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5
浅析《吵架》中的社会问题
《吵架》是香港著名小说家刘以鬯的短篇小说,是一篇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人物的小说,与传统小说以人物为中心,重视情节发展的模式完全相反。作者运用“新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来创作这篇小说,简洁叙述,淡化情节,但并不完全照搬西方“新小说”的模式,而是坚持自己的“纯文学”,用他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大胆想象,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不干预读者的思维,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有自己的判断。整篇小说虽然描写的只是一对夫妻吵架后的场景,却可以感受到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向读者呈现的作品的本质与内涵。
《吵架》成书于香港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小说正是反映了当时香港人民社会生活的凌乱以及复杂的心理状态。作者运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通过简洁的语言对吵架后的空间进行了细致地描述,小到墙上的钉子也能进入叙述者的视线范围,成为叙述者描写的对象,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而这个客观的世界是破碎的,随着叙述者的叙述,视角的转换,读者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看见的东西都是破碎的,破碎的脸谱、破碎的花瓶、破碎的照片、被剪碎的带有唇印的衬衫以及破碎的鱼缸和已死的热带鱼……这些都能显示出当时吵架的激烈程度。而从那件被剪碎的带有唇印的衬衫,可以推断吵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男人做了伤害女人的事情,在小说的结尾,女人留下的字条也证明了这个推断。
香港,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城市,它长期受西方殖民统治,因此,必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也有其自身的文化存在,虽不能说二者能够很好地融合,但存在于同一空间总会给人一种违和感。不易多得的窑变古瓷的花瓶、北欧出品的杯柜、马来西亚的竹篮和日本的小摆设等等,作者通过视角的转换,给读者展现了不同的吵架场景,叙述这些物件的存在,可以看出主人是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但并没有抛弃本国文化,可是这样的组合搭配,会给人凌乱的感觉,多少有些不伦不类,这也正说明了当时香港人的现状,处于混乱时期的人们,思想、心理也是不安定的,对于外来文化不能很好地做到兼容并包,对于那些舶来品,主人公是非常喜爱的,但同时,主人公也深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就形成了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心理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时代的一种困惑与思考。在混乱的年代,如何才能保留自己优秀的文化,又如何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很好地共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地上散乱的报纸上的内容,冗杂、繁多,所报道的事件参差不齐,没有逻辑可言,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关注点是混乱的,思维也是混乱的,这是普遍的现象。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渐渐失去自己的本性,被物欲控制着,思想也被奴役着,进而,人也成为了被奴役的对象,被物欲驱使,失去了人本来的心性。从叙述者的描述中,读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屋子里的陈设,而从这些物件,如:麻将,还有大堆的筹码,也可以了解到屋主应该是生活较为富裕,但又并不是大富大贵,而这些麻将曾经控制着人们的情绪,使人们成为它的奴隶,也就预示着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被金钱驱使。文中的三次电话铃声在这部没有人物、没有情节的小说中显得非常突兀,但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三次电话铃声并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这就能看出打电话的人是怀着期望的,但是正是这无人接听的电话更让人感到恐慌,既让打电话的人恐慌,又让读者的心情紧张。作者所叙述的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截取的一对夫妻吵架后的场景,便可深刻地反映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通过对房间里一系列事物的描写来写当时社会中生存的人,进而映射社会对人的心理影响。
在整篇小说中,叙述者都是处于隐藏的位置,读者只能通过空间的不断转换来感觉叙述者的存在。叙述者置身事外,就好像用一台摄像机将所看到的影像传播给读者,让所有的物件在人们眼前一一闪过。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主观情绪对读者的影响,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事情的真相,也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转型期的社会是不安定的,社会的转型也就意味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也会受到影响,作者借这篇小说向读者展现了当时香港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让读者对当时的香港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关于年味
- 在遗忘的地方回忆
- 蛋白质,原谅我
- 习惯追逐
- 微风过处
- 明天
- 十字路口
- 心路
- 若有来世
- 等待花开的季节
- 星空
- 落落
- 逝水流年
- 高飞的冲动
- 真情相守,共渡时艰
- 防爆起重机的防爆技术与检验
- 高压开关壳体(罐体)制造车间厂房工艺设计
- 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的研究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分析
- CP650机组I2.1规程中建立自然循环的分析
- 全站仪在建筑测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浅谈电力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过热危害分析与处理方法
- 浅析PBI材料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使用及维护
- 输灰系统的运行调整及异常分析
- 芨芨湖西矿井用电负荷接入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
- 工厂高压供电常见设备故障及对策
-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分析
- 浅谈CNG加气母站的工艺设计
- 航空煤油储罐基于风险的检测评价方法研究
- 基于滚动导靴―导轨接触模型的高速曳引电梯振动分析
-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4
- 文化与文化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
- 虚构,还是要真实?
- 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
-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
-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2
- 让学生学会感悟
-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二)
- 文白并重是开历史倒车
- 语文课堂教学的民主问题(对话)
- 语文教学的“黑洞”之谜
- 放下包袱,走出误区
- 语文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旗帜
- 寓学法指导于语文教学全过程
- 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