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9
《西风颂》译后记
《西风颂》系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作,写于1819年。当时诗人正浪迹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附近的亚诺河畔,忽见西风乍起,有感而发,遂成千古绝唱。
该诗由五章构成,每章是一首十四行诗,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十四行诗,叫三韵体(tersa rima),由四组三行诗(tersets)和结尾一组两行诗构成,韵式是aba bcb cdc ded ee,此种韵式的特点是环环相扣,藕断丝连,回响不绝。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特别擅长这种诗体。雪莱在意大利用这种体写诗,也有对但丁表示敬意的意思。仔细审视原诗的韵脚,我们会发现有个别的地方貌似押韵,但似乎并不押韵,最突出的是最后一组两行诗的韵脚:Wind――behind。这是西方诗歌中特有的一种押韵方式,叫眼韵。顾名思义,也就是看着像押韵,但读起来韵音并不相同。就此例而言,若要在译文中体现,其实也不难,译成“……风哦,/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也不是不可以。汉语诗中虽没有眼韵的押韵传统,但“哦”和“吗”倒是具有视觉效果相近(口字边)和句法功能相同(语气助词)的特征,用来体现英语的眼韵,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考虑到汉语读者对于押韵的期待心理,同时考虑到英语诗中的眼韵也往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主体韵式的需要,故在翻译时还是采用常规的押韵方式来体现了。
原诗之中还用了大量的修辞格,最突出的修辞格是比喻,仅比喻词like就用了八次。英语比喻词远不如汉语丰富,主要就两个like、as,另外还有几个带as的组合,如as if、as though。笔者在翻译时,没有刻意用汉语丰富多彩的比喻词去做美化。以明喻为例,译文用了八个“就像”,以体现原文由like所构成的一个明喻链。从语篇的高度看,此类重复具有文体建构的重要意义,它可以视为是作者的一种文体偏好,也可以视为是作者为了营造某种特殊的效果而有意留下的语言痕迹。不过有些利用语言本身特征去建构的修辞格,则极难在翻译中体现,最突出的是“头韵”,如该诗伊始就“呜呜”地刮起了“西风”:wild West Wind;诗中还有“嘶嘶”的气流快速流动的声音:skiey speed / Scarce seem’d。对此,译者只能望“音”兴叹了。词语和词形的重复可以产生前景化的修辞和文体效果,语义的重复也同样可以造成前景化的效果,如该诗对于“枯叶”这个意象的营造就采用了同义重复的修辞手段,用了三个不同的形容词来描写这一意象。这三个词分别是:dead、decaying、withered (leaves),不可否认,这三个词语与“叶”搭配,都可以译成“枯叶”,但文体学则认为,意思相同或相近但用词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体价值是不同的。就此诗而言,这三个形容词的使用,除了其他潜在的解读之外(如词语成色的丰富性等等),对笔者来说,有一点体验是很明显的,即这三个形容词实际上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来描写了“枯叶”的形态。因此,笔者在翻译这三个组合时不敢怠慢,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偏正组合,即“死叶”“朽叶”和“枯叶”。
胡适认为,好诗只要有思想有情感就可以了,不必纠结什么形式,用什么格律。笔者不以为然,以这首Ode to the West Wind为例,此诗之所以在世界诗坛独放异彩,并非仅仅是有思想有情感,更重要的是这思想和这情感是被诗的形式完美地体现出来的。如果这首诗是用散文体写的,它也绝无可能大放异彩于诗坛。正是由于这首诗强烈的节奏感(由均齐的音步节奏来体现)和丰富的联想性(由大量的比喻和借代来体现),才使得这首诗所携带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了最大化的宣泄,也才使这首诗具有了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和声音冲击力和穿透力。同理,如果我们在翻译中不把这些使思想情感变成艺术的东西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从艺术的角度看,就还是有缺陷的。以往这首诗的翻译,虽然已经有了多个杰出的译本,但也有瑜不掩瑕的地方,那就是节奏的体现还不够到位,主要是因为大家用的是散体来翻译,没有把原文以双声音步建构的均齐节奏感体现出来,此次重译就是要在节奏上进一步接近原诗,希望这节奏的加入能把这首名诗的诗意进一步地提炼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伯乐相马与毛遂自荐
- 南阁之旅
- 我和海伦凯勒在一起
- 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诚信满乾坤
- 迷茫时,选择正确的方向前进!
- 在失落中寻找快乐!
- 水的性格
- 丢了自己
- 留心从你身边飞过的蝴蝶
- 友情无价
- 长路漫漫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 世界
- 理想
- 心中的火焰
- 浅议如何做好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
- 浅谈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 为了忘却的纪念
- 煤矿锚杆支护技术及工艺研究分析
- 容易诱发心绞痛的病因
- 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和应对策略
- 湖南卫视、爱奇艺共推《天天有喜》打响暑期收视第一炮
- 谈谈工程质量保证资料与安全资料的管理
- 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浅谈数控机床的保养和维护
- 浅谈工程经济管理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 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浅析存现句的特征及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建筑施工全过程施工造价管理
- 要路还是要树 教案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 教案教学设计
- 给课堂注入一份活力
- 《桥之美》课文研讨
- 狮子大王 教案教学设计
-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漪:《春》教学实录
-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
- 比本领 教案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 教案教学设计
- “走近诸葛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 声母p 教案教学设计
- 走进一位伟大女性的心灵世界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案教学设计