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得道需大雅,幸福本大俗

得道需大雅,幸福本大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6

得道需大雅,幸福本大俗

李慕白和俞秀莲可以放在一起分析。影片的头五分钟里,通过此二人的对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的背景和需求。 贝勒爷有云:“当今天下,论剑法,论武德,只有慕白配使用这把青冥剑。”这就定义了李慕白作为天下第一高手的身份地位。李慕白刚出场时,怀有三个层次的需求:一是报师仇,二是得道,三是他不知如何处置的与俞秀莲的爱情。在影片开头两人的对话直接揭示了前两个需求,但第三层关于爱的需求却只是暧昧地浮现。李慕白表示自己一度接近得道的境界。他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但他认为自己没有得道,“因为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法再继续。”于是李慕白破戒提早出关,因为他“需要想想一些心里放不下的事”,其实他心中无非有两大放不下:师仇和对俞秀莲的爱。也就是说李慕白的三重需求彼此间是相互矛盾的,这使他挣扎不已,内心不得平静。于是这次闭关修炼宣告失败。李慕白和俞秀莲二人都有一个沉重的“父”字压在头顶,这个“父”不仅是父亲,师父,更是以“父”为象征的伦理纲常。当玉娇龙问俞秀莲在江湖上走来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秀莲的回答是:“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讲信,讲义,应下来的,就要做到,不讲信义,可就玩不长了。”俞秀莲的信义既是江湖人一诺千金的侠气,同时也是与道德和礼教挂钩的沉重枷锁,其实并不那么潇洒。玉娇龙阐述了她追求自由的爱情观后,俞秀莲讲了孟思昭和他们的故事,并说:“我们都是坚持要对得起思昭和那一纸婚约,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从来也没有尝过……我虽然不是出身在官宦人家,但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说得残酷点,李俞就是为了一个死人,一张纸,和这些东西代表的沉重伦理而浪费了自己的爱情。他们完全自愿地接受了伦理的束缚,长期对真实的爱情持逃避态度。贝勒爷一句话道出了他们的感情状态:“你们太小心翼翼,总是不敢向对方承认这份感情,白白地浪费了多年的光阴。”这份对自我的不真诚,这份浪费,就是影片最后李俞二人得出的教训

李俞的结局,其实是他们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不仅是爱情的失败,也是人生的失败。当李慕白还剩最后一口气时,俞秀莲说:“用这口气,练神还虚吧,解脱得到,圆寂永恒,一直是武当修练的愿望。提升这一口气,到达你这一生追求的境地,别放下,浪费在我身上。”李慕白说:“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李慕白放下了这口气,也是放下了大半生施加在自己心头的沉重枷锁。随后李慕白立即被雪莱或海涅灵魂附体,说了“游荡七天”“孤魂野鬼”之类的情话,两人深情相吻。如果李慕白在人生中早一些释放他的温柔,俞秀莲将会幸福很多。尽管他们最终承认自己的人生是一场愚蠢而并不绚烂的浪费,但值得安慰的是,到最后的时刻,他们终于真正抵达了对方的内心,俞秀莲愿意让位给得道境界,李慕白愿意放弃得道而向俞秀莲表白,他们最终消除了彼此间的隔膜。

李安说,他拍武侠片“其实是对古典中国的一种向往”。武侠世界的非现实性,使他可以将很多内心体验“加以表象化、具体化”;而这里所蕴涵的爱、恨、情、义,又是具有永恒性的。他又说,自己之所以被王度庐的原著吸引,是因为以往武侠作品多以男性为中心,而“这里却出现了很有趣的女主角”――玉娇龙,她“才是真正性格上的英雄”。玉娇龙有强烈的感性、灵性及悟性,与俞秀莲完全相反。玉娇龙不喜欢跟随传统,她不要物性,也不要理性,她有她自成一套的理,这个理是“心”的理,与禅宗所讲的“直心”很接近,直接穿透人心,完全体会真正的理。她从小练功,练了很长时间,从这样的训练过程里,她的生命境界也跟着提升。

