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票据法十八条再探讨(4)法学理论论文(1)

票据法十八条再探讨(4)法学理论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票据法十八条再探讨(4)法学理论论文(1)

第三,“出票人或者承兑人”不足以涵盖所有可追究的债务人。如发生于伪造的支票背书流转的情形下,出票人被伪造签章,对票据情况毫不知情,自然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此持票人则如何实现利益返还请求权?按我国票据法规定,似乎票据人将不得不承受不利益后果。

关于这种情况,日本支票法第72条规定:支票权利虽因手续欠缺或时效而消灭时,持票人仍得向出票人、背书人或为付款保证的付款人提出在其既得利益限度内请求偿还的请求。从此处可知,如发生上述情况,按日本支票法,持票人仍可向真实签章的背书人或者保证人主张利益返还请求权,应予以注意的是,此处的背书人或者保证人应为最终的债务人。

由于真实签章的背书人或者保证人在作出背书或者保证行为时相当于承诺担保受让人的债权,其担负的票据责任与出票人或者承兑人所担负的实无差异,所以日本票据法的这种规定具有合理性,能确保持票人利益补救的实现,足以采纳。但仍有不足的是,如果最终债务人既不是出票人或者承兑人,也不是背书人或者保证人,而是在票据上签章的无权代理人呢?按立法本旨,显然此时的无权代理人也应承担责任。

所以票据法十八规定的“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宜改为“票据上的最终债务人”,以抽象概括的方式代替具体列举的方式,既简洁又穷尽一切可能,最适合于维护持票人的利益,而实现票据活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结语:综上而述,笔者认为我国票据法关于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规定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既对持票人进行票据活动因怠于行使权利或者疏于观察票据的过失进行了丧失或者不享有票据权利的惩罚,又在微作惩罚之外尽量对其根本利益予以保护,实现了惩罚和保护的较佳分寸把握,合理地调整了票据活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较之于所谓有代表性的德、日等国票据立法有突破性的进步。但十八条又有在规定上失之简略、在表述上流于随意的缺陷,针对此,笔者提出建议性的修正,将十八条改为:“持票人因时效而丧失票据权利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不享有票据权利,仍享有利益返还请求权,可以请求票据上的最终债务人返还与其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 利益偿还请求权即利益返还请求权,下同 董惠江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德国票据法第89条第1款第

(1)项:如出票人或承兑人的票据债务由于时效而消灭或持票人怠于进行为维护票据权利所必不可少的处理而免除,则只要其有可能从持票人的损失中获得利益,仍然对票据的持有人负有义务。德国支票法第58条第1款:如出票人的赔偿责任,由于支票未及时提示或超过法定有效期而被免除时,则只要出票人有可能从持票人的损失中获得利益,仍然对支票的持有人负有义务。

日本票据法第85条:由汇票、本票所生权利,虽因手续欠缺或时效而消灭时,持票人仍得向出票人、承兑人或背书人提出在其既得利益限度内偿还的请求。日本支票法第72条:支票权利虽因手续欠缺或时效而消灭时,持票人仍得向出票人、背书人或为付款保证的付款人提出在其既得利益限度内请求偿还的请求。

赵新华 《票据法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王小能 《票据法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2版 ; 董惠江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刘定华 《论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 载《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于莹 《利益偿还请求权研究》 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1期 《票据法》第四十条第二款: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王小能 《票据法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2版 郑孟状、姜洪明等著 《支票法论》 第137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董惠江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针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利益返还请求权实为特殊的票据权利的观点,以说明利益返还请求权具有票据权利的大部分特性。

参见郑孟状、姜洪明等著 《支票法论》 第1

3

2、133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 董安生主编 《票据法》2000年9月版 于莹 《论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及其相对性》 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9年第11期[12] 郑孟状 姜洪明等著 《支票法论》 第127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13] 郑孟状 姜洪明等著 《支票法论》 第134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版[14] 董惠江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15] 赵新华 《票据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6] 董惠江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颂
2007高考题目点评
吹气球
观《心跳墨脱》有感
母爱
40分钟写出500字以上的好
棋盘山,我可家的家乡
成长的路上,父亲牵着我的手
小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秋天的思念
复习有方法
从我身边飞过的六个春夏秋冬
谈谈看图的写法
谈“采访式”教学训练八法
八荣八耻演讲稿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论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乃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
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会计问题探析
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浅析
谈大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论汉字在日语中的影响与作用
论文学形象的叙事翻译和语用翻译
15种创新融资策略(1)
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及其文体效果
现代汉语语法
浅析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谈模糊语言的礼貌维护功能
解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
《借生日》教学设计5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1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2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
《借生日》课文题解
《借生日》词语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13
《借生日》教学设计2
《借生日》教学建议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借生日》教学设计4
《借生日》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