆迪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的术语,用来描述从鬼门关回来的人的神秘体验。虽然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独特的,“但是在濒临死亡的情况下,人们大致上会依次经历一个或多个以下的现象:一种濒死的感觉;感到灵魂出窍,亲历濒死体验的人感到自己从身体中抽离出来,他能够俯视到自己的身体;其痛苦也随之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和快乐的感觉;在黑暗的隧道里向着尽头的一束光线飞去;邂逅了‘灵光’,其中很多是已故的亲友;与上帝接触,并在其引导下回顾一生,其中大多数回忆的是那些令人愉快的重要事情,而非对过去所作所为否定的判断。最终导致不愿意重回人世”。

除了少许内容外,这些程序跟哈斯金斯夫人所说的濒死经历大致相同。她没有提到黑暗的隧道但是说到了“光”,她也没提到有向导或者神灵指引她回顾自己的一生,这可能是由于哈斯金斯夫人称自己“不相信神灵”的原因吧。她还补充说:“我也不是唯心论者,以前也没有看见过死去的孩子显灵,但是我经常思念她。在梦里梦到她。”

招魂说是1906年比较流行的观点,也就是所谓的与死者之间的交流。有趣的是,在1906年5月18日的《米德尔伯勒公报》上有一段描述,将哈斯金斯夫人的濒死经历视为一个“假死”的案例,并没有提到她遇到了自己已故的幼女。

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灵魂出窍的体验实际上是濒死之人在失去知觉的时候产生的幻觉,就像当一个人渐入梦境、放松身心、陷入沉思,或者在偏头痛和癫痫时所经历的一样。这种时光隧道般的旅行经历,也是一种幻觉,可归因于视觉皮层――大脑中处理视觉信息部分的特殊结构;也可能是由于缺氧而产生的瞳孔放大,并刺激大脑中的颞叶细胞产生记忆,从而引起回顾一生。

人们渴望逝去的爱人能够在梦境般的想象中显现并不奇怪,在对此现象进行研究的30余年间,我遇到很多人声称自己在梦境、半梦半醒(在清醒和睡梦之间产生的幻觉)、幻象(常在白日梦或者其他意识变换状态中产生)、临终愿景(这类似濒死体验)等状态下与故人直接接触。布莱克默指出,这种濒死体验有些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这些体验如此真实和强大,即便是一种生理上本质的活动,也可以深刻改变当事人的生活。

其他二三个与从死亡边缘回来有关的案例,只有一个遵循濒死体验的基本模式。布鲁克林的理查德・豪兰在临终时躺在床上,悲伤的妻子莫里派人去叫殡仪员。当殡仪员到达时,他们发现豪兰直直地坐着,还在问:“莫里在哪儿?”他讲述了他是如何死去的:他的身体逐渐冷去,他感到灵魂被送进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身处的路的尽头是“一束巨大而耀眼的白光”,然后“某个看不见的神”说话了,使他相信“极乐”,最后神灵说“你可以回去了”。这时,豪兰发现自己又回到自己的身体中,他还花了很长时间跟妻子谈天,一直谈到“灵魂完全逝去”。

接下来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爱德华的人,他因头骨骨折而接受了外科手术。在手术中,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无法苏醒,他的尸体被运到停尸间。后来,有人发现他的胸部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震颤”,并告诉了医生,医生把他救活了。2天后,他恢复了意识,但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濒死体验的内容。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例子非常极端。在英格兰克罗伊登有一个叫做亨利・哈钦森的人,据说他用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临死时一个光旋涡将他的灵魂卷进去的故事。他听到医生宣告他已经死亡,第2天他被穿上寿衣入葬。“我在棺材里待了3天供亲友们吊唁”,殡仪员粗鲁地将他塞进一个狭窄的棺材里,其中一人甚至用膝盖顶住他的胸部才将棺材盖合上。哈钦森后来回忆起,在棺材盖钉死后,他先是听到牧师在他的墓地上布道,然后是草皮落到棺材上的声音。几小时后,他感到棺材被挖了出来,而目,还被运送了很长一段距离。“不多久,”他说,“我听到很多声音,很多手在摸我,还有人把我的眼睑撑开,正因为如此我看到自己躺在一个阶梯教室中间,一大堆学生围着我。”幸运的是,他们决定先对他施行电疗。“在第二轮放电时,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像竖琴的琴弦一样颤动起来,由于肌肉僵硬,我的身体坐了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们再次使我舒展开来,教授用一束光切入我胸部韧带时,我的整个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成功地叫出声来,摆脱了死神的束缚,我又回到人世了。”

哈钦森的叙述仿佛是杜撰的小说。一具未经过任何防腐处理的尸体4天了还不掩埋有点不大可能,如果真是这样,没有任何腐烂迹象的尸体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惊讶吧。如果他有亲友,怎么不给他找一个合适的棺材呢?殡仪员用膝盖顶他的胸部来扣上棺材盖这个细节太像文学创作了。然后又是盗墓者把他挖出来这样的偶然因素,有人撑开他的眼皮(使他能够看到自己身处阶梯教室中央供医学院学生观摩)以及通电,就更像是弗兰西斯肯博士创造怪物的过程――用电流使之复活。

不管怎样,这些故事表明人们从死亡边缘复生的例子,有的还带有濒死体验之说,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之前,事实上可能跟人类历史一样久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暖情》有感
逍遥之境
《上帝与你同在》有感
文学名著读后感
魂牵《红楼梦》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季节的忧伤——读安妮的《素年锦时》
生活在别处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反思《边城》
许三多的路
唯一改变不了的
一群往自己的理想奔跑的热血男儿
在场的缺席
社会学视角下探讨鲍曼对大屠杀的现代性反思
李宗闵研究综述
浅谈财富的尺度
浅谈科尔沁蒙古族萨满教的基本特征
浅谈新时期民营企业党建“123456”工作法
英美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有效性的思考
国外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
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弘扬
从现代角度浅析三湾改编
在参与式教学中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
纸船和风筝 教案教学设计
12 看雪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语第一册《菜园里》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十一册《学会合作》第3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颐和园 教案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中彩那天 教案教学设计
《成功的一件事》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转贴) 教案教学设计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
不懂就问 教案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 教案教学设计
4*加了一句话 教案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2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