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新思维

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新思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5

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新思维

人类社会究竟应该怎样生存和发展?这似乎已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遭遇到人口爆炸、资源(含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连续冲击,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并提出了种种对策与理论。近些年来,学术界不仅从生态环境并且也从社会生态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其中叶峻教授的《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社生与协发》)对这些问题的阐释,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它释放出许多新思想,由此也给人们带来了若干新的启迪和思路。

概要说来,叶先生的《社生与协发》一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思想与新启迪。

其一,认为人类社会是在合理的社会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从古至今,人类都是结社成群地生存着和发展着。这些功能结构不同和进化层次迥异的人类社群系统,也就是各式各样的社会生态系统。它们通常由社会生产群体(农民、工人、商人、军警、知识分子等),社会管理群体(土地主、工矿主、管理者、企业家、公务员等),社会败坏群体(腐败分子、贪污分子、破坏分子、社会蛀虫、社会渣滓等),生存环境条件(无机环境、有机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等)四个子系统即要素所组成。为了阐明人类社会这种高度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作者又分别用“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分析”“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等章节,对它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讨论。

其二,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大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常言道,经济是基础,意即社会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这从政治经济学来说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揭示出:社会经济却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这是因为,社会实践业已证明:社会经济是由人类这个社会生态的主体与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状态直接决定的。正因如此,所以社会经济的两大基本环节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它们统统都有赖于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和运转,才能够发生与发展起来。前者(生产)依赖生态环境(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供应其资源和能源,才能够制造或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产品;而后者(消费)则完全依赖生态社群(经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将这些产品及时地经销与消费了以后,才能够确保并推动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系统持续不断地运营下去。由此可见,没有社会生态根基的社会经济,那就无异于是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很显然,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也是经济基础原理自身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其三,为要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着手。现在就以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社会对立等重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为例来说吧。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实质上统统都是社会生态失衡与紊乱所造成的。当少数社会既得利益者给自己分配亦即拿走了过多的生态资源及其产品之后,社会最广大的民众就只能分得极少甚至全无生态资源及其产品了;对于此类分配不公不予及时调控或者调控不力,必然就会发展成为贫富悬殊以至两极分化。同时,社会管理者中只要有人以权谋私、腐败贪鄙,他们将会贪得巨量的生态资产(包括实物、金融、资产、职权等),由此也必然导致贪腐成风,伦理颓丧,社会对立!很显然,要真正解决上述社会矛盾和问题,以便保持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亦即社会生态平衡,就必须也只能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着手解决,方能够实现分配公平公正,贫富相宜相济,贪污腐败绝迹,从而确保社会和谐安定。

其四,社会平等和人权保障,必然以社会生态平等和社会生态权的保障为根基。《社生与协发》一书强调,如果广大的社会成员就连社会生态平等都没有,亦或他们的社会生态权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话,那么,民众所渴求和社会所标榜的“社会平等”与“人权保障”,就只能是“望梅止渴”,或者“画饼充饥”了!

其五,人类社会的和谐建构与科学发展,必须以社会生态平衡与优化为根基。作者在该书中深刻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只有达到与保持了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方能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与循环,从而也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社会生态根基。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辩证统一体,也是“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已经“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体系。当前,从社会生态的视角看来,亦即站在社会生态学的前沿来思考,马克思所定义的“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亦或“自然化人”同“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体系,不就是为了达到与符合社会生态平衡及优化的最佳社会生态系统吗?同时,就是让人们不再“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而也就不会发生“自然界都报复”人类(恩格斯语)这种人天和谐依存的良性社会生态系统吗。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是“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所“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体系的基本原理,同当代最佳或良性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的规律和理论,竟然如此地贯通、相融与吻合,真可谓是异曲同工。无疑,它们必将成为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实施科学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理论先导和科学基础。

