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

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一代枭雄的皇皇文治

中国有一句老话,马上能够得天下,马上不能够治天下。什么叫马上得天下呢?就是夺取政权要靠武力;而治理国家,不能够单纯地靠武力,要凭文治。也就是说,在一个政权建立以后,它需要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移。朱元璋是明代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勺魑明代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这种转变叫作“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登基以后,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朱棣登上皇位的方式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建文帝朱允傻幕饰皇谴铀的祖父朱元璋那儿合法继承来的,政权属于平稳过渡。而朱棣的皇位却是靠使用武力,从他的侄子朱允墒种卸峁来的,人心不稳。如果朱棣光是靠使用武力,靠残暴杀戮等手段,显然无法治理好整个国家。那么,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的朱棣会选择什么地方来作为突破口,从而开始进行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呢?

朱元璋的谥号是“高皇帝”。明成祖,也就是最早庙号叫“明太宗”的这位皇帝,他的谥号叫作“文皇帝”。为什么是“文皇帝”呢?实际上,这里就隐含了明成祖所处时代的特点,也就是从武功―夺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个转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来治国的一位著名帝王。

明成祖的文治功绩可以说非常显赫,他的文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文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隋唐以来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自隋唐以来,虽然朝代更替难以避免,但从政治稳定的角度来说却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国家统一真正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这种格局的出现与逐渐趋于完善的文官制度关系密不可分。

朱元璋建国以后,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但是又有所改变。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发动了一次“胡惟庸之狱”,对明朝的制度做了一次大的改变,中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由皇帝直接来统率六部。皇帝统率六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公务繁忙,怎么办?朱元璋曾经设立春、夏、秋、冬四辅官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但是这四辅官并没有进行决策的权力,他们不过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公务、公文。朱允杉涛灰院螅对朱元璋的制度有所调整。他嫌文臣的地位太低,把文臣的地位从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明成祖的谋士就写有一通檄文,说,祖宗不许立丞相,你们现在不是一个丞相,反倒有六个丞相了。为什么呢?六个部的尚书都登了二品了,都和丞相差不多,你们不是在败坏祖宗的制度吗?

朱棣登基后同样没有足够的精力亲自处理六部的繁忙工作,于是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当时叫作“备顾问”,帮他起草文书,处理皇帝交办的一些事情。这些殿阁大学士没有办公的衙门,也没有下边的属员,就是在皇帝身边办事。这些官员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所以,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初具规模。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200多年,后被清朝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向前发展的一大建树。

朱棣重视文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接下来他就开始进行人才的选拔了。明成祖的文治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完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

洪武时期,全国各地都已建有学校,学校在府、州、县,包括中央都建立得很完备。朱元璋开国之初有一句话叫“首重农桑学校”,要发展农业,要重视教育,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精神。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事业,同样重视学校的建设。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初一,朱棣亲自来到孔庙参加祭祀仪式。他在亲自撰写的碑文中说:“朕惟帝王之兴,首举学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古代不把能力的教育作为唯一的教育,而是把道德教育、教化放在首位,其次才是能力。目的就是“致天下之治”,也就是达到天下的治理和太平要靠学校。他说“孔子不可一日无”,因为孔子之道是至高无上的、最大的道。

洪武年间实行科举,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1385年)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才完善起来。朱棣重视科举,把科举制度制度化、完善化。从永乐年间开始,三年一次乡试、会试从未间断。朱棣认为,从举人当中选拔这些进士,数量远远不够,也有些举人没有考上进士怎么办呢?他就选了一些人继续在太学当中进行培养,类似现在的复读生。这些复读的举人确实出了很多人才,当时有些大学士就出身于这些落第举人。

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在朱棣的朝廷里面,不仅有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他夺取天下的人,还有以前建文帝朝臣中归顺过来的人,这些人都受到其信任。有些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也加以重用,比如内阁大学士杨士齐,就没有经过科举,最后杨士齐不仅做了大学士,而且担任了《太祖实录》的总裁官。

