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谈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特征
一、中国艺术歌曲概述
二、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概述
1、赵元任
2、刘半农
3、创作背景
三、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音乐特征
1、诗词特征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作是作者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思念、眷恋之情的诠释,整首作品采用了隐喻的创作手法,分为四个部分,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来渲染、烘托主题,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对称。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叫我如何不想他”第一、第二部分通过对“微云”、“微风”、“海洋”、“月光”的描写,呈现出一位游子对祖国深沉而广阔的爱恋。第三、第四部分的“落花流动”、“鱼儿漫游”、“野火烧来”,更加显示出一位漂泊不定的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爱的深度,用代表性的隐喻表达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想象力、富有诗意、达到情感的升华。
2、音乐结构特征
在《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作品中,赵元任先生大胆借鉴了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同时融入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在调式的安排上作者精心布局,运用了关系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而每次的转调都是情感表达的需要及宣泄,整首作品完整、自然,在流畅的音符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整首作品分为四个段落,采用了变体分节的曲式结构,从开始四分之三拍抒情的中板转为四拍子,推动了整首作品的情感的递进与宣泄。引子部分以主三和弦的分解和旋为骨干构成,旋律线条明朗清晰;第一段是整首作品的主干,第一乐句是主题乐句,旋律波动幅度较小,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情感表达细腻、温柔,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依据语言的需要做了微小的变化;第二段中加入向上和向下两个七度大跳,将思恋祖国的情感再度升华;第三段主要表达出了作者悲伤、沉痛的感情,旋律缓慢,并在低音部分流动,最后一句“教我如何不想她”突出作品中心,;第四段在e小调上进行描绘出一幅悲凉的情景,最后又回到了大调上与开头相呼应。
3、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演唱者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不仅要运用技术来完成曲目,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作品,准确地诠释作品内涵、意义。《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艺术歌曲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五四运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和向往之情,在演唱作品时要紧紧把握住“思乡”这一主题,在演唱时要把自己与作者所描绘出的“天上的白云”、“地上的微风”、“水面落花”、“水底鱼儿”等情景画面相融合。同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应控制弱起处的力度,达到情感渲染效果,每一段的第三乐句都是一个高潮,要注意气息的深度及声音的强度,而宣泄思恋之情。
四、结语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代表作品,它是“新文化运动”下音乐的典范,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至今,仍作为各类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参考文献:
[2]赵元任,赵元任音乐论文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3]赵琴,中国艺术歌曲的先行者――赵元任和他的歌曲创作【J】,国际音乐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胜景——秦皇台
- 新世纪文学社成员介绍
- 去儿童游乐场
- 第一次坐飞机
- 新世纪文学社介绍
- 书法乐
- 新世纪文学社成员介绍
- 比汽球更重要的
- 我的班主任
- 我的建议。
- 家乡的秋天
- 老师不在时……·
- 气球娃娃(二)
- 小骆驼减肥记
- 新世纪文学社成员介绍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 浅析高校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 燕归花落意中象
-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
- 毕业班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
- 浅析电视制作的导播技术
- 提高民族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探究
- 燕瘦环肥 2014年10期
-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论自主学习的本质及其理论探究
- 首场团中央机关“开放日”网络直播间活动举行
- 浅谈人物半身像摄影
- 推进党校教学改革 提升企业党员教育质量
- 关于各地聘礼对社会风气、人文风情影响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 《植物的睡眠》拓展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植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会“呼吸”的公路》教学设计
- 《会“呼吸”的公路》参考资料
- 《写给云》参考资料
- 《可爱的大熊猫》探究感悟
- 《地球清洁工》参考资料
- 《植物的睡眠》探究感悟
- 《可爱的大熊猫》参考资料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可爱的大熊猫》教学设计
- 《会“呼吸”的公路》探究感悟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写给云》教学设计
- 百科知识-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