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社生与协发》一书最为重要的贡献,或者最大信息量的输出,当是创立与建构了社会生态学这门新兴、交叉与综合性学科,提出与论证了协同发展论这一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为此,该书先是对社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任务、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与范畴,基本原理与规律,学科体系的建构,以及历史回顾,研究现状与前瞻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接着又对协同发展论为什么会应运而生,及其与可持续发展、人天相依存、社会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等的相关与互动等,都逐一进行了实证性地研究和分析探讨,并且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与理论雏型。例如,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问题,该书首次建构起包括社会生态工程(工程技术层次)、社会生态论(技术科学层次)、社会生态学(基础科学层次)、人天观(学科哲学层次)等,这样几个互相关联的科学理论所组成的社会生态学学科体系结构。又如,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社生与协发》一书基于当代系统科学的协同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人群)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生产经营)系统协调同步发展,亦即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理论构想。 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哲学问题,该书也设立了专门的章节对其展开了一些初步地学术探讨与理论思考:(一)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是由社会(人群)与其环境所建构起来的各类人天依存系统,所以关于人天关系的哲学思考即人天观,自然成为社会生态学科的哲学理论观念;(二)社会生态研究是“生态系人”对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实践与认识的思维过程,所以生态系人和社会生态系统即是社会生态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并且始终遵循社会生态实践-社会生态认识-社会生态实践-社会生态认识循环往复这样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前进的;(三)由人类社群与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形象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运动发展、人与社会的运动发展和社群思维运动与发展的辩证过程,由此也就在人类社会的生态实践活动中,真实生动地表现和证实了唯物辩证法的确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恩格斯语);(四)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即自我组织与自己运动的辩证发展进程,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抑或内部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列宁语)这一基本原理,提供了客观现实的根据和现代科学的证明;(五)社会生态学正在丰富、深化与发展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重要思想:一是生态环境论丰富与深化了传统的地理环境论;二是社会生态系统论丰富与深化了传统的社会结构论;三是生态生产力论深化与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论,因为真正的“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四是生态中心论发展并变革了“人类中心论”;五是生态伦理学深化与发展了社会伦理学;六是社会生态根基论深化与发展了社会经济基础论,因为任何类型的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都直接根源于社会生态的哺育和制约。

诚然,《社生与协发》一书中的这些研究与分析探讨,可以说只是作者的管窥之见,或仅是一家之言。然而,它毕竟是该书作者对于一门崭新的复杂性学科――社会生态学和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协同发展论,所做出的开创性的不懈探索和质朴贡献。当然,无论是社会生态学还是协同发展论,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因此,该书作者认为自己只是开了个头,尚未来得及进一步展开。即使如此,我认为该书的出版,对于社会生态学的建构与发展,对于协同发展论的首创与论证所起到的奠基作用,还是很值得赞许的。此外,在我看来,该书也为我国学术理论界在生态学、经济学、哲学、科学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发展论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维空间和很有价值的信息。该书所初创的社会生态学和协同发展论,确实值得学术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者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爸爸
我的好朋友
小小的我
我的爸爸
胖老铁
重量级人物
妹妹
调皮鬼
我的同学
我的妹妹
小小的我
善变老妈
我的朋友
我——开朗的女孩
小表弟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日本新贸易壁垒的对策(1)论文
出口贸易中使用FOB贸易术语的风险及其防范(1)论文
中国出口企业如何获得“蓝色贸易通行证”(1)论文
构建纺织品绿色贸易壁垒预警系统(1)论文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1)论文
提高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1)论文
实施国际标准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1)论文
对古代宋夏之间的走私贸易探究(1)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中遭受的“三反”及应对措施分析(1)论文
论预防原则在国际贸易中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1)论文
我国出口贸易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1)论文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1)论文
浅谈唐代海外贸易管理(1)论文
反倾销与中国应对措施(1)论文
中日经贸前景分析(1)论文
出师表 教学建议
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
小六语文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2
小六语文 草船借箭 教学设计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社戏 教学设计示例
隆中对 教学建议
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2
出师表 教学设计示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社戏 教材教法
司马光 教学设计
小六语文 将相和 教学设计1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教材教法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