明成祖还有一个特点: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在位期间,有很多官员均为久任。比如上文提及的杨士齐,他作为内阁大学士先后在朝43年,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金幼孜,内阁大学士,在朝30年;杨荣,在朝37年,也是内阁大学士。六卿,即所谓六部尚书也都是久任,如吏部尚书蹇义,在朝34年;户部尚书夏严及,在朝29年;礼部尚书胡酰在朝32年。这说明明成祖能够推诚待人,善于识别人才,一旦认可某人就不怀疑,给他权力,让他做事情,这反映出成祖的非凡胸襟和知人之明。

经成祖之手完善起来的文官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与西方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比较,也有其独特的进步意义。我们不妨来看一下,17世纪初的西方人当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文化的。

编纂《永乐大典》一共动用了3000多人,花了3年多时间。自《永乐大典》成书之日起,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一直被世人重视,它不仅收罗宏富,堪称空前,而且从编纂体例看,《永乐大典》凡所抄原书,均直录原文,或整段移录,甚至整部书移录,不曾删削片语。这一做法,保存了所抄文献的完整性。而且既有事目又按韵检索,改变了类书单纯分类、不易检索的弊端,是对传统类书编纂方法的一个突破。所抄原书的书名、作者标示也非常醒目,便于查考。

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毁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时期只有9000余册,少了数千册。后来又被儒臣们私自盗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时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掠往国外,以致今日只能在一些拍卖会上偶尔得见《永乐大典》的踪影。据估计,存世的《永乐大典》约800册,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书局曾将《永乐大典》存世残本影印出版。

《永乐大典》今虽不全,但因为是类书,各门类相对独立,现存于世的各个分册,其史料价值并未受影响。尽可能完整地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是学界的夙愿。除零星影印外,上世纪60至80年代中期海峡两岸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几度影印出版《永乐大典》残卷,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各版本都有不少遗憾之处,例如采用缩印方式,难以保存原书的全部信息,根据缩微胶卷或影本复制,使文字漫漶不清。

重视人才、完善文官制度、修《永乐大典》,这就是为什么明成祖死后,他的继任者予其的谥号叫作“文”,“文皇帝”的原因。他确实在文治上有非常多的建树,他实现了从武力开国到文化、文教治国的一个转变。 朱元璋是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勺魑明代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这种转变叫作“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登基以后,他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明蜀庄王朱悦R陵

蜀庄王陵是目前已发现的四川明代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其墓室宏大、建造考究、装饰华丽,规制比之同时代亲王的陵寝更为奢华。此陵墓本为蜀献王朱椿的陵寝,但世子朱悦R早他而逝,便以己之墓葬之。

/

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200多年,后被清朝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向前发展的一大建树。

/宦官佣

高32cm

蜀庄王朱悦R墓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随葬车模

高70cm

蜀庄王朱悦R墓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金凤簪

长24cm、重95g 梁庄王朱瞻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金凤簪为一对,除凤头用金片外,全身都采用累丝法制成。梁庄王墓是朱瞻与王妃魏氏的合葬墓,位于今湖北省钟祥市。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有金、银、玉、宝石、瓷器等共计51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仅金器的重量就达10余千克。这些器物制作精美,保存完好,至今仍璀璨生辉、雍容华贵,令人惊叹不已。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关怀
我的战记
拔刺风波
再一次战胜自己
记一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
大力士蚂蚁
妈妈最美的是一双巧手
后悔的一件事
我和弟弟的两大战役
对不起
自来水+无名药=治感冒?
对还是错
陪爸爸妈妈买菜
难忘的星期天
爱打麻将的妈妈
计算机理论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生物学习中负迁移种类及其应对策略
浅析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衔接
计算机理论浅谈电子仿真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生物学与体育活动的研究进展
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恩
生物教学中藻类种类及其意义
计算机理论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频实验的改革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浅谈给力初中生物课堂的几种类型
梁光烈与韩国国防部长官会谈 发表联合公报
高中生对生物学学习资源使用现状和需求的调查报告
计算机理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计算机教学中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
计算机理论探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和防范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1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2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3
《纸船和风筝》课文在线朗读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4
《纸船和风筝》课文内容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蓝色的树叶》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