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读出来”的古巴雪茄
古巴雪茄一直以它上乘的质量,为世界各国喜爱雪茄的人们所称道,一支上好的古巴雪茄可以卖到将近300元,这还不算是有年份的珍藏品。正因为如此,古巴的雪茄也成了古巴最重要的经济产品,是烟草界的奢侈品。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如此发达的今天,古巴雪茄依旧是人工卷制。
不过,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古巴的每一家雪茄作坊里,都有一名不从事卷烟工作的朗读者。以首都哈瓦那的一家雪茄卷烟作坊为例,一进门便是54岁的朗读者哈辛托的工位,这个工位就是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桌子上支着一只话筒,戴着眼镜的哈辛托正聚精会神地朗读着。朗读者和卷烟工不一样,现在要胜任这个职位,要求大学本科的学历,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还要声音洪亮,太年轻也不行,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据哈辛托介绍,古巴雪茄工厂里的朗读者由来已久。1865年,雪茄工人出身的诗人萨图尼诺・马丁诺斯受监狱里为教化罪犯而组织朗读活动的启发,在费加罗雪茄工厂组织了首次朗读活动,从识字的雪茄工人中选出一个声音较好的工人代表朗读报纸上的文章,超过300个工人聆听了这次朗读。由于那时的雪茄工人85%是文盲,当听到报纸上的一些有趣故事或者新闻后,他们十分欣喜,这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精神之窗,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因此,作坊主也就默许了朗读者走进雪茄作坊。渐渐地,朗读者成了一种职业。不过,当初朗读者的报酬是由雪茄工人支付的。直到1959年,卡斯特罗执政后,朗读者才成为工厂的雇员,拥有了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工资。在没有麦克风等扬声器之前,朗读者的工位就设在卷烟工们的中间,他坐在一条高脚凳子上,手里捧着书报朗读,这样,整个工厂的工人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朗读者的朗读内容多种多样。从一开始的读报,到后来的读经典名著――说到读名著,有趣的是,不少著名的古巴雪茄品牌都是以雪茄工人们喜爱的名著中的主人公来命名的,如国际著名的雪茄品牌蒙特克里斯托(Monte Cristos)是以大仲马著作中的基度山伯爵命名的,而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y Julieta)则取名自莎翁的同名经典。时至今日,朗读的内容已更加丰富,当日新闻、健康贴士、轶闻趣事和世界大事记,甚至工人们对近期的服务安排提出的要求等,也被加入朗读目录。现在的雪茄工人虽然仍是手工制作,但再也不是当初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卷雪茄烟”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了。
在古巴人看来,古巴雪茄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雪茄中的顶级消费品,不只是像一些人所说的是因为古巴所产雪茄烟叶的质量好,或是手工卷制的精细保留了雪茄某种独特的风味,它与朗读者洪亮温暖的声音所起到的抚慰人心、聚人心智、激发动力的精神妙用分不开。说古巴的雪茄是手工卷制的佳品固然没错,但要说古巴的雪茄是朗读者“读出来”的也丝毫不为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那张椅
- 为谁疯狂
- 丽莎
- 我家的“金三角”
- 天使住楼上
- 创造美好生活
- 周记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足球
- 宠物情结
- 浪花点滴,惊涛拍岸
- 军训
- 历史与现在--寻访城隍庙
- 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 创造是衡量生活的标尺
- 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
- 从徐霞客到梵高
- 河北省历史名村名镇名城风采展在北京展出
- 以文字为苦难点灯
- 人心是肉长的
- 试卷背面是诚信
- 我是动物吗?
- 最优秀的推销员
- 土豪的游泳池
- 中国文化精神
- 照片拍的漂亮也有错?
- 关公大战二郎神
- 初心未忘 情系篆书
- 电视剧中的常见情景
- 酒店里的三只手
- 捡到一部手机
- 33 活化石 教案教学设计
- 四下、峨眉道上 教案教学设计
- 四下、尊严 教案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长征 教案教学设计
- 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猴子捞月亮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林海 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二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 教案教学设计
- 四下、读写例话:从内容到思想 教案教学设计
- 风娃娃 教案教学设计
- 四下、父亲的菜园 教案教学设计
- 四下、5古井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