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姚贝娜星”是怎么命名的

“姚贝娜星”是怎么命名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0

“姚贝娜星”是怎么命名的

最近,一颗小行星的命名引起了广泛关注。“姚贝娜星”以英年早逝的歌手姚贝娜命名。那么,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确认身份获得编号再取名字

人类已发现三四十万颗小行星,由于数量太多,如果按西方天文学惯例用神话人物给小行星命名,名字根本不够用。于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规定:小行星的发现者对其拥有命名权。

小行星被发现之初,将得到一个临时编号。经过3次回归,并精确测出其轨道参数后,小行星的身份才能被确认,并获得正式编号。

发现者给小行星取的名字可分为多种类型,常用的有科学家的名字、各领域名人的名字、地名、发现者亲人的名字等。命名申请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即可生效。

小行星带形成或因引力扰动

包括“姚贝娜星”在内的绝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也有部分小行星分布在地球和金星的轨道附近。在地球附近的小行星会扮演“入侵者”的角色,存在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对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的成因,天文学界尚无定论。过去的主流学说是“撞击说”,认为火星和木星之间曾有一颗行星,遭天体撞击后破碎,形成了遍布残骸的小行星带。不过,科研人员发现,小行星带内所有小行星的质量总和比月球的质量还要小,所以对该学说产生了怀疑,并提出“引力扰动说”。

这一学说认为,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形成行星的残留物质。本来,火星、木星和土星之间的引力共振会促使行星形成,但木星和土星的质量增长太快,引力也明显强于其他行星。正是这两个“大块头”的引力扰动,使小行星带的物质无法聚拢成更大的天体。

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有的像土豆,有的像石板。可以把它们看作一块块岩石,而非星球。它们的大小也和星球相去甚远,最大的直径可达几百公里,最小的仅有几米。由于大个头的小行星大多早已被发现,近年来新发现的小行星,体积往往很小。正因为如此,如今天文爱好者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发现小行星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大型巡天望远镜才是取得小行星命名权的“神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都是寂寞的孩子
骑着自家的破驴走自己的路
回忆
秋实的笑与泪
咖啡的味道
泪红颜
静之语
春末夏初
此岸·彼岸
悲秋
转身
思考
寂寞
到山那边去
昨天的笔记
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及康复指导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配合
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22例
亚高原环境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
新护士岗位实践四步培训法效果分析
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189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分析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皮肤――人体的第一道城墙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附702例报告)
有关阳痿的认识误区等
莫让“癌症性格”搅乱心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艾滋病肺部改变的200例影像学诊断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语文学科教育的百年步履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论《一件小事》:知识者的“震惊”经验
“文化”思考
“文学鉴赏”教学浅见
语文教材中的“例文”及其编撰策略
优化作文评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谈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问题
创造性阅读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分析
阅读教学:追寻人本的回归
提高学习困难生语文成绩的几点做法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