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5
社科法学人的言说
社科法学不适合初学者
社科法学不适合初学者,这是社科法学研究者们普遍认可的。乍见,社科法学的知识体系是前沿开放的,非常吸引年轻学人。但与直观感受不同的是,进入社科法学研究领域其实需要极高的门槛:
首先,法学绝非书斋之学,社科法学更是长于实践。一方面需要有成熟的心智,理解“田野”,感受现实;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与基础理论,寻找问题,参与情境。
更重要的是,社科法学是反思性的法学流派,要求研习者具备独立进行学术思考的能力。
社科法学如何入门?
谈及社科法学如何入门,《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一书能给大家不少启发,16位出色的社科法学研究者就自身的研究实践侃侃而谈,这些经验于我而言,远比传授专业知识重要得多,读罢甚至会有一丝温馨。窃以为,社科法学理论如果能连接启蒙与钻研,就是其体系发展成熟的标志,否则永远只能作为另类学派,因此该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社科法学的研究者们认可“对法律展开规范性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及其在法律系统运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他们着眼于“行动中的法律文本”,探寻实然的经验,其应然标准则是一种由自然法思想主导的实质正义。当然,就法学教育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
专业鸿沟与跨学科研究
法律学人安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可能是坚守,也可能是懒惰。法律学人搞跨学科研究,有可能是社科法学,也有可能是学术投机。如苏力教授所言,“跨学科研究是有风险的,别人的常识在你眼里是知识,别人的知识在你眼里可能就是智慧了”。在这种不对称下,如果没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开放的交流姿态,做出来的所谓科研不是自娱自乐,就是欺世盗名。社科法学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坚持学科主体的一种宣告,我们是在进行法学研究,而不是附属于其他,通过《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一书,我们可以看到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于法学现象的深入交流,这既是学术创新的努力方向,也是学术质量的检验标准。归根到底,社科法学的研究进路是从外部视角研究法学现象,虽然很少进入文本释义或裁判技术,但也因此突破了规范束缚,在“田野调查”中对法律为何解释或如何解释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理论补给,而研究选题的问题导向意识,又能很好脱离规范体系的僵化与滞后。
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
在我这个局外人看来,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的“出现”都是令人欣喜的,两者所针对的其实是改革开放30年来占据主流的外土内洋、理论脱离实践的“概念法学”。翻阅该书就会发现,在顶尖的社科法学研究者中并不会对规范法学存在偏颇的成见,甚至可以发现,社科法学研习营与判例研读沙龙的发展历程何其相似,两者都是在打破传统中脱颖而出,在学界中通过口碑相传与学术产出,不断凝聚共识、扩大影响。
其实,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殊途同归,两者均致力于研究真实的中国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人文社科领域,只有将中国问题研究到一流,才会成为世界一流,否则,即使将德沃金、哈特、韦伯、波斯纳钻研得再精深,也不过是西方世界的一个脚注。而当下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的争议大多是缘于技艺不精的学人,各自站队、摇旗呐喊,反而帮了倒忙。
对中国法学而言,当下的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都是亟需的,社科法学者力图揭示真实的社会秩序与规范效果,规范法学者则着力通过法解释来达到现时语境下的规范目的。同时,社科法学的研究成果当然,或者必然要体现在规范上,不是升华为虚无缥缈的哲学思想,或辞藻华丽的文艺作品;而规范法学也应当以真实的社会需求来解释法律,避免沦为各抒己见的修饰工具,或者古老传说的布道者。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法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翻阅日历——重拾莱茵河
- 战争——你是否该安静地走开
- 自卫明天
- 最后的战役
- 上善若水
- 家和,和家
- 清点生活
- 苦苦期待
- 祭奠青春
- 钗头凤
- 足印
- 岁月弦歌
- 最遥远的距离
- 历史的足印
- 带着信念上路
- 袁弘:走过了小鲜肉,现在我要当生猛海鲜!
- 饭后保健的5个“补丁”
- 大型生活实验节目《我们15个》招募火热进行中
- 魔性,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就是魔性
- 黄圣依:尴尬也有正面意义
- 郑恺回应恋情:保护身边人,我不喜欢高调
- 《老农民》 电视剧视野中的乡土中国
- 新春主题之一家团聚 姚晨带公婆度假 小土豆活泼抢镜
- 新春主题之晒娃 外婆护航 何洁晒萌“七宝”
- 着凉了,我会感冒吗
- 920节目带 新吸金利器?
- 12月票房无惊喜 全年大盘止步296亿
- 韩国的物价到底有多高
- 女神变女汉子 节后胖三斤怎么破
- 电影和互联网,不得不说的三件事
- 课程的创新设计
-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五大关系
- 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主要特点?
- 智慧与力量:对教师博客的点滴思考
- 于永正:盘点自己
- 从美国的语文教育看我国作文教学的误区
- 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
- 怎样学语文
- 情感参与:语文教学的新视点
- 合作学习的核心技术
- 语文教育价值观管窥
- 略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
- 作文批语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