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的创伤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的创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9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的创伤

一、引言

周国平,我国著名学者。他以哲学家所特有的思维研究难懂而晦涩的尼采;以学者特有的渊博写出了《人与永恒》;以散文家所有的细腻情感谱写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人类共鸣。人类应该读一读周国平,尤其是他的《妞妞》。因为“它讲述的不是一个小家庭的隐私,而是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

二、故事简介

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出版于1996年。这本书记述了作者生命中一段值得永远回忆也会永远伤痛的经历。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妞妞。她出生于1990年4月,她的诞生让作者的生活焕然一新并且色彩斑斓。然而,祸从天降,妞妞将近满月时,母亲突然发现她的左眼瞳孔异常。这突如其来的伤痛几乎击垮了那个刚刚具有真正意义的小家庭。一个幼小的生命,完全仰仗父母的呵护照顾才能成长的生命,一直处于疾病的蹂躏下。父母变得那么无奈,那么无助。除了痛苦地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挣扎,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抱紧孩子,抚摸孩子。那么小的孩子,那么懵懂的时刻,然而却是那么坚韧地忍受各种命运无端的考验。杜冷丁和安定是唯一可以稍微缓解她疼痛的方法。不能入睡,不能触碰的皮肤,不停发作的疼痛,肿瘤肆虐地吞噬着这个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小生命的活力。

1991年11月7日下午5时,妞妞永远地离开了,带着不舍,带着留恋读完这本书,所有人都会为之动容,为人父母者更会泪如泉涌。作者夫妻两人所遭受的心理创伤让人扼腕叹息。

三、心理创伤

创伤本来指的是外力给人的身体带来的物理性损伤,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和文化等各个领域。20世界90年代,美国学者凯西・卡鲁斯指出:心理创伤指的是某一事件或灾难给受害者的心灵留下的难以愈合的伤害。传记文学是创伤文学的主要形式,《妞妞》属于纪实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周国平先生写给女儿的传记。它通过叙述记忆来抚平受害者心灵的创伤。

1.创伤主体

书中,妞妞和周国平夫妇都遭受到创伤。襁褓中女儿受到连成人都难以忍受的病痛的折磨,周国平和妻子雨儿看着无辜的女儿受罪却束手无策,而且女儿的病因竟是一个医学博士所犯的荒谬错误。孩子和父母都是创伤主体。

妞妞短暂的一生都和医院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出生的妞妞有着一头浓密的黑发,炯炯有神的双眼以及光洁可爱的小脸蛋,眉清目秀的她很安静,很温柔。她给父母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期盼。这样一个与世无争,孱弱无力的婴童在刚刚满月就接受医院的各种检查,独自躺在摆满试管和瓶子房间的一个大桌子上接受抽血遗传学检测。两个多月时,妞妞的眼部肿瘤越来越明显了“孩子的左眼球开始膨大突出,常含泪水,眼睑发红”。很快,妞妞的病开始恶化,病痛导致她“哭闹不止,精神萎靡,不进饮食,时常昏睡。接着,三天三夜没有睁眼睛,左眼睑红肿,流泪不止”。接着,她的左眼“面目全非,玻璃体混浊,瞳孔消失,一只灰蒙蒙的眼球泡在日夜不干的泪水中”。快半岁时,她的右眼也仅剩余光了。快满1周岁时,妞妞完全失明了。妞妞接受着CT扫描,接受放疗,接受各种消炎药物,接受麻醉,接受安定和杜冷丁。妞妞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她“生计萎靡,肤色晦暗,毒瘤从头脸各个部位接二连三地窜出。最可怕的仍是口腔里,肿瘤已把下排牙齿顶得移了位,散发着一股恶臭”。迅速扩散的肿瘤使得妞妞面目全非,也使得她疼痛不已。疼痛时,妞妞像个小动物一样缩紧了身体嚎叫着,好多次,她都会在睡梦中因疼痛大哭起来。

创伤性的发生具被突发性、无预期性,以至于发生时,受害者不能凭借已有的知识模式去解构这一事件。病痛残害着女儿幼小且娇嫩的身体,也折磨着为人父母的内心。眼睁睁看着天真可爱的女儿被疾病一点点剥夺生命,作为父母是他们是那么无能为力。那种无助感让他们发狂,愤怒。作者痛恨那个让怀孕5个月却发烧的妻子不戴铅罩而一次又一次拍片的医学博士,痛恨他让妻子一天天地输着葡萄糖掺青霉素;那个医学博士逼着雨儿去接受各种检查,拍片,输液,结果妞妞成为受害者,全家人成为受害者。作者唯一能做得就是恨,可是再多的恨也不能挽回女儿的生命。“但我心里还是恨,怎么能不恨呵,有时候杀人的心都有:杀女医生,杀医学博士,杀自己,杀上帝”。