玉娇龙有一个江湖的梦。这个梦最初是师娘碧眼狐狸给她的,但她和碧眼狐狸的关系并不融洽,任凭师娘再怎么以她为豪,再怎么疼爱她,她都对师娘态度冷淡。其实原因很简单,玉娇龙发现师娘不能满足她的江湖梦。而青冥剑、俞秀莲和李慕白的出现,对玉娇龙是巨大的刺激,激发了她无边的欲望和想象,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精彩,更“好玩”的梦。但在玉娇龙的成长环境里,江湖梦是禁忌,是绝对受抑制的。贝勒爷和玉大人谈话的那场夜间戏其实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详细介绍青冥剑和剑法思想,另一个就是借贝勒爷的话展示玉大人的处事特点。贝勒爷对玉大人说:“江湖上也要有所联络,九门提督才做得稳。”玉大人明显表现出不以为然。可见玉大人是正统的人,对江湖嗤之以鼻,更不会容许自己的女儿去闯江湖。而师娘也说过:“俞秀莲是道上的人,夫人不会让你跟那路人混。”可见玉娇龙的江湖梦受到父辈的严重压制,但环境的压抑只是激发了她的叛逆。相比于李慕白和俞秀莲把“父”供在头顶,她几乎丝毫不为“父”着想。父母为她挑选婚事的原因是“鲁老太爷是朝内的大官,又是三代翰林,如果能在鲁家联姻,对爹在北京大有好处。”但玉娇龙绝不会为了爹的前途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最后她离家出走弃父母不顾的做法也完全显示出父母在她眼中如无物。她遵循的不是道德伦理而是自由伦理。其实追求自由还不是玉娇龙的本质,她的本质是完全自我本位主义,把“我”看得最高,把“我要的”看得最高。人生是一场游戏,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好玩和不好玩。为了贯彻这样的逻辑,唯一的出路当然只有追求自由。所以她的说法是“我爱跟谁混就跟谁混”,“爱就爱了呗。”她向俞秀莲说起自己的感情观:“自由自在地生活,选择自己心爱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才是真正的幸福。”这句话里的重点其实不是爱,而是“自己”。她只把恋爱对象当做一个客体,这从她对罗小虎的态度上可以完全看出来,当初遇到罗小虎的玉娇龙,千里迢迢来到新疆,第一次看到那么广阔的天地,她的天性得以释放,也许生来第一次感到那么自由舒展,彼时彼刻她一定深爱着罗小虎,那个罗小虎与其说是罗小虎,不如说是自由的象征,是新鲜的诱惑,她爱的与其说是罗小虎,倒不如说是那个自由自在的自己,爱的是那个更像自己的自己。

透过人物和剧情分析,影片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卧虎藏龙》虽然有武侠的外壳,有名剑有大侠,有山水风景,有武功有恩怨有儿女之情,甚至引入了禅宗道学,但这不是一部真正的中国武侠电影。影片讲的其实不是虚幻的江湖概念下的快意恩仇,其中的“面对爱情是否勇敢”,“人要真诚面对自己”,“争取幸福”等议题,都是现代人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也是人类共通的话题。李慕白“得道”的追求在故事半当中就彻底被弃置了。因为得道高人还能有什么故事呢?故事本就是给凡夫俗子看的。从爱情观来看,玉娇龙的性格要比李慕白和俞秀莲更有叛逆性,他们那种被压抑的情感,在她这里得到了火山爆发般的喷放。他们的终身遗憾,在她这里得到补偿。经历一番生离死别,大彻大悟的俞秀莲终于得出一个毕生的教训和结论:“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而这恰恰是玉娇龙一直以来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李安谈“卧虎藏龙” 中国新闻网

[2]王艾,从《卧虎藏龙》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电影文学 2012年

[3]张国宏,从《卧虎藏龙》看李安电影的美学特征 当代电影 2001年

[4]香港电影票房 (总票房) 第8位 人民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民的好战士,人民不会忘记
感言
繁花落叶——读《活着》
卓敦精神
《狂人日记》读后感
青春纪念册
青春在身后划过——读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无法结局的结局
生活
沈从文,羡你三尺浪漫
有感与余求雨的《道士塔》
世上的很多事是不说的
忧郁中伤感
平凡就是真理
心中的海——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科波拉家族的传承
浅谈造型艺术的形式和构成
关于电影《阿甘正传》的艺术赏析
家具设计之魅力
中国网络游戏进军泰国市场的广告策略
艺术的价值观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中的多形态标志设计
试论表演创作中演员与角色的统一
面向自助旅行的网站设计思考
关于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纳西族东巴舞的文化特征
试论日本的传统服饰
从摆手舞看土家族的民族思想
残缺后的完整丑陋下的真美
浅谈意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方式
鸬鹚 教案教学设计
乌云 大风 闪电 教案教学设计
狐狸和乌鸦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
柳树醒了 教案教学设计
雪花 教案教学设计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 教案教学设计
啄木鸟与大树 教案教学设计
背篼(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案教学设计
江姐 教案教学设计
大象博士请助手 教案教学设计
凶兔运南瓜(说话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
龟兔赛跑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