素手无策的父母开始相信巫术疗法。他们接受气功师及其同道的“组场”,任由那个巫婆模样的中年女人不停地用手掌急速敲击妞妞的头顶和胳膊。他们抱着一个希望,结果却恰恰相反。他们又邀请了李气功师和他的年轻的同伴,可惜他们的念咒,焚香,默祷以及法术也是徒劳。接着是一位治癌很有名气的北京老中医,而后是北京某大学的神医教师。一次次燃起希望,一次次接踵而至的失望。妞妞的病情在快速加重。周国平夫妇的无助感增强。

2.创伤疗法:

创伤的破坏性后果之一是言说能力的丧失,因此,尽管灾难拒绝诗情画意,诗歌(创作行为)对于个体而言可能是对演说能力的一种挽救,具有疗伤作用。治疗性写作包括日记写作,信件写作,自传写作和主题写作等。(创伤博物馆-曾桂娥)周国平创作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属于其中。

独自忍受许多痛苦之后,懂事可爱的妞妞离开了。周国平生活在对女儿的种种回忆里,面对荒谬的世界,他选择了沉默。“妞妞死了,接连几天,我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一只接一只吸烟,不理任何人,不理这个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独处,他收起了女儿的相片,收起女儿的小床,回到了写字台旁,拿起了笔。妞妞生前是非常喜欢书的,每次拿到书的时候就很兴奋地喊道:“妞妞的书,妞妞的书!”。而作者想完成对女儿的承诺,想永远记录下女儿的可爱与可怜,以及她带给父母的喜与悲。可能更重要的是作者需要把这本书作为一个祭坛,安慰自己,用来疗伤“我写下这一切,因为我必须卸下压在心头的太重的思念,继续生活下去。” “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坟,我垒筑它是为了离开它,从那里出发走向新的生活”。

妞妞的母亲雨儿也是创伤人物,可她不能书写。10月怀胎,剖腹产下女儿。目睹病魔对自己骨肉生命的一点点吞噬。她心碎了,她的世界不复存在。更为可怕的是,在妞妞去世后的一段岁月了,他的丈夫保持沉默,不理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妻子;在丈夫闭门写书的时候,她能够感觉到夫妻之间横生的隔膜。雨儿会在睡梦中呜呜地哭着。丈夫可以选择写作来宣泄,而她呢?雨儿渐渐变得越来越悲观了。“我真的觉得很孤单,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雨儿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女儿生前的种种场景,只能任由它侵蚀自己的思想。

周国平通过书写的方式尘封了那段生命中永远不可能被忘记的岁月。因为他知道:活着,意味着必须接受种种灾难和死亡。人生中太多无可奈何的事情,太多无法挽留的美好,一味消沉在对过去的回忆中,会丧失了重新获得幸福的能力。可是雨儿,这个把妞妞当成生命全部的女人,没有找到有效愈合创伤的正确途径,很难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上。

四.结语

人活在世上就是不断地经历,这些经历有好有坏。而且人生或早或晚都会走向终点。面对有些不可挽回的灾难,我们会痛心,会有创伤,会质疑命运,但是我们人类同样需要有能力去忍受这些无端强加我们身上的厄运。因为只有这样重构的自我,我们才有可能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才有可能去迎接生命中或许会出现的春天。

参考文献:

[3]杨娇.《坠落的人》中的创伤研究[J].外国文学,2014:100-101.

[4]曾桂娥.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 当代外国文学, 2012,(1):91-98.

[5]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他,离我很远很远
同学
我班的三大名人
零距离的好朋友
“傻”同学
女中豪杰
我家的体育迷
我的好舅舅
老师我想对您说
"昙花一现"的我
猜猜她是谁
看车人
第二代“陈佩斯”
吹牛大王
谁是胜者
强化特殊教育中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思考
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研究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三走活动”开展方法研究
三本院校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建设
试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
浅析新课标下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评价
三维仿真人像摄影教学改革模型拍摄与制作
提高农业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
提高高中政治教学高效性初探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工会的文化建设
试谈中师体育教学的“师范性”
浅议高职旅游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分类建设管理
小学教师教育中“三笔字”教学管理办法研究
《蛇与庄稼》教材理解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春日》教学札记
《春日》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相关知识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春日》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教学札记
《蛇与庄稼》相关知识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教材理解
《蛇与庄稼》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